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摩托車前后花了40萬
兩年前,來北京讀研時,作為一名忠實的摩托車愛好者,95后林永祥毫不猶豫地拿出26萬元過戶了一個京A摩托車牌照。
對于林永祥來說,京A牌照是剛需。根據北京市政策,只有京A摩托車牌照才能駛入四環以內,如果想在四環內自由暢通的騎摩托車,就必須上京A牌照。
拿到了牌照后,林永祥在北京的風火輪車行購置了自己的第一臺摩托車。這臺摩托車的型號是川崎Z900,全款下來價格在13萬元左右,加起來他在摩托車上的投入接近40萬元。但林永祥并不心疼,因為同一時間京A摩托車牌照的價格已經漲到了35萬元。
林永祥買摩托車的錢是父母給出的,算是對他考上研究生的獎勵。買車到現在一年多的時間,林永祥已經騎著摩托車跑了13000多公里。今年夏天,他從學校畢業,靠這臺摩托車從北京騎到了重慶,完成了一次頗具紀念意義的畢業旅行。
“夜幕降臨的時候騎著摩托車在高速路上馳騁,眼前是大片低壓的烏云,還有無數個小蟲子順著車燈的光線往自己的身上飛撲,這會給我一種世界末日來臨的既視感,高速路旁邊是望不到邊際的麥田。”林永祥說,在那一刻他感覺自己變成了像堂吉柯德一樣的主人公。
(圖源:受訪者供圖)
研究生畢業后,踏入上班隊列的林永祥每天騎著自己的摩托車穿梭在早晚高峰的車流中。在他看來,騎摩托像刷牙洗臉一樣,已經成為自己的日常。“摩托車的強制報廢年限一般是13年,我打算騎滿13年,然后找個地方放著它。”
像林永祥這樣與摩托車結緣的年輕人還有很多,其中有不少是女性騎手。林永祥表示,自己身邊有不少女性朋友受他影響開始考摩托車駕照,一位剛從互聯網大廠離職的女性朋友,還和林永祥一樣,穿過大半個中國,騎行1700多公里,從北京騎到了重慶。
在小紅書平臺,有關“女騎”的話題瀏覽量高達1.3億次,由此也誕生了一批“網紅女騎”。
24歲的瑤瑤就是其中之一,她的主業是一名自由設計師,副業是摩托車博主,坐擁80萬粉絲。剛正式工作不滿一年,瑤瑤已經買了三輛摩托車,花費將近20萬元。其中,最貴的是豪爵鈴木GSX-R600,“這輛二手摩托車,從買下到落地一共花了10萬元左右”。
與摩托車的結緣來自于自己的一段留學經歷。2020年,還在日本東京讀建筑專業的瑤瑤,發現身邊的同學大部分都騎摩托車上下學,這讓她對摩托車產生了濃厚興趣。后來同學帶著她兜了一次風,她就徹底愛上了這種出行方式。
把自己幾個學期的獎學金和打工兼職賺的錢都拿出來以后,瑤瑤在2020年夏天購買了自己人生的第一輛摩托車,型號是豪爵鈴木GSX-250,這款仿賽車型一度被看作“新手必備”、“對女騎友好”,算上裝備費用,總價在四萬元左右。
摩托車讓瑤瑤的人生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在接觸摩托車以前,她是一個很宅、不愛社交、會因為自己略微豐滿的體態而自卑的女生,騎摩托車之后,她不僅變得外向、開朗,甚至因為要熟練掌握摩托車,還專門充值了健身房的年卡會員。
(圖源:受訪者供圖)
最重要的是,摩托車給瑤瑤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在過去,瑤瑤認為自己人生的軌跡就是出國讀書,回國后找一份普普通通的關于建筑行業的工作,然后開始一輩子朝九晚五的生活。摩托車改變了她,現在的她,已經變成了一個時間自由、小有成就的設計師,不僅把工作和愛好結合了起來,還能和喜歡的摩托車品牌進行設計方面的合作。
“摩托車讓我明白,只要愿意去做,就沒有做不成的事。”瑤瑤告訴《財經天下》周刊。
摩托車在變成年輕人的大玩具的同時,也成為了流量密碼。在抖音,有關摩托車話題的視頻播放量達到了588億次;在小紅書,與摩托車相關的筆記數量達到了69萬篇。與此同時,駕校的生意也火了,一堆年輕人為了開摩托車,專門跑到駕校去學駕照。
盡管有些城市的限摩令仍然在生效,但在更多的地方,摩托車正在變得越來越流行,雖然價格昂貴,但仍然有不少人愿意一擲千金,體會一把“在路上”的自由與浪漫。
2000萬輛生意經
越來越多的摩托車在街上轟鳴,也意味著這個行業正在迎來爆發。多位受訪的業內人士告訴《財經天下》周刊,摩托車行業在中國的爆發開始于2017年左右。2017年,中國兩輪摩托車總共銷售了1508萬輛,同比2016年增長了2.44%,成為了中國摩托車年銷量近5年來的首次正增長。
增長的原因之一在于“禁摩令”在部分城市的解除。2017年,西安成為了中國第一個解禁摩托車的城市,此后,陸陸續續有超過200個城市都對摩托車解除了禁令。
