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之星讓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6月22日,力之星在鄭州召開2019年商務慶典峰會,會上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力之星的經營數據——營收增長32%、銷量同比增長29%以及人均產值增長100%。數字足夠驚喜,表現足夠驚艷,尤其是在今年國內三輪車行業整體下行壓力加大,市場形勢嚴峻復雜的背景下,這樣的逆勢增長無疑是高光亮點,出乎意料,且值得肯定的。
與過去幾年“步履蹣跚”的緩慢步伐不同,力之星在近一年來動作頻頻,高管空降、戰略重構、產品出新、渠道開拓,服務升級……幾乎“從頭到腳”都重新梳理了一遍,而這樣做的目的也很明確:重回國內TOP3。
理想很好,志氣很高,但難度也極大。目前國內燃油三輪車行業前三甲已被宗申、福田和隆鑫牢牢占據,其市場占有率與品牌美譽度已經形成堅實堡壘,曾經在14年前傲視群雄、獨領風騷的力之星自然明白后發制人的困難有多大。
即便看似荊棘密布,但在經歷了改革陣痛后,力之星煥發出的精神動力,與展現出的創新能力,都為它雄心勃勃的崛起夢想提供了充足的底氣。
力之星公司董事長 李文彬
焦慮蔓延
在過去幾年里,力之星這家16歲的三輪車領軍企業,遭遇了創建以來最復雜的局面。
從2015年開始,國內三輪車行業就已經出現飽和苗頭,同時,由于缺乏強勁的內生動力推動,市場整體銷量在隨后幾年里不斷下滑,盡管不少企業積極尋求轉型升級,意圖抓住新的風口再度崛起,但由于宏觀經濟環境的持續嚴峻,行業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大量企業黯然離場,發展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環境如此惡劣,強敵依然環伺。頭部企業宗申、福田、隆鑫已是一騎絕塵,大江、海寶之流后來居上,勢頭正盛,加上不少中小企業懷揣“價格戰”的心思瘋狂攪局,身為老牌勁旅的力之星,既要奮起直追,努力縮短與TOP3企業之間的差距,又要與大量新興、中小企業展開“貼身肉搏”,守住終端市場,競爭壓力巨大。
對于力之星自身而言,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這家曾經締造行業輝煌歷史的“帶頭大哥”,發展并不盡如人意,相比其他企業快馬加鞭式的統籌布局,力之星的腳步似乎十分沉重,盡管坐擁河南、山東兩大傳統市場的龐大消費群體,但在南下與西行的進軍征途中,是落后于其他競爭對手的,同時,由于內部產業冗雜,缺乏明確戰略目標與切實可行的規劃步驟,力之星過去幾年的發展更像是在以往基礎上的慣性前移,而并非新生動力的強勢推動。核心競爭力的逐漸衰退,讓力之星充滿焦慮。
焦慮并非駭人聽聞。國內三輪摩托車行業在過去三年里的整體產銷量已經從兩百萬輛跌落至一百萬輛——2016年產銷量為208.64萬輛和207.25萬輛,2017年產銷量205.22萬輛和204.76萬輛,2018年產銷量為161.08萬輛和161.51萬輛,比上年下降21.51%和21.12%,幾乎可以算是斷崖式下滑。下行壓力加大的宏觀經濟,嚴峻復雜的行業形勢,讓三輪車企業的生存環境愈發艱難。在頭部企業牢牢把持市場話語權,掌握最優質消費者資源的背景下,在中小企業或被迫轉向,或黯然離場,抑或沉迷價格戰的現狀下,夾在中間的企業處境往往十分微妙,跨出的每一步都很重要。
事實上,中國三輪車行業的“至暗時刻”已經來臨,對于志在逆勢崛起的力之星來說,這一點是必須確認的。那么,行業環境已是如此艱難,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市場影響力已不復當年的力之星應該如何擺正心態,正視并縮小差距?對于力之星而言,行業形勢動蕩究竟是危機的信號,還是反擊的號角?
