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中,凱旋摩托車像一道閃電,鬼魅,神秘,變幻莫測,不僅可以瞬間穿越過大卡車,完成變形轉換,還能用腳底輕輕觸碰,瞬間把人載到車身,靈動性強,仿佛是一款有靈魂的機車。
凱旋摩托車在電影中的驚艷表現,引起了人們的好奇,有人認為它是一個新興的摩托車品牌,有人認為它是哈雷的一個系列。
其實凱旋是英國最古老的摩托車之一,它一度是最可靠的摩托車的代名詞,不僅在各大賽事中屢得第一,還被歐美年輕人熱捧,記錄了一代人的青春。
最可靠的摩托車
如果說哈雷是美式機車的代名詞,那么凱旋就是英倫摩托的標志。別看如今凱旋的知名度遠遠不如哈雷,但其實凱旋的歷史比哈雷還要久。
1886年,德國移民齊格弗里德·貝特曼在好友莫里茨·舒爾特(同樣是德國移民)的資助下,在英國考文垂成立了凱旋自行車公司,生產凱旋牌自行車。
18世紀末期,正是內燃機技術大發展的年代。在凱旋成立的前一年,德國工程師戈特利布·戴勒姆和威廉·邁巴赫將一具汽油四沖程引擎安裝在木制的自行車上,生產出了第一輛摩托車。
此后,以內燃機為動力的自行車(早期摩托車)在歐洲大為流行。凱旋也在貝特曼的帶領下,于1902年生產出了第一款摩托車,不過發動機來自比利時密涅瓦公司。
之后,使用德國制造的376cc發動機的車型也相繼問世。凱旋公司與諾頓,皇家菲爾德并列,成為了英國最早生產摩托車的公司之一。但貝特曼心里卻總想著一件事:使用德國發動機總歸不是長久之計,凱旋必須得有自己的發動機。
這個任務交給了凱旋公司的技術主管查爾斯·海瑟薇,他于1904年成功研發出了一款發動機:大單缸、四沖程、363cc排量、在1500轉時可產生了3匹馬力。查爾斯將它安裝在凱旋自行車上,并將其命名為3HP。
之后,凱旋公司邀請當時著名的摩托車記者伊克·西恩駕駛3HP上路測試。 伊克·西恩成功騎行了近1300英里,在這期間凱旋摩托沒有出現重大故障,創造了世界紀錄,引起了轟動。
但是凱旋并不滿足,為了在發動機技術上進一步尋求突破,貝特曼專門成立了凱旋發動機公司,召集眾多機械師研究發動機技術,并贊助各大摩托賽事。
憑借強悍的性能,凱旋摩托車不僅在各大賽事中屢得第一,還受到了旅行家的青睞,他們開著凱旋摩托環游不列顛,給凱旋的質量和可靠性做了最好的證明,以至于媒體在提到凱旋的時候都會在前面增加一個詞Trusty(可靠,可信賴),稱其為可靠的凱旋。
英倫摩托的設計典范
1914年,英國加入一戰,特意選擇凱旋作為軍方專用摩托供應商。在這期間,凱旋向盟軍供應了3萬多輛摩托車,一躍成為英國最大的摩托車制造商。
然而好景不長,一戰結束后,經濟大蕭條不期而至,凱旋摩托車銷量開始遇冷。凱旋創始人貝特曼為了挽救公司,在推出新款摩托車的同時,擴大生產線生產汽車。
然而這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的,凱旋向著破產的懸崖方向下滑,貝特曼的德國血統也令他舉步維艱,難以籌集借款。于是在1936年,貝特曼將凱旋公司出售給標準汽車公司。
標準汽車公司任命愛德華·特納擔任凱旋的總經理兼首席開發工程師,愛德華·特納一改過去凱旋只重視發動機性能而忽視車體設計的傳統。
在特納的帶領下,凱旋摩托車開始采用并列風冷雙缸、高車把、長軸距和雙高位排氣等獨有樣式,接連推出了Speed Twin系列,Tiger系列摩托車,在各大品牌中脫穎而出,成為了英倫摩托車的象征。
幾乎沒有做技術上的改進,只憑借外觀設計和獨特風格,凱旋摩托車就起死回生,成為了少數度過大蕭條的摩托車商。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二戰爆發,凱旋迎來了至暗時刻。1940年,德國轟炸考文垂,凱旋的廠房被夷為平地,大部分生產物資都被燒為灰燼。1942年,凱旋在梅里登市重新建立工廠,但是錯過了二戰發展的黃金時期,榮光不再。