2013年,日本摩托車品牌川崎進入中國,北京的風火輪公司成為了它的第一站,這家公司也是意大利摩托車品牌比亞喬集團旗下車型VESPA進入中國的第一站。
風火輪公司表示,在2016年之前,只要到店購買小排量的川崎摩托車,幾乎不用排隊,付款就可以直接提走,但是現在,川崎的幾個爆款車型,都必須要提前預訂。以川崎的主打車型忍者400為例,消費者如果想要騎上這款摩托車,通常要等半年以上的時間。
“一車難求”的局面正在上演。在各大車行,成百上千人排隊買摩托車已經成為一種新常態。
中國摩托車商會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摩托車產銷量重返2000萬輛,是2015年以來的最好水平。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2年中國摩托車銷量將達約2332萬輛,成為一個千億級的市場。
摩托車火起來以后,資深摩友的感受最為明顯。一位駕齡在20年左右的摩友表示,現在再也不用為了修車保養四處奔波了。
騷易目前經營著一家摩托車養護連鎖店,店內的主營業務包括機車的快修快保、洗車以及商業險等。不到一年時間,他的連鎖店在北京已經從0家擴張到11家。在他看來,正是因為摩托車的市場變大了,才帶動著售后服務市場的擴張。
身為資深摩友,騷易對摩托車行業的快速變化深有感觸。曾是職業車手的他表示,摩托車隊的商業化有了明顯提速。2016年以前,車手參加摩托車比賽沒有薪酬,全靠車隊發的基本工資養活自己,但現在,參加普通比賽的車手也能拿比賽工資了。
(圖源:視覺中國)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摩托車分會秘書長宋濤在采訪中透露,大排量摩托車銷量占比僅占摩托車整體市場的3%-5%,仍然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隨之帶來的摩托車文化、周邊、摩旅經濟,將會成為又一新的消費趨勢。
一輛車一個頭盔就能上路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在年輕人眼中,只有將騎行頭盔、騎行手套、護膝護肘、騎行服、藍牙耳機、行車記錄等摩托車裝備購置齊全,才算是真正的“入坑”,有些裝備的價格加起來甚至比摩托車還要貴。
這也催生了周邊經濟的崛起。京東618數據顯示,摩托車品類成為了今年銷售的黑馬,摩托車整體成交額同比增長106%,摩托車頭盔同比增長202%,摩托車裝備同比增長280%。
京A車牌的價格也隨著消費者數量的增加變得更加稀有。1985年,北京停止發放新的京A摩托車牌照,如果想給摩托車上京A車牌,必須找到二手車或報廢車,過戶到自己名下,才能合法上路。據媒體報道,目前全北京總共只有2.5萬個左右的京A摩托車牌照,是十足的稀缺資源,在一牌難求下,價格自然水漲船高,十年翻了10倍左右,目前是一天一個價。
有車主表示,他在2017年年底花14萬元購置了一塊京A摩托車牌照,結果2020年夏天賣出的時候,價格已經漲到了25萬元。全網粉絲數量超過3000萬的摩托車博主痞幼,在今年6月底拿到了京A摩托車牌照,在過戶的視頻中,她激動地稱這塊京A牌照自己等了整整十年。
據《財經天下》周刊了解,目前京A牌照的最新價格是35.4萬元,創下了歷史最高。有關人士表示,不排除京A牌照未來繼續漲價的可能。
摩托車再度火熱背后
“開轎車,鐵包肉;開摩托,肉包鐵”,長期以來,摩托車因駕駛危險系數太高,一直被社會主流所抵制。然而在近幾年,工作日騎摩托車通勤、周末騎摩托車去郊外短途旅行,已經變成了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對于入坑摩托車的年輕人來說,生活的快樂就是“花50塊錢的油追250公里的風”。
女騎博主小寅就表示,自己與摩托車的結識主要來源于自己的朋友圈和喜歡的網紅博主。當她發現身邊的朋友幾乎人人都擁有了一臺摩托車,她也會對這個看起來冰冷的大東西躍躍欲試。
成為機車博主后,小寅每天能收到數條和她年紀相仿、身高相似的女生發來的私信,詢問她新手女騎應該買哪款車、騎摩托車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問題。面對排山倒海的疑問,她也會耐心一一解答。
“消費在變化,市場在變化,唯一不變的是年輕人對特立獨行的向往。”摩托車行業觀察員曾非表示。
除了生活方式的改變,生產端的改變也給摩托車的再度火熱提供了契機。
(圖源:視覺中國)
