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三輪車企業而言,剛剛過去的2017年可謂是形勢嚴峻、困難不斷的一年。外有宏觀經濟形勢下行業壓力與環保督查嚴苛管控,內有產銷量下滑,面臨增長瓶頸與行業轉型升級的客觀需求,多種因素影響讓整個市場疲態盡顯,缺乏強有力的刺激和推動,之所以每年發布《中國三輪車、新能源車白皮書》,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但“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大多數普通企業的生存現狀的確艱難,然而領軍企業的表現卻令人眼前一亮。金彭電動三輪車產銷量實現“十連冠”,宗申車輛摩三全年突破50萬輛,海寶40萬輛的銷量如愿蟬聯“篷車之王”……可以看到,盡管市場整體環境不容樂觀,競爭格局更趨白熱化,但領軍企業依然能夠保持穩定高速的發展態勢,不斷取得新的突破與成績。
這是為什么?剖析領軍企業的發展歷程,我們從中可以得出一句話:成于變化,死于僵化。
近年來,隨著時代變遷與行業轉型,許多曾經叱咤風云的老牌企業似乎都深陷“年老體衰”的困境,對于市場的反應降低,忽略轉型的要求,在追求“小富即安”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反而失去了積極進取的動力和熱情,最終在無情的競爭廝殺中淘汰出局。
他們死于安樂,死于僵化。
產品僵化。簡而言之就是技術儲備不足,研發速度與效率難以匹配當下發展,不敢大刀闊斧的改革,只是小修小補的殘喘,面對如今的市場競爭態勢自然落入下風。企業必須明白,產品是發展的基礎和生命線,沒有產品的優勢,再多、再宏偉的規劃和暢想都只是鏡花水月,紙上談兵。譬如當下火爆的篷車,強入宗申車輛這樣的龍頭企業,也絕不敢違背潮流而忽視不見。
結構僵化。大多數三輪車企業起步之初都只是手工作坊,盡管現在以企業形式存在和發展,但經營思想和內部結構卻未能與時俱進,還在原地踏步。這對于未來發展是極為不利的。隨著企業體量擴大,企業內部管理面臨繁多冗雜的牽絆,只有一心一意輕裝上陣,重點經營,才能夠轉型成功。
思想僵化。這是最重要、最核心的一點。從外部到內部,從戰略到終端,一切行為活動最終都是要靠人去落實執行。很多企業喜歡沉醉于過去的輝煌之中,躺在功勞簿上不思進取,或者偏執地繼續沿用過去的一套方法來應對當前的格局,這些都是思想落后最直接的表現,同時也是最危險的一點。因為一旦思想出現問題,壓上的卻是整個企業的未來。
宗申、金彭、海寶等領軍企業能夠走到今天,我們很難用三言兩語去剖析背后的原因,但我們清楚的一點是,它們理解變化、運用變化并堅持變化,用源源不斷的創新變化去保持優勢、擴大優勢,一直走在市場前列。
變則生,不變則亡。沒有一家企業能夠永遠傲立潮頭,也沒有一位企業家能夠永遠正確,在這個激烈競爭的時代,學會變化才是中國三輪車企業應該保持的科學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