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摩托車新用戶的成倍增加,我國摩托車業內出現一個“怪圈”——“座高”一詞的曝光量前所未有地高漲。無論是媒體和廠家的宣傳還是摩托車用戶之間在選擇或談論一款摩托車產品時,都不約而同地出現一個重要論點:車輛座高數據、雙腳可以同時著地、身高多少的騎上以后無壓力等等。
產品方面,一款MINIBIKE或美式巡航車,擁有較低的座高,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可是部分國內的廠家在設計一款旅行車甚至ADV(探險車)時都將低座高納入到該產品設計訴求中,眾媒體也對其高調推廣,這著實令人感覺尷尬。不過這也很容易理解——用戶的需求就是產品的方向。
“座高”和所謂的性價比、氣缸數量、排氣聲浪等成為部分廠家或媒體對產品推廣宣傳和摩托車用戶與用戶之間評價一款摩托車異常重要的“硬性指標”。更有甚者,座高數據成為摩友(初級用戶居多)選擇一款摩托車的首要參考數據。
產品方面,一款MINIBIKE或美式巡航車,擁有較低的座高,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可是部分國內的廠家在設計一款旅行車甚至ADV(探險車)時都將低座高納入到該產品設計訴求中,眾媒體也對其高調推廣,這著實令人感覺尷尬。不過這也很容易理解——用戶的需求就是產品的方向。
首先,筆者不對這種現象做出對或錯認定,個人認為只有在摩托車駕駛技術和用車意識普及推廣不到位的國家,座高才可能成為談論一款摩托車的“硬性指標”。但是這不是摩托車用戶的認知問題,只能說明我們國家摩托車行業在各個層面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
縱觀摩托車發達國家的媒體報道,在評測和介紹一款摩托車時很少將座高推到像我們這么重要的高度,難道是他們對此項數據不夠重視嗎?難道他們用戶腿都足夠長嗎?難道他們不懂得用戶的所求嗎?未必盡然吧。
那么有什么理由將座高擺到一個如此之高的地位呢?原因不外乎一個:用戶的恐懼心理。這怎么講?
一個剛剛步入摩托車殿堂的用戶,需要不斷地經過良好的、系統的教育,通過學習和鍛煉成長為一名成熟的騎士。而我們國家摩托車相關教育不論從廣度還是深度層面上講都是非常薄弱的,大家獲取正確資訊的途徑也相對較少(請注意是正確的)。
大部分還是停留在以下階段:一、“摩托車是熟練工種,騎久了就好了”的經驗論;二、摩友間盲目的口口相傳;三、自我以為和自我感覺。綜上所述,在每個初級用戶的心里將會形成一種心理暗示:“雙腳不著地,心里就不踏實”的騎行認知。
一個剛剛步入摩托車殿堂的用戶,需要不斷地經過良好的、系統的教育,通過學習和鍛煉成長為一名成熟的騎士。而我們國家摩托車相關教育不論從廣度還是深度層面上講都是非常薄弱的,大家獲取正確資訊的途徑也相對較少(請注意是正確的)。
大部分還是停留在以下階段:一、“摩托車是熟練工種,騎久了就好了”的經驗論;二、摩友間盲目的口口相傳;三、自我以為和自我感覺。綜上所述,在每個初級用戶的心里將會形成一種心理暗示:“雙腳不著地,心里就不踏實”的騎行認知。
大家見過四腳架嗎?眾所周知三點固定最為穩固。感覺上雙腳同時著地很穩固,但是摩托車行駛的動態慣性不是僅僅依靠腳的支撐所能承受的。遇到情況第一反應應當做的是如何讓車輛盡量保持平衡,而不是在第一時間去想用腳去支撐。即使需要支撐也應當是身體重心轉移后的內側單腿支撐。
所以,座高多少和雙腳能否同時著地不應當成為一種“硬性指標”,至少不應該被抬到當下如此之重的討論高度。
“座高”這一怪圈的形成歸結于:用戶需求影響廠家設計,廠家設計影響媒體推廣,媒體推廣影響新用戶認知。但是不能將此現象歸于廠家、媒體甚至是用戶,因為它的產生是由于一個大環境所導致的。我們應當從各個角度重新正確地認知“坐高”,重新正確地認知摩托車騎行知識,重新正確地認知摩托車這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