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追求個性化與運動化的大排量車型因勢而動,迅速走進了各大車企業的產品序列,如雨后春筍,遍地開花,讓人覺得如果一個車企沒有幾輛像樣的大排車型作為“門面”,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造摩托車的。
歷史上大排量摩托車的興起
話分兩頭,就像文中開頭所說的那樣,“存在即合理”,大排量車型的先天優勢是任何小排車型所無法替代的,當然這話反過來說也同樣OK,畢竟沒有任何事情是一成不變的。
如果把時間撥回到上世紀前20年我們會發現,摩托車正是從大排量開始發跡的,原因很簡單,工業底子薄弱,技術工藝落后,要想造一輛可以行駛的摩托車唯有遵循“排量才是硬道理”的至理名言,氣缸容積至少400mL起步,什么油耗、排放、噪音通通不管,能騎能用才是王道。
不過說來也巧,作為歷史的彩排,中國摩托發展變革也經歷了與之相同的過程,從上世紀50年代第一五年計劃開始,國家隊親自下場,拿來、借鑒、仿制;硬生生的把“迅達普”變成了“井岡山”,把“烏拉爾”玩成了“長江”,把“佳娃”干成了“幸福”,從兩行程到四行程,從250mL到750mL,從直列水冷到對置雙缸應有盡有,雖然工藝不算先進,動力不算強勁,但卻開創了中國摩托工業一個時代的先河。
小排量摩托車進入中國百姓家庭
進入80年代,借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以嘉陵、建設、輕騎、洛北易、望江、黃河等為首的一眾摩企紛紛上馬,通過引進與自研相結合的方式向國內市場投放了一批諸如:JH70、CY80、木蘭50、CG125等一系列小排量車型,并迅速走紅市場;一時間“一輛摩托兩只筐,收入賽過胡耀邦”成為那個時期最為時髦的話語,這也預示著,摩托車開始真正進入中國尋常百姓家庭,并逐步成為人們勤勞致富的良駒,迎接美好生活的伙伴。
其實通過縱觀中國摩托車發展歷程,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整個8、90年代,小排量摩托車在人們生活中一直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不論是在上班的路上、熙攘的鬧市、還是在繁忙的田間地頭等等,小排量摩托車的身影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以至成為80后與90后腦海中難以抹去的記憶。
大排量車型不是唯一的救贖
然而記憶終歸是記憶,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一句“萬般皆下品,唯有四缸高,如有公升級,兩者皆可拋”成為了兩輪界的又一展新臺詞。
一時間,各大車企應聲而起,下至400mL上至1200mL,直列雙缸、V型四缸、街車、仿跑、巡航、ADV一個不少,正所謂“比的就是聲浪,玩的就是心跳”,企業用盡十八武藝,為的是展現實力,提升品牌信心,而消費者則是騎驢看唱本,但卻是越看越迷茫;原因很簡單,僧多肉少是一個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
再加之大排量車型技術相對復雜,對工藝要求更為嚴苛,從而讓開發與生產成本不斷提升,使得產品購買門檻居高不下,造成價格與進口品牌差距逐步縮小,從而形成“看得上的買不起,買得起的看不上”的消費怪圈,進而加速企業內卷與內耗,讓企業白白浪費掉寶貴的發展時間。
而從另外一個層面來看,目前國家正在大力倡導節能減排,鼓勵低碳出行,這也無疑為小排量摩托車的再次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因為不是每個消費者都是資深車友,更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騎上愛駒沖下賽道,對于多數用戶而言,他們需要的是一輛騎行靈活,堅固耐用,外形時尚,經濟便利的個性化入門產品,在滿足日常出行之余,也能為其休閑生活帶去更多愉悅。
寫在最后
企業的痛點在市場,用戶的痛點在選擇,因此,對于部份企業而言,倒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小排量產品的后續開發上,將工具化、時尚化與娛樂化的多方面需求融為一體,推陳出新,賦予小排量產品更考究的工藝、更精致的顏值、更高效的動力、更經濟的油耗,以匠心致初心,從而讓小排量摩托車厚積薄發,再度煥發新的市場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