力之星公司總經理 李慶
激烈變革
去年4月,李慶悄然無息空降力之星,出任總經理。
談到李慶,業內很多人都不陌生。這位行業著名的經理人擁有較強的資源整合能力與豐富的營銷實戰招式,尤其是在激發團隊活力和執行力方面有著獨樹一幟的方法。選擇李慶成為企業新發展時期的指揮官,是力之星向過往訣別,邁出第一步的嘗試。
“我花了三個小時的時間最終選擇來到力之星,但力之星的未來絕不是三個小時能夠描繪完成的。”在李慶看來,力之星想要實現脫胎換骨般的蛻變,就必須創新、顛覆,重構,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與進取的行動去迎接新常態下的行業挑戰。
激烈,是外界對于力之星近半年來變革的直觀印象。它讓許多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甚至撕裂,很多有別于以往的標準和要求相繼樹立,讓所有力之星人都能切身體會和參與其中。但對于一家正處于緩慢前行,缺乏強勁動力,且面臨復雜嚴峻行業形勢的企業來說,采取這樣強勢改革方式的恰當性是否會用力過度?
“改革想要達到預期效果,必然伴隨著顛覆與陣痛,或許處于成熟領先時期的力之星會更適合柔和低調的方式,但現在的力之星,更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做出最快的反應,競爭不等人。采用一種雷厲風行的方式不一定是壞事。”
話雖如此,但往往企業真正推行變革的時候,都會有一個艱難的過程。而這個阻力,正是來自于組織本身的慣性。只有讓推動力大于阻力,企業才能實現變革,才能繼續前進。力之星的組織慣性是什么?李慶直指:“思維慣性。”
2002年~2006年,力之星連續五年三輪車銷量名列全國第一,成績斐然,風頭正盛。強大的綜合實力,增長的整體銷量和良好的品牌形象讓力之星成為國內三輪車行業毋庸置疑的“領頭羊”,但在2010年后,河南、山東、江蘇等地企業相繼強勢崛起,抓住市場需求的風口,不斷蠶食和瓜分著原本屬于領軍者的市場份額,而此時,力之星并沒有意識到危機已經來臨,仍然相信并堅持過去的發展方式,盡管憑借著綜合實力與品牌口碑的基礎優勢,依然在北方市場保持著相對領先,但這種優勢已然逐步減少,直至最終消失。從2007年開始,宗申車輛就強勢崛起,一舉占據行業龍頭地位,福田、隆鑫以及一大批后來者紛紛搶灘登陸,斬獲頗豐,而沒有筑起“護城河”的力之星似乎只有招架之力,而難以反擊,到2015年前后,力之星已經掉下第一梯隊。在北方市場甚至河南本地,力之星都遭遇到巨大且艱難的挑戰。城頭變換大王旗。
銷量掉隊,企業內部同樣面臨著“組織老齡化”的問題:年輕人在整體員工的占比并不高。對于過去的車輛制造型企業來說,只要能擰扳手,就能干活,就能上生產線,畢竟彼時的三輪車生產方式還屬于手工作坊的草根階段,因此也集聚了大量的中老年勞動力。但隨著行業快速發展,科技創新能力逐漸成為衡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機器焊接臂、全自動生產流水線的相繼投入使用,讓更多企業把目光投向了轉型升級,這樣的趨勢決定了必須吸收新鮮血液,需要積極主動、思維開放、拼勁十足的年輕人加入,推動企業在勞動成本和發展思維上的轉變升級。但在過去幾年的轉型升級中,力之星對于人才引進、培訓體系的建設似乎并不重視,而更注重于銷量的反沖提升,想要迅速從低谷重回巔峰,重新掌控市場的話語權。在這樣的思想核心指引下,很多一線業務員迫于業績壓力,經常片面要求終端商家做促銷,上新品,搞活動,而不關心渠道與終端商家的內在需求和地區市場競爭態勢,造成了終端市場的低迷疲軟,側面也影響了銷量的提升。
力之星當務之急是重塑一支有戰斗力的團隊。“力之星到現在已經十六歲了,出現一些壞毛病,是正常的事,我們必須清楚這些毛病是怎么來的,如何去除掉這些毛病,才能繼續往下走。”
事實證明,李慶出任總經理只是改革的序幕。中、高層管理團隊在隨后一段時間里進行了前所未有的調整,無論是在執行團隊、機構部門,還是顧問委員會,都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篩選、調整、顛覆,重新集合優勢資源,確立共同認可的思想理念,形成可觀的即戰力與向心力。