多位受訪人士表示,隨著消費者人群的增加,以大排量制造聞名的摩托車品牌為了更加貼合年輕消費者的需求,紛紛開始研發小排量摩托車型。比如美國摩托車品牌哈雷與中國錢江即將聯合推出的小排量車型353R,奧地利越野摩托廠商KTM推出的DUKE390等。豪爵鈴木的小排量摩托車GSX-250R至今仍是暢銷款,川崎ZX-250R、春風250SR等也是一些年輕人通勤的首選。
北京風火輪公司對《財經天下》周刊表示,在2010年以前,國外成熟的摩托車品牌對于中國市場仍然處于觀望狀態,后來隨著哈雷、杜卡迪、川崎、寶馬等品牌試水中國市場,讓摩友們逐漸從“沒得選”走向了“有得選”。
彼時的中國摩托車市場正經歷著一段歷史性的艱難時刻:隨著原材料、燃料、人工成本的上升和各大城市禁摩令的限制,致使摩托車企業面臨著產銷量下降、利潤下降、大批企業紛紛關門歇業的窘迫局面。
面對這樣的寒冬時刻,時任中汽協摩托車分會秘書長李彬分析稱,我國摩托車從技術、品牌、產品附加值上難以與國外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匹敵,很大程度上在于我國摩企長期關注農村市場,產品只講實惠有關。
后來,隨著國外摩托車品牌的涌入,在某種程度上激發了中國摩托車廠商的研發活力。近年來,以春風動力、豪爵、錢江摩托為代表的頭部自主品牌的研發能力和產品性能在穩步提升,與進口品牌的差距正在不斷縮小。同時,這些企業在業績層面再次翻紅。
據春風動力2021年財報顯示,該公司營業收入78.61億元,同比增長73.7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12億元,同比增長12.78%。在資本市場上,春風動力的股價更是在四年時間里上漲了10倍左右,總市值超200億元。
錢江摩托同樣如此,目前總市值將近百億元,短短一年漲了一倍多,去年每股一度摸高到32.1元。財報數據顯示,錢江摩托2021年營收43.09億元,同比增長19.29%;凈利潤2.32億元,同比增長17.7%。宗申動力去年營收93.64億元,同比上漲19.33%,目前總市值78億元。
這一增長情況延續到了今年。數據顯示,2022年1-4月,我國摩托車生產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43.84億元,總利潤21.05億元。在此背景下,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1到7月,我國新增摩托車相關企業17.7萬家,同比增長49.5%。
然而,在摩托車文藝復興的浪潮下,號稱是“摩托車第一股”、曾被稱為“中國摩托車黃埔軍校”的嘉陵卻倒下了。2018年底,中國嘉陵以1元的價格宣布出售以摩托車為主的全部資產和負債,并在2019年改名為中科電能源,業務變更為特種鋰離子電源的研發產銷和服務,不再踏足與摩托車有關的產業。上市將近20年,嘉陵的市值從80億元淪落到只剩下800萬元。與此同時,力帆集團2020年也因資不抵債,宣告破產重整了。
一邊是老牌摩企的黯淡退場,一邊是新品牌在新消費推動下的名聲大噪,這個曾一度衰敗的產業是否真正迎來了自己的涅槃時刻?答案其實并不確定。
與此同時,資本的涌入和產業的崛起,也給原本屬于小眾的機車圈造成了沖擊。魚龍混雜的經銷商、層出不窮的劣質培訓機構、抱著各樣目的來騎摩托的人都讓這個圈子變得越來越不“純粹”了。
在很多摩友看來,如今的機車圈所盛行的騎士精神并不健康。騷易認為,所謂的“炸街”、“跑山”活動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影響他人生活的情況,真正的騎士精神應該把騎行的重點放在競技和賽道上,而不是把跑道當秀場,把摩托車當作自己作秀的工具。
“騎哈雷的人,并不代表著一定要穿皮衣、抽雪茄、露出大面積紋身,這并不是真實的機車文化”,騷易說,“在我看來,真正的機車文化不但要與競技運動掛鉤,還應該能切實增強大家的凝聚力,成為一種讓每個人都能在機車身上變得更好的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摩托車本身極具危險性的駕駛屬性,依舊讓事故率居高不下。據北京交管部門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市涉及摩托車亡人交通事故同比上升5%,摩托車交通安全形勢嚴峻。
對于剛剛入坑摩托車的年輕人們來說,如何不讓自由的摩托車太“過火”,也是他們亟待思考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