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剎車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巧
剎車有很多種情況,車子的不同,剎車的技巧不同,路面的不同,剎車的技巧當然也會不同,即使同樣的車子,同樣的路面,速度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剎車方法,今天就說說公路車在公路上剎車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巧。 一、基本知識
1.前輪剎車比后輪剎車更快速。
2.前輪剎車比后輪剎車更安全。
3.兩輪剎車比一輪剎車更快速。
4.干地剎車比濕地剎車更快速。
5.柏油路面比水泥路面更快速。
6.請最好不要嘗試點剎車。
7.請最好不要在彎道中剎車。 下面我逐一解釋:
1.在行駛中剎車,后輪不能給你足夠的摩擦力使你更快的停下來,而前輪可以,因為,在行駛中使用前剎車,會把車子向前的慣性轉變成為向下的力,這時,前輪會獲得比后輪更大的摩擦力,從而更快的停下來。
2.在行駛種稍微用力(尤其是高速的時候)的后剎車都會使后輪抱死,產生側滑,而前輪只要你不用大的離譜的力量來剎,都不會產生側滑(當然,路面要干凈,車子要直立)。
3.很好理解,用兩個剎車肯定比只用一個剎的快啊(是廢話)。 4.干燥的路面比有水的路面剎車快,因為,水會在輪胎和地面之間形成一層水膜,而水膜會降低輪胎和地面的摩擦力。多說一句,濕地胎比干地胎多了很多槽,(排水槽)就是為了排水。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水膜的產生。
5.水泥路面比柏油路面對于輪胎的摩擦力小。尤其是在地上有水的時候。因為,柏油路面要比水泥路面粗糙。
6.點剎車對車子的要求比較高,同樣,對車手的要求也比較高,當然,可以嘗試,但是,點剎車對于公路車來說意義不大。
7.在彎道中,輪胎對于地面的附著力已經很小了,稍微用力的剎車都會造成側滑,摔車。 二、基本技巧
1.高速的時候前輪剎車的力度一定要大于后輪的力度。
2.高速的時候前輪剎車的力度一定不能使前輪抱死。
3.上坡剎車時,前輪的剎車力度可以適當的大些。
4.下坡剎車時,后輪的剎車力度可以適當的大些。
5.緊急剎車時,剎車的力度是稍微小于抱死的力度。
6.濕滑的路面剎車時,后輪要先于前輪剎車。 下面我逐一解釋:
1.高速剎車時剎車力度的分配,一般來說60-90,前6后4。90以上,前7后3。120以上前8后2。(當然,并不絕對)
2.很好理解,前輪抱死了就翻跟斗了,呵呵。
3.上坡的時候,前輪高于后輪,所以前剎可以適當的多用點力。
4.上面一條反過來。
5.因為,輪胎在抱死之后,摩擦力反而會降低,輪胎最大的摩擦力是在即將抱死,但還沒有抱死的臨界點時產生,沒有辦法解釋的更清楚了,太麻煩了。 6.濕滑的路面先使用前剎車,很可能會前輪抱死,結果就是肯定摔,而后輪抱死,(只要車子架子正,車頭正)一般摔不了的。很簡單。
最后,補充說明,永遠不要指望在彎道中獲得足夠的剎車力,原因見基本知識的第7條,那么在彎道中真的需要緊急剎車怎么辦?牢記,你的第一件事不是剎車,而是拉正你的車子。
剎車小毛病的檢查與排除
盤式制動器俗稱碟剎,優點是制動性能好,操縱靈活,無需經常檢查、調整。盤式制動器在使用過程中,有時會產生異常響聲故障。摩托車行駛中,制動摩擦片與制動盤不時發生摩擦,發出難聽的異常響聲。
將摩托車使用主停車支架支好,然后壓下車座使車前輪離開地面,用手轉動車前輪進行檢驗,就可以清晰地聽到制動摩擦片與制動盤發生摩擦發出的異常響聲,故障輕者只能聽到很輕的異常響聲,故障重者轉動車前輪都覺著很費力,檢驗結果確認異常響聲是制動摩擦片與制動盤發生摩擦產生的。
根據盤式制動器工作原理,當握緊制動手柄時,制動總承使制動液產生壓力,制動分承活塞在制動液的推動下作軸向移動,推動制動摩擦片夾緊制動盤產生制動力,活塞作軸向移動時,活塞密封圈產生彈性變形。當放松制動手柄時,制動總承使制動液產生的壓力消失,分承活塞不再受制動液的作用,密封圈恢復原形狀,將分承活塞軸向移動回到原位置,制動摩擦片放松對制動盤的壓力,制動解除。
也就是說,盤式制動器正常工作時,是不應該發生制動摩擦片與制動盤相互摩擦的。制動分承活塞的復位是依靠密封圈的彈性來完成的,如果分承活塞因銹蝕、灰塵多種原因造成軸向活動阻力增大,密封圈的彈性力量就不可能將活塞完全復位,就使制動摩擦片與制動盤發生摩擦。
所以,要排除盤式制動器異常響聲故障,主要措施就是使分承活塞軸向活動靈敏,首先清除分承活塞表面的灰塵、銹蝕,然后在分承活塞表面上涂上一層潤滑油,就可以使分承活塞軸向活動靈敏。 具體做法:
