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換個時間維度看降價
如果以年為時間單位,按照我們一般的認知常識和慣性,一個企業甚至一個行業年度內的降價行為,或出于階段性的行業競品于市場中的互動行為的應對之策,或出于自身內部產品結構調整以及減庫的目的而為之,大致應該不離這兩個原因吧。
而如果我們把視野的時間軸拉長到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來看,普遍和持續的降價行為則多半預示著整個行業的整合、淘汰,以及行業層面的產品轉型,還有未來產業布局的預謀有關了。
因此,此番持續了數月的降價風波,我們既可以視為上述第一條原因,也可以大膽地視為第二條原因。
但究竟是哪一條原因,或者我們說是兩條原因均占,貌似都能成立。
畢竟,今天是對歷史的重復,未來就是今天在未來的重演。凡是預測未來的事情,所謂的“磚家”們當慎重和小心。預測對了,不一定能證明你的眼光精準,預測錯了,也不一定說明你之前分析的諸因全錯。
比如,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證據證明:一般的炒股之人選股決策的“正確”度,不一定比請一只猴子隨機選股的正確度高。
熟悉本人行文風格的讀者多少有些了解我個人的世界觀,那就是:世界是復雜的,諸事的成因必是一堆主觀、客觀,再加上運氣的雜匯總合。
先說上面這幾段看似有用的廢話,其實是想提醒大家:如何看待和議論近期的降價風潮,各種觀點正確與否,當真還不是比誰的口才好、聲音高就能得出一個占領制高點的結論,把這個問題交給時間最后去評判,可能是比較睿智的方法。
二、 降價對國外品牌的意義
近期吸引人們眼球的國外品牌的降價現象,其實說白了主要就是本田一家而已,那么多國外品牌,反正我個人暫時還沒有聽到有第二家有明顯和大幅的降價行動。因此,我個人倒是覺得不易把國外品牌降價一事過度放大、推而廣之。
而本田的降價之舉也僅僅在三款中排上有明顯之處,再說也只是CM300的價格設定較為搶眼,另外一款踏板和街車,我倒覺得價格優勢真沒那么明顯。因此,這也是我強調不要把國外品牌降價一事過分放大的原因。
另外,就我個人對國外摩托車品牌的了解,國外企業與國內企業的運營思路和方式還不一樣,相對而言,老外做事的套路更慢、更穩,甚至,你會覺得更“呆”。不管是外企的新品開發速度、營銷政策調整等方面,與國內企業相比,總體上來說,那速度不是慢一點兩點的問題。
中國人的靈活和速度,那可是地球出名的。
但也正因為“慢”或“呆”,反而老外的產品更加嚴格地遵循所謂的“工業化”地嚴謹開發和制造思路,一步接一步,一環扣一環,該做的研發、實驗、論證等工作總體上而言比中國人做得更好,這是需要國人學習的。
基于此,我個人不覺得一個本田的某一款車降價幅度較大就能代表整個本田要如何如何了!更別提日本其他幾大品牌,以及歐美品牌要如何如何了。
但是,常言道:“言者無意、聽者有心”,本田的這次動作當是應該引起國內企業的關注和重視,凡事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晴帶雨傘、飽帶干糧”,未雨綢繆已經是當下國內摩托車各企業需要高度重視之事了。
“狼來了、狼來了”的呼喊一次、兩次、三次也許都是虛聲,但你真心不知道哪一天狼就真的來了!
三、 降價對國內品牌的影響
此番降價,站在國內企業同行的角度,影響確非小事,尤其是豪爵的降價,早已不是當下所為了,其降價的動作已持續數年之久了。其中降價的既有異型車,又有通路車,很多中小品牌企業的朋友經常給我講:“像豪爵這樣的品牌再這么降下去,我們的通路車真心沒有做下去的意思了”。
從某個角度講,對于豪爵這樣的“攪劇者”,對整個行業和國家的影響,究竟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這個,需要放在更長的時間維度里去看才行。后面我要說研究國內其他行業,可能會得出一些值得我們深思和參考借鑒的結論。
我們經常說:“旁觀者清”,但我們也需要明白:“站著說話的人都不腰痛”,用戶說什么,可能不那么重要,媒體說什么,可能也不那么重要,但工廠的人說什么,那是真的重要!
通路車衰敗之勢幾成定局,從企業長遠生存這個角度講,看似每年仍有的幾百萬銷量我估計大多也是賺個吆喝、撐個場面。
唯有異型車才有定價主動權,才有一定的利潤空間。
現在賣得好的異型車,一輛車的利潤等于10臺、20臺的通路車的利潤了。一個工廠說起來一年通路車賣個10萬臺,可能還不如賣異型車1000臺的利潤好。
此景已是現實,勿疑將成未來。
四、 橫向對比其他行業
說一個大家都熟悉的行業:中國的家電行業。我想我如果喊一句:“中國的家電行業全球第一!”,想必沒有人會反對吧?但如果10年前、20年前、30年前我喊這樣的口號,會不會有人沖我豎根中指,然后扔過來兩個字:“SB”!
大家仔細想想N年前,一臺29寸的彩電要多少錢?一臺單門冰箱要多少錢?一臺微波爐要多少錢?一臺空調要多少錢?
我在年前買了一臺某米的液晶電視,70寸,不到4000元!放到三年、五年前,你能想象嗎?
中國的家電行業就是這樣一路“自相殘殺”,競相降價而來,結果,不僅大幅度提高了中國人民的生活水準,還一不小心成為全球家電老大。
如此“慘絕人寰”的輪番降價大戰后,現在中國的家電你能說質量不行嗎?你能說國貨干不過老外嗎?
