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嘉陵摩托讓國人出盡了風頭,1995年時的銷售收入已達46.53億元,出口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14年后,嘉陵摩托變賣資產,面臨退市。
5月3日,中國嘉陵(600877.SH)正式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嘉陵”。在此之前,嘉陵摩托嘗試通過變賣資產扭虧為盈,將股權全部轉讓,卻也無力扭轉虧式。
摩托車行業正在變遷,而嘉陵摩托似乎缺少了變革的能力。嘉陵是如何登上摩托車行業的巔峰?又是如何從神壇上跌落?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上圖可以看到,曾經的摩托車王者嘉陵,已經完全被擠出了國內銷量排行榜的前十。
民族第一品牌的誕生
當年,一輛嘉陵摩托標價1000元時,我國城鎮工人的月收入還在100元上下浮動。
在過去的14年里,嘉陵都還是中國產銷量第一的摩托車企業。
1978年改革開放,江南制造總局旗下的嘉陵開始從軍工用品轉向摩托車制造。當時,全國上下見過摩托車長什么樣的人都沒有幾個,甚至連嘉陵公司的人都沒聽過這個名詞。
在這種情況下,嘉陵自然也造不出摩托車來,只能向國外“偷師”。于是,嘉陵就從日本帶回來了3輛本田摩托車,把它們一輛輛拆開、研究。
在沒有技術、沒有材料、也沒有設備的情況下也只能硬著頭皮模仿,有些精密零件,比如發動機活塞,只能靠工匠用手工一點一點磨出來;塑料、橡膠跟不上,職工就把自己的舊涼鞋拿來做原料。
一年后,嘉陵搬出了讓國人出盡風頭、讓日本本田公司目瞪口呆的摩托車CJ50,本田沒有任何技術人員跳槽到嘉陵,他們想不到中國人是怎么造出和本田摩托車這么相似的產品。
本田公司來到中國向嘉陵“興師問罪”,嘉陵卻邀請本田一起享用中國摩托車市場的蛋糕。于是,本田成了嘉陵的合作伙伴,1981年嘉陵廠與本田簽署技術合作合同,由“偷師”日本變成了正式“拜師”。
沒多久,CJ50的升級版CJ70橫空出世。那個年代,誰家有輛嘉陵CJ70摩托車,就有了財富和地位的象征。從這時起,嘉陵摩托稱霸中國摩托市場長達14年。
1995年,嘉陵到達了巔峰時期,其摩托產品出口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收入達46.53億元。同年,中國嘉陵在上交所掛牌上市,開始做大蛋糕。
這時的嘉陵開始著眼下一階段的輝煌,誰能想到等著它的卻是兵敗如山倒。
真的要和嘉陵說再見了嗎?
中國嘉陵上市時的開盤價是23.23元/股,截止今年5月15日,其股價僅剩5.80元。
根據股票上市規則,公司經營連續三年虧損,將在證券簡稱上加“*ST”,給予退市預警。
從2006年至現今的10年間,年虧損成為家常便飯,一虧就是幾個億。在中國嘉陵今年最近(2017年4月29日)公布的2016年報中,公司虧損3.08億元。經過3年虧損,中國嘉陵終于于5月3日正式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將變更為“*ST嘉陵”。
嘉陵也曾掙扎過,2016年3月15日傳出消息,其母公司中國南方工業集團(即中國兵裝)擬通過公開征集方式協議轉讓所持中國嘉陵全部股權。然而此次變賣資產的行為也無力將嘉陵從虧損的泥潭中拉出來。
曾經那個中國第一摩托車的品牌,始終逃不出傳統摩托車市場的衰落。其實除了嘉陵,這些年國內摩托車企業都不好過,另外兩家摩托車上市公司ST錢江和林海股份,也岌岌可危。
ST錢江在2016年變賣旗下公司股權才得以扭虧為盈,而唯一做到盈利林海股份,僅有200萬元左右的凈利潤。
中國雖然摩托車產銷量第一,卻是世界上唯一個禁摩的國家,目前中國超過200個城市出臺了限摩令。再加上汽車越來越便宜,摩托行業愈加尷尬。
但是仍有后起之秀在如此的背景下追趕了上來,珠峰摩托等走中國高端摩托車路線,瀟灑木蘭等搶入女性榻板市場,小太陽等將自行車與摩托車結合,推出了電動自行車。
對比國外巨頭哈雷摩托,也曾兩度瀕臨破產,然而今天的哈雷摩托,不僅成為全球知名的品牌,每輛售價比普通轎車還要貴。
在創新動力不足、無力脫胎換骨的狀態下,嘉陵正在由曾經的光芒萬丈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