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車、共享單車這兩個詞如今正輪番轟炸著我們的眼球。那么,共享摩托呢?汽車和單車都有了,共享摩托車的事情怎么沒人提呢?
筆者查詢了一番,國內雖然沒有共享摩托,但在美國和德國,已經開始了共享摩托的業務,并且都是從今年開始正式運營。不過,它們的共享價格比較高,目前的范圍覆蓋也不是很大。
先說美國,美國的共享單車由RidersShare平臺運營,他們對于駕駛者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德國的共享摩托由我國臺灣的Gogoro公司在運營,該公司提供的摩托其實就是我們國內所說的如小綿羊這種電瓶車,只是技術更加高級,但是他們對時速進行了很大限制。
在運營模式上,美國采用提供共享平臺,由出租人將自己的摩托注冊進平臺,用于出租;德國采取的運營模式,則和國內的共享單車差不多,不過這個共享摩托的制造維護費用,比共享單車高數倍。據了解,由于每輛這種共享摩托高達2萬多元人民幣的制造費用,目前僅提供了1000輛在市面上運營。
共享單車的使用人群,基本是屬于無要求門檻,而開共享摩托,你至少需要駕照吧,這就限制死了使用群體。像滴滴一樣配司機?這不就成了黑摩的了嗎?
第四,運營模式
如果共享摩托采用共享單車的運營模式,那么,光是看看共享單車的損耗率,再聯想到共享摩托,可能投資者都會被嚇倒一片。如果采用美國共享摩托的平臺模式,摩托提供群體也成為問題,要知道,國內的不少摩托車可是沒有牌照的啊。但是,這至少比共享單車模式靠譜。
最后,共享摩托的保險問題
很多保險公司處于自身利益考慮,不愿意給摩托辦理保險,最多只給保交強險。這無形中對中意發展共享摩托的公司增加了一道法律風險,也讓公司需要提前準備一筆事故保證金。
目前來看,“共享摩托”這個概念在國內不太現實。如果要發展共享摩托,應該選擇摩托車行駛環境較為寬松,摩托車產業較為有影響力的地方試行,例如重慶、江門。
筆者查詢了一番,國內雖然沒有共享摩托,但在美國和德國,已經開始了共享摩托的業務,并且都是從今年開始正式運營。不過,它們的共享價格比較高,目前的范圍覆蓋也不是很大。
先說美國,美國的共享單車由RidersShare平臺運營,他們對于駕駛者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德國的共享摩托由我國臺灣的Gogoro公司在運營,該公司提供的摩托其實就是我們國內所說的如小綿羊這種電瓶車,只是技術更加高級,但是他們對時速進行了很大限制。
在運營模式上,美國采用提供共享平臺,由出租人將自己的摩托注冊進平臺,用于出租;德國采取的運營模式,則和國內的共享單車差不多,不過這個共享摩托的制造維護費用,比共享單車高數倍。據了解,由于每輛這種共享摩托高達2萬多元人民幣的制造費用,目前僅提供了1000輛在市面上運營。
將話題放回國內,在國內如此善于學習衍生的“共享經濟商”,怎么就忽略了共享摩托這個東西?這只能從政策、投入、市場、運營等方面來尋找原因,因為國內的共享經濟市場,目前還是處于非理性狀態。
首先,從政策上來講國內多地都出臺了限摩令,對于小綿羊之類電瓶車,也有地方進行了限制。出臺這些政策的原因,相關方面解釋為,第一是摩托和電瓶車非常不安全;第二是它們擾亂交通秩序,造成交通擁堵;第三則是摩托污染很大,而電瓶車則被很多人肆意改裝調速。多地采取的限制政策,讓共享摩托在我國的生存空間相比共享汽車、共享單車狹窄了很多。
第二,從資金投入上來講我們以共享汽車和共享單車作為標本來參照,共享單車明顯被更多的人議論,規模發展和加入的運營商也比共享汽車更大更多。探究這深層次因素,是因為共享單車的各項成本,本身就比共享汽車低,同樣的錢,共享單車可以鋪設更大的空間。至于共享摩托的資金投入問題,也就陷入了共享汽車和單車的夾心層。
第三,從各自的市場層面來說共享單車的使用人群,基本是屬于無要求門檻,而開共享摩托,你至少需要駕照吧,這就限制死了使用群體。像滴滴一樣配司機?這不就成了黑摩的了嗎?
第四,運營模式
如果共享摩托采用共享單車的運營模式,那么,光是看看共享單車的損耗率,再聯想到共享摩托,可能投資者都會被嚇倒一片。如果采用美國共享摩托的平臺模式,摩托提供群體也成為問題,要知道,國內的不少摩托車可是沒有牌照的啊。但是,這至少比共享單車模式靠譜。
最后,共享摩托的保險問題
很多保險公司處于自身利益考慮,不愿意給摩托辦理保險,最多只給保交強險。這無形中對中意發展共享摩托的公司增加了一道法律風險,也讓公司需要提前準備一筆事故保證金。
目前來看,“共享摩托”這個概念在國內不太現實。如果要發展共享摩托,應該選擇摩托車行駛環境較為寬松,摩托車產業較為有影響力的地方試行,例如重慶、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