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朋友提醒我,現在的潮流是吐槽為王、流量至上,我們也該順應潮流。對于這一建議,也曾想過那么一陣子,但發覺吐槽容易、但里面的論點與論據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卻是一個有著極高成本的活,并非嘴巴上的瞬間暢快就完事 —— 因為這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有完美的商品(至少現在還沒有),任何的商品都一定有其不足之處,價格上的、性能上的、配置上的、風格上的 ... ... ...
任何一款車型,以自己的認知水平,我都可以羅列出其不足:譬如剛剛拿了世界冠軍的 DesmosediciGP,除了快之外、其他都是吐槽點;譬如俗稱 “ 地平線 ” 的一些國產跑車,除了便宜之外、也同樣滿是缺點。
這些年流行的一個詞語叫做 “ 智商稅 ”,能在高談闊論、唾沫橫飛的場合里經常聽到。這似乎是一個從 “ 性價比 ” 延伸出來、用于概括結果的用辭,算是一個 “ 學費 ” 的青春化替代語。只是,沒花多少錢買了一臺廉價的 “ 地平線 ”,或者花天文數字買了一臺 RC213V-S,究竟是哪一個選擇、屬于交了智商稅?!最便宜的車是否就意味著沒交智商稅、或者是少交智商稅?
智商稅的潛意識里,那就是這件商品不值這個價格,“ 性價比 ” 太低。動轍就來的智商稅,意味著說話之人對制造商或者是流通環節、有著一個很高利潤的判斷。當然,在事實上,這年頭除了醫療產業的毛利會高一點之外,我還真的想不出有哪些產業是高利潤的。
背景故事說完,讓我們回到正題:如何在眼花繚亂的商品里、作出選擇。我的第一建議、是基于自己的需要出發的自知之明,先從宏觀開始,再到具體車型、具體配置這些微觀部分。這一話題的主要觀察點如下:
1、自知之明有兩個方向:現在的、固態可判斷的,未來的、動態的潛在變化方向。直白一點的意思就是具體的硬需要,和抽象的、具有不確定性的軟需求;
2、魚與熊掌之間,就看眼前可預見的、與未來不可預見的,這兩者之間,在心態上會向哪里傾斜,從而去作出選擇,讓思想斗爭可以終止、不再糾結;
3、當下,摩托車即使不屬于一件大宗商品,也是僅次于此的產物。要知道每一款摩托車(包括抄襲的),都經過了層層的設計與篩選:從定案之初就規劃了所面對的主要消費對象,研究好其他現有產品的價格去作對應的判斷。有點規模的工廠,背后有一大堆的數字模型,針對市場去開發產品。作為消費者的本身,其消費場景與心理本來就已經是被設計好的,“ 性價比 ” 早就被重構好;
4、摩托車是一件涉及到安全的商品,除了通勤的需求之外,我從不認為在玩樂的領域里,在硬件上、會有一步到位的可能。能夠一步到位的,更多的就只是瞬間心態與感覺 —— 有時候不得不把座騎一步一步升級的過程,與人生的各個階段聯系起來,缺失了青春時代這個過程、從孩童直接進入成熟年代,一步到位、看上去感覺省了錢,但對于玩車的樂趣來說、究竟是否真的有意義?
5、如何選車,本質上就是如何用更好的價格、買得到同樣體驗的車,或者是避免在短期內經常換車。前者無解,因為我向來只相信一分錢、一分貨,而后者的答案一般只會是大品牌;
6、可判斷的硬需求,這個容易理解,諸如口袋里有多少預算、駕齡多長、買來的主要用途、出行的周邊環境如何、有否特定的需求,等等;
7、踏板、越野、胯騎,不同的車型滿足不同的使用環境,而不同的制造商、其產品都有其特點,在產品開發之初、這些特點就已經形成了雛形。確切地理解自己的出行硬需求,為自己的這些硬需求,建立一個簡單的數字模型,究竟在哪方面的應用占主要地位,相信會有助于如何作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8、較難判斷的是接下來的演變:是否很快就覺得動力不足、操控不順、小毛病等煩心問題,從而產生一個換車的念頭;
9、基本的原則是,摩托車是一件商品,其首要的意義是讓生活更加便利、更加高效,隨著年月一天一天地過去,它能夠見證并伴隨著你一起渡過很多有著特殊意義的時光。因此,不管未來如何,可靠、耐用,都是第一要素,盡管在中國,我們面對著摩托車強制報廢政策;
10、當然,我們也不排除有些時候,會有意外的收獲,譬如買臺地平線、學會了修車。這句話沒有貶義的意思,條件的限制之下,這些說不準也是一種收獲 —— 至少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對機械結構的認知水平,這些至少都是在遇上麻煩的環境中鍛煉出來的;
11、錯誤的選擇,是最大的智商稅,而非商品本身的溢價程度。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從而沖動消費,這很可能就是最大的智商稅;
12、說了一大堆,其實似乎什么都沒說,那是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與思維、三觀,實難一一說清、列舉例子。但多反思、多問一下自己為什么,探索一下表面所見所聞的背后,總能更好地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