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行業發展整體的不景氣,嘉陵的發展也是走得步履維艱。2016年,嘉陵發布公告,股東擬通過公開征集方式協議轉讓所持中國嘉陵全部股權。2017年6月29日嘉陵收到法院傳票,重慶建工因工程合同糾紛起訴嘉陵,本案將于2017年7月28日開庭審理。連續兩年,嘉陵每年都發生了足以轟動行業的負面新聞,品牌美譽度受傷不少,摩托車逐漸淡出嘉陵主營業務也是不爭的事實。
輝煌篇章回顧過往,很長一段時間內“嘉陵”都是摩托車的代名詞。1979年9月15日,在一無技術資料圖紙,二無專用設備,三無原材料的情況下,僅用四個半月的時間,嘉陵第一輛“爭氣車”組裝成功,首輛中國民用摩托業就此誕生了!當年的國慶,這5輛嘉陵CJ50型摩托車在天安門繞場騎行引發了全國轟動,到年底前試生產的55輛更被北京市民一搶而空。
1980年嘉陵生產CJ50型摩托車2500輛,陸續投放北京、成都、上海、重慶等市場,引起了強烈反響,不久,中國大地上便刮起了“嘉陵旋風”,嘉陵摩托車馳騁在中國城鄉。作為中國民用摩托車的開山鼻祖,嘉陵CJ50帶領著中國由自行車王國進入了摩托車時代,起到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伴隨著首輛民用摩托車的誕生,嘉陵從此走上了一條成功的“軍民結合”之路。80年代,嘉陵憑自身實力,與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車生產企業--日本本田公司開展技術合作,奠定了自己在國內摩托車行業技術領先的地位,然后以前瞻的眼光在國內首創摩托車經濟聯合體,壯大經濟實力,上檔次上規模,迅速占領全國摩托車市場的半壁河山,并組建中國嘉陵集團。
由盛轉衰新世紀前的二十年,是嘉陵最輝煌的二十年,那是的嘉陵是值得回憶和稱贊的,它生產的一代經典車型如今仍然被許多車迷們津津樂道。而90年代后期,嘉陵逐漸被由張家嶺率領的輕騎集團超越,退下行業第一的寶座。2000年以后,大長江、錢江、隆鑫、力帆、宗申等合資企業和民營企業憑借先進靈活的管理機制走向行業前列,嘉陵等摩托車國企逐漸走向衰弱。
1995年10月,“中國嘉陵”股票在上海交易所上市,開盤價23.23元
落后的管理機制、沉重的負擔可以說是嘉陵走向衰落的主因。企業還一窮二白時,可以團結一心,不計較個人利益的去發展企業。當企業做大時,國企機制就成為了一種制約。偌大的名頭,使得嘉陵成為一個鍍金圣地,做大政績、做響名聲成了首要任務,企業的發展反而退居次位。國企落后的管理體制,人才任用上的不合理,造成了嘉陵一大批骨干人才的憤然離去。很快,嘉陵便被一大批迅速崛起的民營企業迎頭趕上。當然,處于當時的歷史環境,國企想超凡脫俗,像民營企業一樣經營也是不實際的。
轉型升級2010年6月,嘉陵特裝公司和民品嘉陵股份公司實施“五分開”,實行獨立運行,從此結束了嘉陵“一套班子兩個企業”并行的歷史,由此開啟了打造“升級版嘉陵”、重塑“中國嘉陵輝煌”的新征程。依靠百年軍工和軍民融合的強大基礎和歷史沉淀,這一次,嘉陵實施的是全面的“軍民融合”戰略。嘉陵JH600BJ邊三輪摩托車、JH600型摩托雪橇、某型輕型全地形車等系列特種產品的面世,為公司全面實施“軍民融合”戰略,走“軍民融合”道路奠定了堅實基礎。
嘉陵的輝煌與落寞,痛苦與掙扎,有著國企發展的歷史弊病,我們為一個百年品牌的落寞而惋惜。我們希望這個百年品牌能依然活躍在摩托車舞臺上,但嘉陵不能指望著依靠摩迷們的一腔情懷就想重新奪回失去的寶座。這也警示著還在奮進中的中國民營摩托車企業。對嘉陵,我們不缺情懷,對民族品牌,我們也不缺情懷,我們比任何人都希望中國摩托車工業能夠發展壯大,中國摩托車品牌能享譽世界。但僅僅靠著情懷,我們永遠不可能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取勝。談情懷之前,不如讓我們先搞搞技術和品質,技術和品質提上去了,還怕沒有情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