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8日,五羊-本田在工廠舉行了累計產銷1500萬輛精品—國四電噴幻影150、凈原H1和凈原T2量產儀式。這次會議上,采用聯合商標的五羊-本田全新幻影150也正式發布。
有關注國內兩個本田新車發布的小伙伴一定有留意到,隨著新品發布節奏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新車型,都采用了聯合商標。
對于聯合商標與原本本田商標的區別在哪?兩大合資品牌也是諱莫如深,不愿多講;而市場上,商家與一些車友也是眾說紛紜。
那么說,聯合商標與本田商標,究竟有什么區別呢?小編結合自己對國內兩個合資工廠的生產體系理解,就為各位全面分析一下。
什么是聯合商標?
聯合商標是相對獨立商標來說的。目前經由五羊-本田與新大洲本田生產的新車中,如果其車身上沒有出現單獨的HONDA商標,而只出現“WUYANG-HONDA”,“HONDA-SUNDIRO”,“五羊-本田”、“新大洲本田”時,我們基本可以判斷,這款車為聯合商標車型。
▲五羊-本田聯合商標新幻影150
▲新大洲本田聯合商標CBF150R
▲五羊-本田獨立商標CB190R
從以上部分車型中,我們可以發現,近幾年來,國內兩個本田合資品牌向市場推出的車型,大部分屬于聯合商標。
據不完全統計,近3年來,采用本田獨立的車型僅有街車版的190、新大洲本田NS110I、裂行125,五羊-本田睿御110、迅鯊125。其他的車型,基本就都是聯合商標車型了。如果仔細觀察,我們還不難發現,獨立商標車型,基本都是首款本田全新動力平臺的車型,如ESP清新發動機的NS110I、睿御110,190平臺的街車等等。
聯合商標是什么概念?
提到聯合商標,首先我們要解釋一下國內兩家本田合資生產體系。
自雙方合資開始,就采用“日本車型整套技術引進,國內消化生產”的方式推出新車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模式開始呈現出了一定的弊端。
首先,國內摩托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要求廠家迅速應對,但每次引進新車型,需要日本總部的決策,時間會被拉長。其次,隨著摩托車單價的下降,新車利潤空間也被壓縮,而由日本引進的新車型,由于采用了HONDA商標,合資工廠還需要額外支付商標使用費,導致成本增加。最后,日本引進的新車型,由于研發周期長,費用高,也導致成本居高不下。
為了適應市場變化,國內兩大合資工廠,不得不想方設法,優化新車型從生產設計到最終投產的成本控制。這樣的背景下,聯合商標車型應運而生。
2012年,五羊-本田在國內首次發布了聯合商標車型名悅100。隨后,新大洲本田也推出了聯合商標的DIO。
▲五羊-本田名悅100
慢慢地,國內的本田合資企業,也就慢慢有了兩套新車開發體系,它們分別是HONDA體系、JV體系。JV是英文單詞joint venture的縮寫,也就是合資。
聯合商標與獨立商標的區別?
首先,聯合商標車型不再采用HONDA商標,因此不需要支付商標使用費;其次,聯合商標車型采用合資工廠的研發體系,時間流程有效縮短,成本也明顯降低。
據了解,JV體系開發的車型,基本上能夠在兩年內實現量產。這比本田體系開發的車型,起碼縮短了50%。
其實,隨著合資生產時間的推移,國內的兩家合資工廠也慢慢具備了新車開發能力,特別是在小排量的領域。只要有合適的動力平臺,國內的本田合資企業,可以輕松實現“換殼換配置”。
總而言之,聯合商標,是合資企業為降低研發成本,并迅速對應新車型而設計出的新車研發模式。對于目前國內的小排量市場而言,一款動力平臺,多個外觀,多個配置的新車研發模式也漸漸成為主流。這也賦予了聯合商標車型巨大的發揮空間。
聯合商標就代表低端?
這似乎是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就目前國內兩個本田推出的車型定價而言,獨立商標車型的售價確實要比聯合商標車型高,但其包含的品牌附加值與商標使用費也更貴。
回歸到品質上,要回答聯合商標車型能否保持獨立商標車型一樣的品質,那么我們需要回答兩個核心問題:1、研發上,在小排量代步車型領域,合資研發體系是否一定比HONDA研發體系差?2、配套上,聯合商標車型是否采用比獨立商標車型更差的配套?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在大排量領域,這個答案是肯定的,但在小排量,風冷踏板車領域,小編覺得,區別一定有,但雙方的差距不會很大。
此外,殺雞焉用牛刀,設計一款7000元的小踏板車,是否需要那些年薪上百萬的工程師與設計師親自操刀?還是說把請大咖的費用砍掉,花在增加配置上?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回答。
第二個問題。在配套的采用上,聯合商標車型與獨立商標車型哪個采用的配套更好?這或許只有工廠的核心高層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