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的大排摩托車市場可謂發展迅猛,每年的產銷量呈現大幅度的逆勢上漲。不僅本土企業大力轉型,奮力搶占這個新興的市場,國外的進口品牌也紛紛進軍中國,在這個領域大肆掘金。
不過,國內的大排市場也有著自己的特色。在國內,排量超過250mL的摩托車都可以統稱為大排,這與歐美地區動輒上千排量相比顯然有著明顯的不同,這自然是由于中國的摩托車發展環境所決定的。
過去許多年,國內的的主流車型都是125以下,甚至150摩托車也是近年來才廣泛流行。習慣了小排量的國內用戶,正在逐漸適應更大排量的產品。其中250到650排量的車型,正迎合了當前階段國內主流大排愛好者的消費需求。
所以,在錢江貝納利推出黃龍600和藍寶龍300后,備受消費者追捧。春風憑借國賓車的技術和口碑,在650排量產品上也受到了市場的好評。而豪爵的GW250更是風靡一時,創下了銷售奇跡,目前推出的GSX250和DL250還在延續著GW250的火熱。這些企業在本土大排的發展上,展現出了突飛猛進的態勢。
從市場定位上說,目前本土企業的大排產品大多在5萬元以下,更多的滿足國內消費者的入門級需求,讓用戶可以用最具性價比的產品體驗大排產品。相比之下,洋大排的定位則要高端得多。哈雷、寶馬、杜卡迪等品牌的車型在國內大多十幾萬到幾十萬,在排量上也相對較大。
可以發現,在目前的階段,洋大排與本土大排的消費群體定位有著明顯的區別。不過,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消費群體也在不斷變化,將會追求更加豐富的大排產品種類。
一方面,本土企業正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開發更大排量以及多缸的發動機產品。另一方面,洋大排也在努力適應國內市場,在產品上不斷下沉,以占據更大的市場區間。因此,隨著這個市場的發展,本土大排與洋大排之間的競爭將是大勢所趨。
實際上,目前的洋大排也處于自身的轉型之中。哈雷等傳統高端品牌,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市場的份額正在逐漸下滑,這也倒逼這些品牌把戰略重點轉移到新興的東南亞以及中國市場。
在這個洋大排處于危機與轉型的時間節點,對于本土企業來說,也可以說是一個迅速發展的機遇。與洋大排相比,本土企業的優勢在于更高的性價比,以及更理解本土用戶的消費需求。這也給本土企業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通過搶占市場,進而提升技術水平,形成自身的良性發展。
不可否認,目前本土企業在大排領域的技術實力還遠遠不夠,尤其是在重型摩托車方面,本土企業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市場的發展千變萬化,說到底,技術才是未來競爭的根本。對本土企業來說,理應把握機遇,努力提升產品與技術實力,在未來的大排市場與國外品牌一爭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