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中國摩托車企業在越南“戰場”對日本企業是先贏后輸的結局。今天,這個教訓恐怕也還沒完全吸取。
客觀地說,“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還算不得十分風光。甚至,連在生產力落后的非洲,也有不少人認為“中國制造”代表著低價劣質。
這個后果卻主要是因中國企業造成的。
今天,我們就看一個例子:越南摩托車市場(全球第4大摩托車市場)。
在那兒,中國企業是如何丟掉這個極具潛力的市場的?
01
越南被叫作“摩托車上的國度”。
因為,越南基礎設施不夠完善,道路比較窄,曲曲彎彎的小街很多,鄉村道路更是坎坷不平。加上,屬于熱帶,一年四季騎摩托車也不用擔心凍成狗。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越南人普遍收入還比較低,前段時間一個調查數據,越南普通人月薪也就550萬多越盾,差不多是1600人民幣出頭。所以,買小汽車太貴,摩托車正夠用(不論是出于錢,還是實際使用)。
由此,在越南,摩托車十分流行。孩子16歲后就幾乎人手一輛摩托車,在很多地方摩托車也是新婚夫妻必不可少的嫁妝。
現在,越南是世界上摩托車保有量最大的國家,擁有4500萬輛摩托車,也就是說包括婦孺在內,每2個人就有一輛摩托車(目前越南人口9200多萬)。
所以,在越南大大小小城市,從早到晚,一直是摩托車“突突突”的轟鳴。在越南胡志明市,摩托的轟鳴聲震耳欲聾,每遇紅燈,能齊刷刷排出去百十輛。大街小巷,當綠燈通行之時,百舸爭流、全力加速,一副公路賽的氣勢。
但很遺憾的是,現在在越南城市,甚至鄉村,你很少能發現中國品牌的摩托車,目之所及基本都是本田、鈴木及雅馬哈等日本品牌。
越南是目前僅次于中國、印度、印尼的世界第4大摩托車市場,最近1年共銷售摩托車約328萬輛,市場可謂龐大。
普通民用摩托車,又不是芯片。早在1993年,中國摩托車產量就超越日本居于世界第1。“中國制造”在越南摩托車市場的重大缺席不得不說是個很大的遺憾。
02
但把時間往前推,事情卻完全不是現在的樣子。
其實,老早占領越南摩托車市場的就是日本企業。有數據顯示,1998年時,越南摩托車市場日本企業占據了98%。
但是,隨著中國摩托車生產能力的提升,特別是,中國和越南山水相連,自然有便利條件。
1999年左右開始,中國摩托車企業開始大舉“殺入”越南市場。
中國企業最拿手的就是“價格戰”。
當時,中國摩托車比韓國摩托車低 700 美元,比日本摩托車低 1200 —1500 美元。憑借如此巨大的價格優勢,中國企業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占領了市場,成為越南摩托車市場的新“霸主”。
比如,當時100毫升的彎梁車,日本車售價2100美元,重慶力帆的批發價只要700美元,代理商零售也就1200、1300美元。
那時,在越南,隨處看到的都是中國輕騎、力帆、嘉陵、宗申、隆鑫牌摩托車。盡管,越南人還沒忘記戰場上的傷痛,但絲毫不影響他們騎上中國生產的摩托車飛馳在大街小巷、城市鄉間。
短短3年,中國摩托車在越南市場的份額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猛漲到80%。2002年,僅重慶摩托車整車出口越南就達3.2億美元。
中國摩托車企業戰勝了日本同行。
03
但好景不長。
因為中國企業“價格戰”太猛,不僅打擊了日本企業,也打掉了越南政府含辛茹苦呵護的“民族企業”。
所以,越南迅速祭出兩招:摩托車整車關稅翻番,進口進行配額限制。
但這卻難不倒中國企業。
國內企業開始在越南建立生產線,從國內進口零件,再在越南組裝。
但中國企業之間瘋狂的價格戰,卻沒有停下來。僅重慶就曾有20家企業在越南建設摩托車廠。
隨著“價格戰”越打越猛,零售價一路下跌,最低時價格僅為170多美元,比中國賣得還便宜。最慘時,每輛車只有30元人民幣利潤(最初利潤能有300美元)。
當時重慶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向媒體說,由于惡性價格戰,中國摩托車的價格已經可以用秤稱其重量算出來,大體是1公斤4美元,其中還包括運輸和保險費用。
新華每日電訊感慨:自相殘殺,中國摩托越南賣廢鐵價。
04
而更致命的是,價格戰背后的短視行為。
為了賺快錢,所以,中國摩托車賣得便宜,卻不注重售后服務,一些企業甚至在越南都沒什么售后網點布局。
還有就是,偷工減料,選擇質量差的零部件。
盡管中國摩托車價格只有日本摩托車的1/3—1/4,但越南人發現,中國產的摩托車壽命也只有日本的1/3—1/4。
日本摩托車常常能用10來年,可中國摩托車三兩年就報廢了,油耗還更高,用幾個月就要去修,還發生了好幾起摩托車架斷裂的事故。
就這樣,中國摩托車的招牌,被中國企業自己砸了。
時至今日,盡管中國摩托車消失了,但在越南網絡上關于中國摩托車的負面評價卻沒有消失。
同時,日本廠家也推出Wave Alpha等廉價車型,只相當于原來售價的1/2。
很快越南人發現,買日本貨更劃算。
久而久之,越南人買摩托車就更加青睞日系品牌,甚至,如果騎中國品牌摩托車還會被認為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
經銷商,也不再推薦、銷售中國品牌摩托車。
其實,日本摩托車仍然大量采購、采購中國產零配件,但日本摩托卻在越南人心中是高品質、體面的象征。
越南消費者拋棄了中國品牌摩托車。2年前,在越南,僅剩下力帆和宗申兩家企業涉及摩托車貿易和制造。
在越南摩托車市場,目前中國品牌份額早已不足5%,而日本品牌回升到80%以上。
在越南摩托車市場,中國企業和日本企業較量十幾年,得而復失。
不是敵人太狡猾,而是自己太短視。
為賺取短期利潤,不惜血戰,壓縮成本,降低品質,最終導致中國摩托車企業在越南滿盤皆輸,將潛力無限的市場拱手相讓。
見微知著,案例讓人痛心。
中國制造業者打價格戰要三思:你是在挖坑把自己埋了。價格戰惡性循環的破壞力,也體現在曾經的家電霸主格蘭仕上?;仡櫢裉m仕的崛起之路就會發現,格蘭仕市場份額沖破70%的利器,就是低價。格蘭仕價格戰的兇殘,也讓很多同行們震驚不已。1996年8月,格蘭仕微波爐第一次降價,平均降幅達40%,當時一臺松下微波爐在中國市場售價為3,000元以上,而格蘭仕微波爐的價格則控制在1,600元左右,僅相當于前者的1/2。此后7年間,格蘭仕共進行了9次大規模降價,每次降價幅度一般都在30%-40%。
誠然,低價曾經讓格蘭仕微波爐市場份額一路攀升,也讓國內微波爐生產廠家由100多家,縮水至30多家。不過,價格戰也有一定的破壞力。由于一味壓低價格,利潤率也會壓低至冰點。利潤率的下降,意味著研發投入的減少,創新的匱乏,銷量增長乏力,這是價格戰的破壞力。
推而廣之,戒掉急功近利,恐怕才可能成就“中國制造”品質,也才能贏得“中國制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