早會永遠是李慶最為重視的環節。在他看來,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讓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執行和完成效率是每天工作的核心,而一次成功的早會,就能解決這些問題。
想要開好早會,必須要在內容上下功夫。簡單的布置工作、機械的匯報流程、干癟的情感注入,這都是大多數企業早會所存在的缺陷。但在力之星,早會不再是敷衍的“走過場”,而是真正地落到實處。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小組、每一位員工,既要根據每天工作需要,也要結合自身崗位實際,做出科學安排,組長、部門經理、管理層分層把關,科學部署,讓每天的工作簡約而不簡單,有序而不雜亂。這樣的早會不僅能夠讓員工清醒的明白每天的工作重心,抓住核心思路,更為企業長期的思想文化建設與團隊協作執行能力培養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窺一眼見全豹,當你每天清晨7點漫步在力之星工廠時,聽到的是整齊的步伐聲,看到的是精神抖擻的面孔。盡管只是一天工作中的短短半個小時,但也會讓你對這家企業充滿信心。
聚焦核心
逆勢反擊,力之星需要在嚴峻復雜的行業發展形勢中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一個方向。銷量?質量?品牌?還是服務?
在全新的管理團隊搭建完成與磨合優化后不久的2018年6月初,力之星開展了質量提升百日攻堅戰——以質量為起點,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創新技術配置,改善用戶體驗。質量與品牌兩手抓,兩手硬。
“質量等于生命,對于企業來講沒有了質量就沒有了市場,沒有市場就等于零,我們生產的產品它不僅僅承載著貨物,還承載著每一個消費者的人身安全,客戶滿意度和力之星的榮譽。”李慶對于產品質量有著獨特且堅定的認知。
此次行動,對于力之星是意義重大的,把嚴抓質量作為常態,讓員工時刻繃緊一條弦,從自己手中不流出任何不合格品,對自己負責,也對產品負責。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員工是全部參加的,所有部門嚴陣以待,制定出嚴格的執行和獎賞標準。從研發—生產—銷售—售后形成嚴密的體系,建立48小時內解決機制,在有效時間內快速反應并解決重大市場問題。
在十幾年的發展歷史中,力之星積累了豐富的制造技術與實操經驗,也建立了覆蓋全面的物流體系、供應鏈等強大的基礎配套產業,在產品品質標準執行與控制方面做到了國內領先,而此次選擇再次對產品質量進行提升完善,一方面反映出力之星在制造工藝上取得的創新進取,另一方面則表現出企業仍將把“質量”作為未來發展核心點的中心思路。為此,力之星還投入巨資,對企業的生產硬件設備和技術研發力量進行了大規模的調優升級,實現了制造水平的再一次跨越式提升。在目前行業形勢嚴峻,企業銀根緊縮的現狀下,花錢是必須具備勇氣的,而怎么花更考驗著企業的耐心與信心,力之星選擇在市場的轉折點花大錢,必然是有所針對的。
伴隨著下半年在樣板市場的穩中有進與新興市場的快速開拓,力之星掀起了一段猛烈的“秋季攻勢”,過硬的產品品質與得當的營銷戰略讓力之星的市場表現十分搶眼,令人側目。
2018年12月26日,主題為“聚力·變革”的河南力之星2019年營銷峰會在山城重慶盛大召開。年會離開了連續多年的舉辦地本部新鄉,選擇了近年來企業扎堆的山城重慶,背后表現出的是力之星對西南市場未來前景的看好,更是其發力西南,角逐西南的信心與決心。
會上,董事長李文彬一番“力之星做行業領導者的目標永遠不會變!”的話引起了在場激烈的歡呼與熱議。但想要繼續做領導者,力之星必須狠下功夫。在李慶看來,力之星必須從經營賦能——打造學習型團隊,擁有長久創新與價值創造能力;聚焦定位——以聚焦產品、精準定位的方式創新產品,不斷引領市場需求;合縱連橫——推動資源整合,帶來全新商業價值理念;愿景與信心——在動蕩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堅守企業現階段變革,符合中長期發展利益等四個方面進行深度改革,才有機會迎頭趕上,后發制人。“2019年,力之星將堅持以頂層戰略推動企業變革,實現既定發展目標!”
