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本田發布CB400F/X預售價格:37000、40700、46500三檔價位一出,便引發全網一片驚呼。一時間,“國產完了”之類的言論充斥著評論區。
不可否認,本田這次的價格策略確實精準狠辣,也擔得起“本田不出手,出手必傷人”之評述。但,國產中大排量是不是就此洗洗睡了?一位車友的評論說得好:“我就不信以后路上都是本田了?”
誠然,用戶對本田(包括日系品牌)的信仰,以及對國產的恨鐵不成鋼甚至失望,都是長期客觀存在的事實。但這并不是行業發展的主線,40多年的中國摩托車發展史,雖說不上波瀾壯闊,但也做到了自強不息。
其實,行業早就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那時候上到產業政策,市場環境,下到黎民百姓,都不怎么不待見摩托車。行業企業要啥沒啥,所謂的技術,見不得光;所謂的制造,充其量就是廉價組裝工廠;更有甚者,部分在市場紅利期賺到錢的企業轉身去投了房地產和汽車。
但即便在最看不到未來的時期,中國摩托車依然頑強如小強,創造了大量就業和稅收,為國家和社會貢獻著價值。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被列強征服,更沒有像東南亞企業那樣躺平。
十年前,250都可以自詡一下大排量;到今天,你都不好意思管它們叫中排,到了500級別,才算是大排量的入門。這不是與國際接軌是什么?而這些,不正是中國摩托車企業一步步啃出來的嗎? 摩托車在國內算不上是一個驕傲的行業,這里面有政策和市場的原因,也有企業自身的原因,但它仍然是中國制造的一部分。和很多行業,諸如手機、家電一樣,都是從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慢慢摸爬滾打出來的,優等生已經能夠把歐美、日韓企業逼到墻角甚至在國際上碾壓;姑且算摩托車是后進生吧,那它也踐行著責任和使命,在動蕩中不斷強身健體,做好自己。
如果沒有國產車的沖鋒陷陣,很難想象今天的車友能夠觸手可及那些國際大牌;更難想象國際資本會“屈尊”于利潤,讓車友得到實惠。顯然,隨著國際大牌加入競爭的深入,國產車的量與質也越來越好。這是一個良性競爭,不存在你死我活,因為中國市場足夠大,容得下各方大神,也毫無疑問是全球摩托車品牌最后的桃園。 汽車、摩托車,既是消費品,又是工業化和技術流的縮影。近幾年,汽車發展得不錯,得益于民企的勵精圖治,更得益于市場環境的提升;但在核心技術方面,汽車仍然需要不斷積累,形成自己的技術路線。反觀摩托車,同樣如此,市場回暖是契機,消費升級是動力,而頭部企業也已經開始從裝車到造車,隨著技術和數據的積累,會有越來越多的品牌走上研車之路。
世界摩托車發展百余年,創造出無數輝煌,它也是人類工業文明的一個縮影。中國摩托車起點很低,先天發育不良,社會環境和輿論相對惡劣,也走過不少自作的彎路,這些是摩托車產業和文化難與世界水平相抗衡的根本原因。但是,我們需要看到世界的變化,看到趨勢,也應該更客觀去看待中國人厚積薄發的潛力。作為幾乎是唯一的工業門類齊全的國家,制造業在各個領域的做強勢不可擋。摩托車能不能成,不是一兩家企業說了算,也不是一兩家洋品牌能夠左右的,它最終還是靠一個完整的體系來實現,這里面,也自然包括每一位摩托車的消費者。
作為用戶,喜愛自己青睞的品牌無可厚非;作為中國人,熱愛中國品牌自然也名正言順。選擇是自由的,市場也是彼此共存的。
國際品牌有產品,有技術,更有大量的積累,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主宰著市場的話語權。中國品牌摩托車,仍然有不少有為的企業在積極投入,他們在研發、制造、品控、營銷、服務等方面不斷加大投入,不斷改善態度。做個虛心的學生不丟人,學習世界先進技術,把欠下的功課補齊更不丟人。 前幾天,一位圈內人在朋友圈戲言,參加北京車展的一眾國產品牌被本田截了胡。在我看來,此話說對了一半。本田的價格,確實讓國產中大排車款需要重新認知對手,因為至少有兩點是目前國產車還需要加強學習的:一個是成本控制,本田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第二個是騎行質感的調校,在不堆配置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做到絲滑平順。
但僅憑此就說到了國產車的至暗時刻,未免夸大了一些。這次北京展,我們將看到CF的800MT、賽科龍的RX6、錢江的1200三缸,還有一眾品牌的用心之作;包括沒來的豪爵和無極,也都會有重磅車款即將露面。這些國產品牌,無不在設計、研發、制造等方面奮起直追。我們應該多一些信心和耐心,共同見證國產車的成長與進步。
陪我們的國造,一起成長,其實也是一種自由:想買什么車就能買什么車的自由!
