超高的升功率
1966年,本田推出的50cc賽車RC116首次把四氣門技術應用到了摩托車上。這臺發動機活塞直徑只有35.5mm,行程25.14mm。但你可別小看這么個玩具似的發動機。其最高轉速可達22500rpm。配合9速變速箱,最高時速可以達到175km/h。這只是一臺排量只有50cc的發動機完成的。換算成升功率的話達到了322匹/升的驚人水平!要知道,一瓶養樂多還有100cc呢……
橢圓形活塞
1970年末,本田想在摩托車上裝一臺V8發動機。可礙于尺寸、散熱等問題,V8發動機沒辦法安裝在摩托車上。本田的設計師就突發奇想,把8個氣缸兩兩合并,變成了一臺擁有橢圓形活塞的V4發動機。每個氣缸擁有8個氣門和兩個火花塞。
這樣的改變看似簡單,但實際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其對加工精度的要求要遠遠高于圓形活塞。橢圓形的活塞和氣缸必須保持絕對的垂直,裝配間隙也要絕對細小。因為橢圓形不能“轉動”,加工精度不夠發動機就會奇跡卡死。這也是眾多廠商對這種奇葩設計“避而不談”的原因。而本田不僅造出來了,還把這種設計投入量產,賽場上還投入了一堆冠軍獎牌。
DCT雙離合變速器
DCT在汽車中很常見,但裝在摩托車上本田“獨此一家”。DCT的加入讓騎行變得更加的輕松。兩組離合器分別控制1-3-5擋和2-4-6擋,通過電腦發出指令執行操作,實現無間隙變速。而且本田還為它設置了三種模式。“D模式”是普通模式,適合日常使用;“S模式”則會推遲升檔時機,車輛更加運動;“MT模式”則是手動模式,變速箱完全由車手控制。可以說DCT的加入讓駕駛重機車的門檻降低,同時也保持了它應有的操縱快感。
Riding Assist平衡技術
就在前不久,本田又發布了一項摩托車黑科技:Riding Assist 平衡技術。無論有沒有車手騎在上面,摩托車都能夠自己站立。這讓車手在低速行駛時對機車有更好的控制力,保障了日常安全性。另外,這套系統還能通過調整前避震帶傾角,改變軸距大小和重心,讓車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姿勢。還能讓車輛達到類似汽車上主動式懸掛的效果,在不同路況下擁有最佳的操縱性能。最有趣的是車手還能命令摩托車自動跟隨,它會跟在車手身后做一個“跟屁蟲”隨時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