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寵若驚之余,摩托哥也不由得陷入反思,那就是對于不同的人來說,摩托車究竟意味著什么?
在摩托哥日常的圈子里,相信至少9成的好友,會回給我一個“兩個輪子承載靈魂”的標準答案;但當我重新將目光放回當下,放回正騎著的這輛新大洲本田CBF150D時,顯然我沒有辦法用這個簡單的答案說服我自己。
還記得兩天前,給CBF150D做完外拍,由于時間太晚,我順路將車騎回小區車庫停放。剛進小區,就看見一輛左右后貨架都裝滿了的摩托車從身邊駛過,隨后停在前方不遠處。仔細一看,發現是一輛同款的新大洲本田CBF150D,這也勾起了我的興趣,趕緊上前和車主搭訕。
反正大家都住同一小區,騎著的也都是同款新大洲本田CBF150D,于是很快便熟絡了起來。
現在騎的這輛CBF150D是他的第5輛摩托車,前三輛都是不知名國產品牌的便宜車,騎下來的感覺就是不夠耐操。沒騎多久就老是各種毛病,諸如減震漏油啊、發動機異響啊、剎車打滑啊、貨架斷裂啊之類的,自己騎起來不舒服,家里人也不放心,所以換車換得比較勤快。
上輛車是心血來潮換的一輛電動正三輪,雖說確實挺能裝的,但是騎起來實在是不舒服,稍微多裝點兒速度就起不來、轉彎幅度大調頭麻煩,更談不上什么操控。最尷尬的一點,是車身太寬了,進不了小區,所以騎了不到半個月就決定換車。
順著這個話題,我們繼續聊起了他的換車史。后來換這輛新大洲本田CBF150D目標就明確了很多,準備一步到位換輛靠譜的好車。所以挑選的時候謹慎了很多,基本上國產品牌就沒有過多關注,注意力全放在了口碑更好的合資品牌上面。
不過整個選車的過程其實也還算順利,因為現在的摩托車店里面陳列的,幾乎近半都是各種踏板車型,跨騎車里面各種賽車、摩旅車又占了大頭,而自己買車主要也是為了滿足工作需要,價廉物美同時皮實耐用的“架子車”基本上就是唯一目標,所以實際可選的范圍并不大。
當時原本就做好了貨比三家準備的,結果才跑兩家就選定了目標。當時進的第一家店,感覺里面的造型都有些太中庸,完全提不起買的興趣。后來第二家店進的新大洲本田,進店第一眼看到CBF150D就覺得挺順眼的,比之前看過的那些“架子車”好看多了。
后來架不住導購的熱情勸誘,就實際上車試騎體驗了一下,結果這一試就騎出了感覺。操控和動力都非常不錯,對比自己最早的那幾輛車,確實能清晰感受到全方位的“完爆”。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完全沒想到過一款普普通通的“架子車”,居然可以優秀到這種地步。給油、提速、換擋、制動、振動、載重、爬坡轉向等等之前,之前的老車完全沒法比。以前朋友給他說買車首選合資的,還不太信,騎過新大洲本田CBF150D之后是真的信了。即便再簡單的產品,造車的水平還是要分三六九等的,新大洲本田這樣有口皆碑的好品牌,無疑就是靠最前面的第一等。
對于這點,我倒是深感認同。盡管在不少人看來,所謂“架子車”大多都是都是技術含量低,制造成本低,售價便宜的低端產品,然而對于真正懂車的人來說,心里同樣敞亮著呢,想要在有限的成本控制里面真正做好一款實用車型,那可是一點兒都不簡單的。
實用車型的產品定位,就注定了這不會是一款擁有過多附加值的車型,同時實際用車環境,大概率會面對各種嚴苛的道路、長時間的超重負載行駛、缺少保養等等,可以說平時我們能夠想到嚴苛環境,幾乎就是這類車的日常,而且作為車主日常生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又被寄予很好的信任,因此也就注定了這類平凡車型的不平凡。
所以回到早先的那個問題,對于不同的人來說,摩托車究竟意味著什么?顯然對于戰龍CBF150C、CBF150D的車主來說,摩托車可不是什么承載靈魂的交通工具,而是自己工作與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顯然每一位選擇它們的車主,從一開始就賦予了它們更加現實的目標,它們所承載的是名為生活的重擔,承載的是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景。
支撐起平凡生活的,永遠都不會是滿天飛來飛去的超級英雄,而是每一個平凡的人、每一件平凡的事、是生活中每一個平凡的點點滴滴,以及身邊每一輛值得依賴的平凡的伙伴,正如小區里那輛新大洲本田CBF150D,平凡卻又超越著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