可以說,建立起科學的生態發展模式,是聚力變革的力之星能否進一步完成蛻變的前提,也是此次力之星變革的重中之重。
一家真正意義上的領軍企業,其核心競爭力不僅限于產銷量上的一路高歌猛進,那只是水到渠成的表象,而在于自身發展模式的可持續性,不管行業形勢繁榮還是低迷,都能找到一條契合自身實際,適合宏觀環境的發展道路。既能在盛世中跨越,也能亂世中堅守,方為真正的強者。
今年1月,力之星銷量實現同比增長300%,于逆勢之下再現勃發英姿。
恢復增長
對于一家志在反擊,逆流而上的企業來說,沒有什么比銷量增長更令人興奮的事情了。
今年一季度,力之星營收同比增長35%,銷量同比上漲72%,人均產值同比上漲82%,開局爆發,取得相比往年同期更具說服力的銷量增長,對于處于變革時期的力之星來說,是一劑“強心針”,是比任何豪言壯語都來得更加簡單直接的切身感受。企業看到了成果,員工看到了希望,商家看到了利潤,當這條休戚與共的產業鏈上每一個環節都能享受到銷量增長帶來的紅利時,這條鏈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團結。
“力之星今年將在產品創新上繼續保持高投入,重質量,抓安全,希望為消費者出行提供更科學、更舒適的方式。”對于各項數據的可喜增長,李慶并未表現出太多激動,或許在他看來,這是聚力變革所必然達成的目標。
良好的市場反應讓力之星更加堅定了深化變革的決心。在短短幾個月時間里,相繼展開了“力之星購車季,免費暢游芭提雅”、“尋找力之星最美用戶”,“購車送保養、返現金”、“力之星助力春耕夏收”等一系列促銷活動,吸引了終端市場大量的關注目光,實打實的讓利優惠也讓很多消費者嘗到了甜頭。同時,力之星也在“苦修內力”,同盟山誓師大會、供應商座談會、媒體戰略合作研討會、制造中心拓展訓練、云夢山軍校論戰等各種形式的活動開展,讓整個力之星從管理層到普通員工都能在不斷的溝通學習中發散創新思維,實現自我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內外結合,動靜結合,讓力之星在開年之際奠定了堅實的增長基礎,并由此一直在上半年延續良好的上升態勢。
如果說過去幾年的力之星,是一家擁有輝煌發展歷史且綜合實力一流,但缺乏明確方向,且轉型步伐緩慢,頗有幾分步入晚年老者味道的企業,那么,在聚力變革后,力之星似乎挖掘出自身更多潛力與可能,你能從它身上看到更多求新求變的痕跡與趨勢,而當戰略清晰,布局提速,裂變也會隨之發生。
今年1月,彼時的力之星剛剛完成了銷量同比跨越式增長的壯舉,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競爭中打開局面,進入上升期。企業管理層卻在發問:力之星的未來在哪里?企業能做的僅僅就是簡單地賣車而并非其他更多?與十幾年前相比,力之星究竟還能在哪些領域做出顛覆與突破?
