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爵是中國第一,本田是世界第一,世界第一的本田在中國之所以不能稱雄,不是產品不行,主要還是市場不如豪爵接地氣。本田財大勢大,對中國小伙伴沒有這么慷慨,大排量摩托車他們自己玩,就算給國內兩個本田一塊糖也只算是個安慰獎。當然,產品市場怎么布局是本田自己作主的事,但是他們對中國市場過于老成恃重也是人所周知的。未來中國摩托車行業是誰家之天下,倒要擦亮眼看看。
“大長江”3個字分別指當時3個股東:海南大進貿易公司,為王大威的弟弟王大進的私人公司;長春汽油機總廠(即長春長鈴集團的前身) 長春長鈴的公告顯示,大長江集團2002年6月30日注冊資本為2990萬美元,長春長鈴持有16.47%的股權。2002年9月4日,大長江集團增資至4490萬美元。2002年6月30日大長江集團的凈資產為5.15億。同年,長春長鈴將這部分股權置換到中國房地產集團。
豪爵的成功,毫無疑問的是因為大長江的品控+鈴木的技術實力,得益于跟鈴木的深層次合作。大長江跟鈴木的合作,暗含著大長江以技術謀求品質、以品質占領市場的戰略意圖。2002年9月24日,應王大威之邀,極少在中國公開露面的日本鈴木株式會社會長“鈴木修”本人親自率團專赴江門市,出席日本鈴木與大長江集團合資成立的“鈴木摩托車研究開發有限公司”。
最值得稱道的是,在與鈴木的合作中,大長江早期就布下了最有價值的兩個棋子:一是前面所講,日本鈴木與大長江集團合資成立的“鈴木摩托車研究開發有限公司”實現對技術的掌握。鈴木摩托車研究開發有限公司由日本鈴木株式會社持股60%,而大長江集團持股占據40%。這種形式的股份構成在摩托車行業的合資企業中絕對是是絕無僅有的存在。
同時,在產品研發工作中,由中日雙方具有豐富經驗的摩托車開發資深人員一起協同作戰,大長江還陸續選派技術人員去日本鈴木公司進修,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培養高層次的技術專家,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二是對品牌的塑造。在其他摩托車合資企業中,都是混合品牌,而大長江卻憑借鈴木的技術優勢,用品質打造自主品牌。這些使大長江有了相對獨立的自主權與主動權。
反觀兩個合資本田,本田的車輛研發,幾乎摻雜不進去,更別談派遣技術人員去學習相關車輛技術研發。本田技研(中國)是由本田株式會社100%控股,所以在國內才有了“三個本田”的說法。更致命的是,由于本田技研100%由本田株式會社控股,擁有絕對的產品話語權,雖然這樣說出來招人討厭,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兩個合資本田用“本田中國的代工廠”來形容也不為過。當然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經常說大長江強勢于鈴木的原因。
說完本田,我們再來說說國內的合資鈴木,早期的合資鈴木已經死的死,該破產的破產,剩下一些茍延存活下來的根本上不了臺面。最后堅持下來的也只有輕騎鈴木稍微好過一些。但只要你是一個經常對摩托車行業有所關注,你應該知道為什么輕騎行鈴木能活到今天。還不是因為兵裝一直在后面苦苦支撐。但讓小編想不通的是:既然作為兵裝集團旗下的公司,官網居然打出“真正的鈴木”字樣。試問這樣的行為,有沒有嫌棄國產的嫌疑?如果有,既然國企都帶頭嫌棄國產車,我們嫌棄一下又有什么錯呢?如果沒有,那么輕騎為何標榜“真正的鈴木”?值得深思。
但是,值得注意的有兩個問題:一是合資企業的風險。目前,大長江雖然跟鈴木保持著幾乎相同的戰略方向,而在今后更長的時期內,這樣的戰略方面是否還能保持高度的一致與和諧,大長江與鈴木還能否有力地持續握手?畢竟,兩者的終極目標,或者中期目標并不能如此巧合。汽車合資企業在產品研發、技術提升以及管理權限等方面矛盾日益凸顯,已經影射出這樣的風險與危機。
二是大長江的品牌塑造。此時的大長江更需要引進系統的品牌戰略規劃,借著上升勢頭,進一步豐富自身品牌,提高品牌的公眾形象。雖然其產品質量很過硬,技術也走在國內同行前面,但跟國外品牌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僅以質量來彰顯品牌,還欠力道與火候。如何打造真正的品牌關系著大長江品牌提升的持久性與穿透力。而這作為同樣重要的問題,已經擺在了大長江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