咖啡騎士與飛車黨的最愛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凱旋雖然錯過了二戰黃金發展期,但是在戰后重返巔峰。
二戰結束后,隨著經濟復蘇,英國出現了大量尋求刺激的年輕人。他們穿上皮衣,跨上改裝摩托,在咖啡館門口集合飆車,這群摩托愛好者被稱為Café Racer(咖啡騎士)。
咖啡騎士最喜歡的摩托車,就是性能強悍,外型帥氣的凱旋摩托。那時候,每一個英國年輕人都以擁有一輛凱旋摩托為榮。
一時間凱旋摩托供不應求,買不到凱旋的年輕人往往購買一堆廉價的摩托零件,他們將老舊的凱旋發動機放在二手諾頓摩托車里面,并拆除原車的擋泥板等不必要的附件,最大化減輕車身的重量。這種摩托車被稱為特里頓(Triton),速度極快,廣受追捧。
與此同時,在大洋彼岸另一端的美國,反映機車騎士生活的電影《飛車黨》上映。馬龍·白蘭度在凱旋摩托上的那些行頭:黑色皮革夾克,緊身牛仔褲,黑色手套及長靴以及凱旋摩托,受到了美國年輕人的追捧,成為了戰后時尚。
一部好萊塢影片,居然使用英國車作為道具,在當時看起來不可思議。其實一開始,片方準備選用哈雷摩托車作為白蘭度的座駕,但哈雷擔心有損品牌形象,拒絕了邀請。因此凱旋乘虛而入,主動請纓,從而使新車凱旋“雷鳥”與馬龍·白蘭度同登大熒幕。
電影上映后,成千上萬的年輕人都認為騎凱旋摩托是件很酷的事情,因此凱旋摩托銷售暴漲,在美國市場力壓哈雷印第安,成為無數潮人的最愛。
可以說,凱旋摩托記錄了戰后歐美一代人的青春。當時的大明星鮑勃·迪倫,貓王,甚至瑪麗蓮·夢露都以擁有一輛凱旋摩托車為榮。
20世紀60年代,凱旋迎來了全盛時刻。1963年,酷王之王史蒂夫·麥奎因開著凱旋摩托主演了跨時代的電影《大逃亡》;1969年,凱旋在曼島奪冠,并創造了均速100mph的記錄。
但是盛極而衰,也就是在這一時期,日系摩托廠商本田、鈴木,雅馬哈等開始崛起。尤其是70年代的石油危機觸發了二戰后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在這種大環境下,省油,造價低廉的日系摩托車開始取代歐美重型機車,成為了人們的最佳選擇。
在日系摩托車的沖擊下,美國的哈雷摩托車接近破產,英國眾多摩托車廠商諾頓,皇家菲爾德等也都紛紛停產,凱旋也不例外,一度破產重組。
永遠的復古經典
從1972年開始,凱旋摩托無數次破產,恢復生產,再破產。直到1990年,凱旋品牌落入地產大亨、摩托車愛好者John Bloor手中,才開始恢復元氣,重新生產過去的經典車型。
當然,凱旋也沒有放棄對性能的追求,推出了一系列新款摩托車。2003年,凱旋時隔多年再次獲得曼島冠軍。2004年,凱旋火箭III橫空出世,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排量的摩托車。
憑借卓越的性能與復古的外型,曾經的凱旋摩托車在今天仍然還是經典,出現在了眾多影視作品中。從《碟中諜》到《侏羅紀世界》,凱旋出盡風頭,書寫著英倫機車百年文化。
如今,凱旋依然是英國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商,每年生產約五萬輛機車。雖然凱旋的名聲暫時不如哈美國的雷,日本的本田。
但是從1902年以來,在各大賽事中屢得第一,記錄了一代人青春的凱旋,早已不僅僅是摩托車,更是融合了百年英倫風范的兩輪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