在李慶看來,如果僅僅只是追求銷量數字的增長,而缺乏對配套、渠道、終端、用戶等環節核心利益的扶持關懷,力之星未來發展的天花板依然是肉眼可見。這與企業“做行業標桿”的愿景并不匹配,力之星需要讓更多用戶、更多合作伙伴與其一起共生、共贏、發展。
因此,面對消費趨勢的升級轉向與市場競爭環境的愈發嚴酷,力之星的發展思路正從傳統的三輪車制造企業不斷向一家以服務為載體、布局更加多元化,打造生態閉環的理念上謀求轉變。“如今三輪車用戶的實際需求已經不滿足于僅擁有一輛三輪車,而是需要一個以三輪車為中心圍繞出行的整套服務,這包括體驗、渠道、產品等等一系列的配套解決方案。”環視國內三輪車行業,罕有企業將轉型升級方向定為生態模式的打造,這對于企業的綜合實力與持續耐心是極大的考驗,且最終效果仍然存疑。但力之星還是義無反顧的走上了這條充滿艱辛的道路,因為它知道,與其感慨路難行,不如馬上出發。
而從今年上半年力之星公布的數據中我們也看到了:營收增長32%、銷量同比增長29%以及人均產值增長100%。在宏觀經濟下行,市場環境嚴峻,企業競爭激烈的背景下,這樣的增長顯得格外醒目。
四梁八柱
這一次被定義為攸關企業前途命運的變革轉型,將力之星從失速掉隊的邊緣拉回正軌,而現在正向“打造生態閉環模式”的目標快速進發,也就是說,力之星在未來不僅要注重于產銷量的穩定提升,還要以平臺化為契機,為這個生態模式的每個參與者帶來發展的機遇。
這是一道難題,但力之星似乎找到了解決辦法。
“未來三年,力之星將在戰略統籌下實現企業的自我變革,持續發展以‘四梁八柱’子戰略體系,作為實現‘星戰略’目標的支撐系統,同時通過基礎層、管理層、運營層的‘三輪驅動’使企業各系統同頻共振,變粗放型外延式擴大經營向集約型內涵式擴大經營轉變。”在今年7月中旬力之星召開的上半年經營分析暨下半年戰略部署大會上,李慶對力之星的未來發展定下基調。
什么是“四梁八柱”?四梁——星文化、星模式、星產品、星服務;八柱——人力資源戰略、信息化建設戰略、新品牽引戰略、營銷創新戰略、財務管理戰略、質量管理戰略和采購管理戰略。從頂層設計到基礎夯實,從骨架結構到血液肌肉,從內生動力到外部推力,力之星將所有攸關自身生存與發展的領域統統納入這一核心戰略中,可見企業對于生態閉環模式打造的不斷投入與良苦用心。這些領域的逐步完善提升,不僅將優化力之星在制造、產品、采購、服務等傳統層面的實力基礎,更將利用互聯網技術優勢,打通線上線下銷售瓶頸,形成多樣、延伸、便利的銷售渠道。
我們注意到,在今年6月22日召開的2019力之星商務慶典峰會上,力之星宣布于2019年6月12日通過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第320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從原來的二級目錄子品牌蛻變為行業一級目錄獨立品牌,成為行業為數不多的手持一級目錄資質的企業。同時設立啟明星管理學院與營銷云BBC管理平臺,攜手行業權威機構、國內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實現產、學、研的深度融合,為自身的提升,行業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做出積極探索,最終實現人才濟濟的嶄新局面。這些統籌布局,都印證出力之星想要快馬加鞭,在國內三輪車行業洗牌時期,整合優勢資源,尋求再次突破的決心。
變革是一項長期性的行動,需要三軍用命的執行與堅持,因此,力之星針對基礎層、管理層與運營層也提出了“三輪驅動”的針對性方針,希望通過對各個層級職能的科學劃分、目標的合理設置、能力的有效提升,全面深入配合“四梁八柱”核心戰略的落地實施,實現對企業未來藍圖規劃的有力助推。
“‘國Ⅳ’全面實施,對于力之星而言是一次機遇。我們將極力在細分市場擴展與消費場景打造以及新品研發上下足功夫,不斷提升和完善‘星文化’,以‘觸底反彈、西進北上、逐鹿中原、決勝新鄉’的營銷思路,推動‘星戰略’在下半年和未來更好的落地實施。”李慶腦海里,已經為力之星鋪好了一條高速發展的大道。
從創立到高光,再從挫折至變革,時至今日,力之星依然是中國三輪車行業中極具話語權的企業之一。盡管遭遇到市場嚴峻形勢的強烈沖擊,過去幾年的轉型升級速度較慢,效果不佳,但過硬的綜合實力背書與良好的品牌形象支撐,依然讓它挺了過來。而現在,正是吹響反擊號角的時刻。
“輝煌已然過去,現在的力之星具有高度的危機意識,充分認識到行業形勢的嚴峻性和市場競爭的殘酷性,不進則退必然被淘汰。我堅信,力之星的再度崛起,將會為中國三輪車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