拆下盤式制動器,取下制動摩擦片,擺動制動手柄,使分承活塞軸向移動5毫米左右,清除分承活塞表面的銹蝕灰塵,然后在分承活塞表面涂上潤滑油,使用螺絲刀將分承活塞壓回原位,如此反復操作幾次,壓回分承活塞感到輕松了就可以了,裝回盤式制動器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剎車有很多種情況,車子的不同,剎車的技巧不同,路面的不同,剎車的技巧當然也會不同,即使同樣的車子,同樣的路面,速度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剎車方法,今天就說說公路車在公路上剎車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巧。 一、基本知識
1.前輪剎車比后輪剎車更快速。
2.前輪剎車比后輪剎車更安全。
3.兩輪剎車比一輪剎車更快速。
4.干地剎車比濕地剎車更快速。
5.柏油路面比水泥路面更快速。
6.請最好不要嘗試點剎車。
7.請最好不要在彎道中剎車。 下面我逐一解釋:
1.在行駛中剎車,后輪不能給你足夠的摩擦力使你更快的停下來,而前輪可以,因為,在行駛中使用前剎車,會把車子向前的慣性轉變成為向下的力,這時,前輪會獲得比后輪更大的摩擦力,從而更快的停下來。
2.在行駛種稍微用力(尤其是高速的時候)的后剎車都會使后輪抱死,產生側滑,而前輪只要你不用大的離譜的力量來剎,都不會產生側滑(當然,路面要干凈,車子要直立)。
3.很好理解,用兩個剎車肯定比只用一個剎的快啊(是廢話)。 4.干燥的路面比有水的路面剎車快,因為,水會在輪胎和地面之間形成一層水膜,而水膜會降低輪胎和地面的摩擦力。多說一句,濕地胎比干地胎多了很多槽,(排水槽)就是為了排水。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水膜的產生。
5.水泥路面比柏油路面對于輪胎的摩擦力小。尤其是在地上有水的時候。因為,柏油路面要比水泥路面粗糙。
6.點剎車對車子的要求比較高,同樣,對車手的要求也比較高,當然,可以嘗試,但是,點剎車對于公路車來說意義不大。
7.在彎道中,輪胎對于地面的附著力已經很小了,稍微用力的剎車都會造成側滑,摔車。 二、基本技巧
1.高速的時候前輪剎車的力度一定要大于后輪的力度。
2.高速的時候前輪剎車的力度一定不能使前輪抱死。
3.上坡剎車時,前輪的剎車力度可以適當的大些。
4.下坡剎車時,后輪的剎車力度可以適當的大些。
5.緊急剎車時,剎車的力度是稍微小于抱死的力度。
6.濕滑的路面剎車時,后輪要先于前輪剎車。 下面我逐一解釋:
1.高速剎車時剎車力度的分配,一般來說60-90,前6后4。90以上,前7后3。120以上前8后2。(當然,并不絕對)
2.很好理解,前輪抱死了就翻跟斗了,呵呵。
3.上坡的時候,前輪高于后輪,所以前剎可以適當的多用點力。
4.上面一條反過來。
5.因為,輪胎在抱死之后,摩擦力反而會降低,輪胎最大的摩擦力是在即將抱死,但還沒有抱死的臨界點時產生,沒有辦法解釋的更清楚了,太麻煩了。 6.濕滑的路面先使用前剎車,很可能會前輪抱死,結果就是肯定摔,而后輪抱死,(只要車子架子正,車頭正)一般摔不了的。很簡單。
盤式制動器俗稱碟剎,優點是制動性能好,操縱靈活,無需經常檢查、調整。盤式制動器在使用過程中,有時會產生異常響聲故障。摩托車行駛中,制動摩擦片與制動盤不時發生摩擦,發出難聽的異常響聲。
將摩托車使用主停車支架支好,然后壓下車座使車前輪離開地面,用手轉動車前輪進行檢驗,就可以清晰地聽到制動摩擦片與制動盤發生摩擦發出的異常響聲,故障輕者只能聽到很輕的異常響聲,故障重者轉動車前輪都覺著很費力,檢驗結果確認異常響聲是制動摩擦片與制動盤發生摩擦產生的。
根據盤式制動器工作原理,當握緊制動手柄時,制動總承使制動液產生壓力,制動分承活塞在制動液的推動下作軸向移動,推動制動摩擦片夾緊制動盤產生制動力,活塞作軸向移動時,活塞密封圈產生彈性變形。當放松制動手柄時,制動總承使制動液產生的壓力消失,分承活塞不再受制動液的作用,密封圈恢復原形狀,將分承活塞軸向移動回到原位置,制動摩擦片放松對制動盤的壓力,制動解除。
也就是說,盤式制動器正常工作時,是不應該發生制動摩擦片與制動盤相互摩擦的。制動分承活塞的復位是依靠密封圈的彈性來完成的,如果分承活塞因銹蝕、灰塵多種原因造成軸向活動阻力增大,密封圈的彈性力量就不可能將活塞完全復位,就使制動摩擦片與制動盤發生摩擦。
所以,要排除盤式制動器異常響聲故障,主要措施就是使分承活塞軸向活動靈敏,首先清除分承活塞表面的灰塵、銹蝕,然后在分承活塞表面上涂上一層潤滑油,就可以使分承活塞軸向活動靈敏。 具體做法:
拆下盤式制動器,取下制動摩擦片,擺動制動手柄,使分承活塞軸向移動5毫米左右,清除分承活塞表面的銹蝕灰塵,然后在分承活塞表面涂上潤滑油,使用螺絲刀將分承活塞壓回原位,如此反復操作幾次,壓回分承活塞感到輕松了就可以了,裝回盤式制動器就可以正常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