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傳統思維里面,安全帶這個東西和摩托車是八竿子都打不到的。我個人在外面廠家或者俱樂部做培訓的時候的時候跟學員說到這方面時也是跟學員說如果一旦發生意外你做的第1件事情就是要做到人車分離。
印象當中唯一配有安全帶的兩輪摩托車只有當年寶馬那輛短命的C1,這貨還是個電動的。所以出于安全的考慮,只要是個廠家都會明白把人綁在摩托車上是多么危險。
但是春風公司好像在這方面又開了一個大大的腦洞。
從外網曝光出的專利圖上來看,春風給摩托車研發出了一套非常特別的安全帶系統。該系統僅在特定情況下才會將騎手固定在摩托車上。阻止騎手在顛簸或急剎車時被甩出去,但在摩托車傾斜或事故中發生側向力時,又能及時釋放騎手。
專利圖上來看至少這套系統有兩種方案。第一種方案使用兩根剛性金屬桿,分別位于騎手的兩側,跨越燃料箱和座椅背之間的空間。這些金屬桿鉸接在燃料箱上,采用了一種簡單的機制來鎖定位置,利用彈簧作用在球形卡扣上,當金屬桿處于"開"或"閉"狀態時,卡扣都會落入槽中。即使受到輕微的側向力,也能將其打開,但在突然制動或撞擊造成騎手向前或者向上時,卻能提供阻力,防止其被甩出座椅。
這更像是過山車上的安全鎖,而不是傳統的安全帶,但目的是一樣的:將你固定在原位。像過山車一樣,這些安全欄不僅在發生事故時起作用,還能阻止騎手在顛簸或突然意外剎車時被甩出車外。
后者正是很多摩托車制造商目前正在解決的問題,因為前向雷達傳感器等技術使自動緊急制動系統在技術上可行,但在實際應用中并不可行,因為一旦摩托車自行緊急制動,騎手同樣有被甩出去的風險。
這套系統的第2個方案也使用側邊金屬桿,但這次它們的樞軸位于騎手身后,并在前方相交,而不是與油箱相交。
沿金屬桿中段設有第二個關節,可以讓它們打開更大角度,便于上下車。第三種變體則采用更傳統的腰帶式安全帶,采用布料材質,前端有扣鎖。
與側向力釋放扣鎖不同,軟質安全帶的后端安裝在騎手和副駕座椅之間的短柱上,同樣利用彈簧機制在正面撞擊時保持固定,但在遭受側向力時能夠釋放,這樣騎手仍系著安全帶便能脫離摩托車。
我們可以明顯的從專利圖上看到這套系統的實驗車型是春風的1250TR-G。這款車已經成了春分的技術展示標準車型,有消息說車庫還準備在這款車上試驗雷達輔助自動制動系統。
先不管腦洞大不大吧,創新總是好的,充分為用戶的安全多想一點也是沒錯的。下一步春風是不是要開始研究摩托車的自動駕駛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