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的摩托工業,不得不提到嘉陵摩托。作為國內最早涉足民用摩托制造的軍轉民企業之一,嘉陵于1978年正式進入摩托產業,并于次年推出了嘉陵歷史上的首款民用50型摩托車。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欣欣向榮的市場需求,嘉陵并未止步于此,在通過多次接洽與協商之后,于1984年正式與日本本田技研株式會社達成技貿合作協議,引進全套生產技術資料,推出了嘉陵的首款小排量跨騎車型JH70,為嘉陵摩托的后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軟硬件基礎。
在初步掌握小排量四行程發動機的生產技術之后,嘉陵摩托再接再厲,并以與日本本田技研株式會社合作為契機,順勢引進了一批在當時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全新車型,其中以CB125,GL145為代表的多款車型,以其良好的動力性能和出色的可靠性表現迅速走紅國內市場,并對中國未來的摩托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當把時間撥到2010年,在通過多年的產品引進與技術積累之后,嘉陵摩托結合自身實際,并以本田原有產品平臺為技術支撐,通過對動力系統、車架結構以及外形設計的持續優化,推出了以“街火”為產品名稱的全新一代街道車型。
當然,新街火223作為街火家族的第二代車型,其在整體外形設計上已經脫離了初代街火產品架構,新街火223從一開始,就以當時的主流車型,幻影150、戰神150為主要競爭對手,因此,該車不論是整體外形設計,還是產品細節表現,都著重強調產品的個性化與運動化特征,并以動力表現和操控性能為整體賣點,以實現對競品車型的全方位超越。
作為一款全新車型,新街火搭載了嘉陵多年研發的 223mL油冷SOHC單缸兩氣門平衡軸電噴動力系統。這臺代號為CBI700的動力核心是嘉陵與本田多年合作的技術積淀,脫胎于本田223發動機的嘉陵CBI700發動機,將皮實耐用的濃郁本田味忠實的保留下來,而全新多級緩沖一軸平衡器與油冷循環技術的采用,讓新街火為使用者帶去舒適的駕馭體驗和更從容的長途性能。
作為一輛通用性極強的街車產品,優秀的車架設計或許更能體現出企業的技術底蘊,嘉陵的車架匹配與優化技術向來在業界有著較高的口碑,從人們賦予上代街火“彎道之王”的稱號中可窺一二。采用模塊化設計、三維有限元分析的新街火在繼承前輩縱梁菱形車架優異的彎道性能的同時,重新優化配重設計,前后輪載荷比控制為49︰51,從而進化出了新一代的縱梁雙搖籃管式車架,為其性能強勁的CBI700發動機的動力輸出提供了可靠的強度保證與性能支撐。
結語:
新街火223作為嘉陵技術研發的集大成之作,在產品研發之初就嚴格對標國內一流合資車型,其不論是設計水準還是制造工藝,該車在當時的國內同級車型中也幾無對手,雖然受技術所限,其發動機平臺稍顯落后,但我們從中在也不難看出,嘉陵為跨越同質化的產品競爭所付出的努力與艱辛,同時它的出現,也在很大程度上為國產摩托車的后續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