不可否認,本田這次的價格策略確實精準狠辣,也擔得起“本田不出手,出手必傷人”之評述。但,國產中大排量是不是就此洗洗睡了?一位車友的評論說得好:“我就不信以后路上都是本田了?”
誠然,用戶對本田(包括日系品牌)的信仰,以及對國產的恨鐵不成鋼甚至失望,都是長期客觀存在的事實。但這并不是行業發展的主線,40多年的中國摩托車發展史,雖說不上波瀾壯闊,但也做到了自強不息。
其實,行業早就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那時候上到產業政策,市場環境,下到黎民百姓,都不怎么不待見摩托車。行業企業要啥沒啥,所謂的技術,見不得光;所謂的制造,充其量就是廉價組裝工廠;更有甚者,部分在市場紅利期賺到錢的企業轉身去投了房地產和汽車。
但即便在最看不到未來的時期,中國摩托車依然頑強如小強,創造了大量就業和稅收,為國家和社會貢獻著價值。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被列強征服,更沒有像東南亞企業那樣躺平。
十年前,250都可以自詡一下大排量;到今天,你都不好意思管它們叫中排,到了500級別,才算是大排量的入門。這不是與國際接軌是什么?而這些,不正是中國摩托車企業一步步啃出來的嗎? 摩托車在國內算不上是一個驕傲的行業,這里面有政策和市場的原因,也有企業自身的原因,但它仍然是中國制造的一部分。和很多行業,諸如手機、家電一樣,都是從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慢慢摸爬滾打出來的,優等生已經能夠把歐美、日韓企業逼到墻角甚至在國際上碾壓;姑且算摩托車是后進生吧,那它也踐行著責任和使命,在動蕩中不斷強身健體,做好自己。
如果沒有國產車的沖鋒陷陣,很難想象今天的車友能夠觸手可及那些國際大牌;更難想象國際資本會“屈尊”于利潤,讓車友得到實惠。顯然,隨著國際大牌加入競爭的深入,國產車的量與質也越來越好。這是一個良性競爭,不存在你死我活,因為中國市場足夠大,容得下各方大神,也毫無疑問是全球摩托車品牌最后的桃園。 汽車、摩托車,既是消費品,又是工業化和技術流的縮影。近幾年,汽車發展得不錯,得益于民企的勵精圖治,更得益于市場環境的提升;但在核心技術方面,汽車仍然需要不斷積累,形成自己的技術路線。反觀摩托車,同樣如此,市場回暖是契機,消費升級是動力,而頭部企業也已經開始從裝車到造車,隨著技術和數據的積累,會有越來越多的品牌走上研車之路。
世界摩托車發展百余年,創造出無數輝煌,它也是人類工業文明的一個縮影。中國摩托車起點很低,先天發育不良,社會環境和輿論相對惡劣,也走過不少自作的彎路,這些是摩托車產業和文化難與世界水平相抗衡的根本原因。但是,我們需要看到世界的變化,看到趨勢,也應該更客觀去看待中國人厚積薄發的潛力。作為幾乎是唯一的工業門類齊全的國家,制造業在各個領域的做強勢不可擋。摩托車能不能成,不是一兩家企業說了算,也不是一兩家洋品牌能夠左右的,它最終還是靠一個完整的體系來實現,這里面,也自然包括每一位摩托車的消費者。
作為用戶,喜愛自己青睞的品牌無可厚非;作為中國人,熱愛中國品牌自然也名正言順。選擇是自由的,市場也是彼此共存的。
國際品牌有產品,有技術,更有大量的積累,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主宰著市場的話語權。中國品牌摩托車,仍然有不少有為的企業在積極投入,他們在研發、制造、品控、營銷、服務等方面不斷加大投入,不斷改善態度。做個虛心的學生不丟人,學習世界先進技術,把欠下的功課補齊更不丟人。 前幾天,一位圈內人在朋友圈戲言,參加北京車展的一眾國產品牌被本田截了胡。在我看來,此話說對了一半。本田的價格,確實讓國產中大排車款需要重新認知對手,因為至少有兩點是目前國產車還需要加強學習的:一個是成本控制,本田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第二個是騎行質感的調校,在不堆配置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做到絲滑平順。
但僅憑此就說到了國產車的至暗時刻,未免夸大了一些。這次北京展,我們將看到CF的800MT、賽科龍的RX6、錢江的1200三缸,還有一眾品牌的用心之作;包括沒來的豪爵和無極,也都會有重磅車款即將露面。這些國產品牌,無不在設計、研發、制造等方面奮起直追。我們應該多一些信心和耐心,共同見證國產車的成長與進步。
陪我們的國造,一起成長,其實也是一種自由:想買什么車就能買什么車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