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有人一聽到國企二字就上去罵,好像國企就相當于壟斷行業一樣,但是中國摩托車行業卻并不是,摩托車行業不僅不是壟斷,還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既有宗申、力帆、興隆等民企,也有哈雷、杜卡迪、雅馬哈等等外企合資。如果說摩托車是像電信、移動那樣的沒得選擇,那的確是壟斷,應該罵。但事實上不管是民企、國企、合資還是、外資,可選擇的品牌非常多,何來壟斷一說?
批判摩托車國企也要講究事實,摩托車國企也在用心做產品,在摩托車市場競爭中,是要用產品競爭的,而不是國企的名頭競爭,所以沒有什么先天優勢。相反國企品牌的市場競爭力是不如本田、雅馬哈等世界品牌,品牌影響力不如本田、雅馬哈。這意味著國企摩托車想要在同檔次的摩托車市場殺出一條血路,必須在價格上占優勢,這是國企的真實狀況,更是我國摩托車行業的現狀。
另外對比國企摩托車不能以偏概全,比如只選擇國企的某一個低端產品的某一個型號,大肆渲染,要知道任何大品牌本身都有分高中低檔的,這是品牌本身的一種營銷策略,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的覆蓋到客戶,而并不是它的質量不好。要比較,就要拿國企摩托的主推產品,再合資品牌的相同檔次的產品,從各個參數,如設計、技術、性能、外觀、耐用、舒適度等方面來比較,用全方位的測評給國企一個公平的評價,而不是落井下石。
其實這些年,不只是摩托車國企不好過,外資品牌和國內民企品牌也不好過,在機車領域享有盛譽的哈雷摩托也在2015年出現了大裁員的情況,機車銷量一度下滑,但即使是這樣,哈雷機車還是通過騎高超的營銷方法通過民間賽事,政府間合作等等,擁有巨大的銷量,其一家利潤就足以匹敵中國整個摩托車行業的利潤。
當下需要做的,并不是爭論摩托車車企誰來背鍋,重要的是該如何提高自身品牌影響力和自主研發實力,通過多方面的發力,如政府間的合作推廣品牌,提高摩企的利潤,只有摩企利潤上來了,摩托車產業才能健康發展,摩企才能最終走向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