所以,當下和未來我預計摩托車行業的降價之風說不好是否還會繼續,但大方向肯定是總體會保持下探之勢。
所以,此番降價潮大家完全不必恐慌。因為,你恐慌最終也是“然并卵用”,該來的總是會來的!
五、 什么是戰略
人,總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樂于躺在舒適區是人和人類的本性。企業如人,通常而言,如果不是外來的特別劇烈的刺激、變化、競爭和震動,一個企業大概率不會提前很長時間做猛烈的改革之舉。
華為,是一個反例,但,數量太過稀少,大家可以學習華為的提前布局、重金研發、搶挖頭部人才、永遠面向全球市場……
可是,但是,然而!
榜樣總會有、永遠學不會!
看人千般易、行動萬種難!
因此,像降價這樣的行業行為,從壞的一面講,的確會在短期內影響很多企業的經營,但從樂觀的一面講,類似這樣的外部沖擊事件何止降價一個?
對于有心扎根摩托車產業,專心致志只搞摩托車的企業,這接二連三的外部沖擊未嘗不是激發自身求新求變、痛定思痛的強大動力?再進一步說,如果一兩次行業降價大潮就可以把一個企業摧毀,那這樣的企業是不是本就應該需要被時代和行業淘汰出局呢?
各位,上個世紀五六十代的日本摩托車品牌數量可不只有本雅川鈴四大家喲!至少都有數十家呢!
了解和學習企業經營管理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企業要高度重視戰略”,因為正確的戰略才能預示和指導企業的未來。但你們聽說過另一種說法沒有:
“什么是戰略?……戰略……就是當時的不得不!”
是的,人們往往說起戰略,都是事后諸葛在那里一通七嘴八舌地分析,但其實我個人非常認同“戰略就是當時的不得不”這個觀點。
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人)當年做出某項艱難的決策時,大概率的情況下,哪里是什么當年Ta如何如何英明,如何如何有遠見,又是如何地勇敢。根本不是,當年的Ta做決策,只是因為當時被逼無奈,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和出路了,當時的Ta往往面臨的不是多選題,而是單項題,這,可能才是歷史的真相,因為如果當時的Ta不做出選擇的結果就是一個字:死翹翹。
回首往事,如果當年大學畢業時,我家里有強悍的社會背景,當時我就可以直接進“公檢法銀證府”了(公安、檢察、法院、銀行、證券、政府等好單位了),我也不會流落江湖,四處打工了,也不會現在在這里干這種碼上一大堆字,卻又不值幾個錢的小記者工作了……不好意思,又偏了。
所以,我強調一遍:現在降價,想明白了,就以此為動力,調整產品結構、加強新品研發、優化內部管理、儲備技術和人才資源,少搞與摩托車無關的產業,聚精會神搞摩托。變行業的不利環境為內部的成長動力。
另外,近期許多原材料漲價迅猛,還有未來中國面臨的國際貿易規則變局,尤其是外資進入國內的政策,以及關稅等政策走向或明或暗,其實就我個人而言,在這些方面存在的潛在壓力和危機,遠比眼前的降價潮更為憂心和令人冒汗。
前段時間我寫的文章里特別提到了新能源問題。在這里我多說兩句:以汽車行業為例,為什么中國在全世界所有國家里對新能源汽車領域是相對扶持和重視最突出的一個國家?因為就我個人理解而言,以內燃機為動力的產業和產品技術層面,中國要想超越歐美,簡直是太難了。內燃機技術以及與之匹配的整車技術,那可是歐美人搞了上百年的歷史沉淀!中國可不是單靠一群舉著愛國旗幟的鍵盤俠一頓大呼小叫就能把傳統汽車產業搞上去,甚至在短時間內超越歐美的。國家之所以大力扶持和倡導國內的新能源汽車,一方面你可以理解成國家是對燒油和用電兩類產品都重視,另一方面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嘗試去理解成國家提倡的“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其實是內心明白傳統汽車要去超越歐美太難了,干脆另選一條路,直接在電車領域發力呢?
摩托車行業,同樣如此,一方面重視和應對燃油車的降價等壓力因素,另一方面加快新能源產品的突進……
我們常說一群人往往可以對很多事情爭論得唾沫星子滿天飛,但人的身體是最誠實的,最終當人們掏出真金白銀買你的產品那一刻才是見證之前誰的觀點對與錯的最終裁定標準。
本田降價了,所以本田的訂單上去了。但,本田的品牌和質量放在那里,這是前提。
你不能否認這一點!
豪爵降價了,所以豪爵的訂單上去了,但,豪爵的品牌和質量放在那里,這是前提。
你也不能屏蔽這一條!
我也希望其他國內品牌都應該一起響應市場的變化,在不降低質量,甚至不斷提高質量的前提下,以更優惠的價格去占領國內國際市場,這才是最終的王道和出路。
所有的吃瓜群眾就是口水飛到月球,最終消費者在買單時,一定會超越國界和民族,用誠實的身體投下最后一票的。
在誠實的身體面前,任何人都要謹慎高呼所謂愛國的口號!
好在,國內蓄力而行、埋頭苦干、爭當民族品牌先鋒的有很多,這樣的企業真要細數起來還是不少,重慶有、廣東有、江浙有……
最近,我一口氣把長達40集的《跨過鴨綠江》的連續劇看完了,幾乎每一集我都是帶著眼淚看完的。在那么一個特殊和艱難的年代,中國人用苦難和鮮血展現出來的民族自醒、自覺、自強的毅力令世人刮目!
相信民族品牌、相信壓力之下每一個中國人和這一群中國人向死而生的強大精神。
共舉民族牌、國貨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