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們似乎是缺乏工匠精神的,粗制濫造的“差不多”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但其實我們是不乏工匠精神,缺乏的是尊重“工匠價值”。“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這話影響了數千年中國人的價值觀,以至于今天仍然是月入過萬的技術藍領不被社會所尊崇,而當瑣碎煎熬的小白領卻很受用。
我們已經慣于商人般精于算計,好走捷徑成了秉持的行為標準。而對“工匠價值”和勞動尊嚴,卻普遍缺乏真正認同。有一篇文章是這樣傾訴我們的摩托維修工匠:作為奮戰在一線的摩托車維修工,大多沒有高學歷,沒背景,默默無聞,工作條件相對艱苦,而且大多數都是勤勞工作,揮灑汗水,希望通過自己誠實努力的工作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可是我們骨感的現實卻在另一個不一樣的現實里就變成了豐滿:一個叫馬修·克勞福德的47歲的汽車修理工在美國開了一間摩托車修理店,一干就是10年。這位汽車修理工曾經是一名政治哲學博士,在純智力勞動的智庫工作。
他甚至寫了一本讓錘子手機羅永浩大力推薦的《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來讓更多人確信他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馬修的目的就是要修正人們對知識性工作和技術性工作的錯誤看法:擁有技術的人太少了,我們對于“知識性工作”和技術工作有著錯誤的認識,如果一份工作很臟,那么人們就會輕易的認為這份工作很傻。
但事實是,技術工需要做的思考真的非常多,這也是為什么他們的收入比較高的原因。而許多辦公室的工作讓人越來越笨,這是其收入低的原因,盡管要得到這份工作需要大學學歷。
馬修實際上想表達的就是工匠精神。他是這樣說的:工匠精神簡單的說就是自愿把事情做好,因為這代表一種榮譽。即使沒能做好,也會感到憎惡和恥辱。
他說北京北海公園胡同遇到一位自行車修理師傅:“他看起來自信滿滿,基本不說話,好像根本沒有必要去推銷自己的服務,不用穿著統一的制服,用不著滿嘴廢話”。他充滿敬意認為,這個看似不被人重視的中國修車師傅卻啟發人們重新思考生命的真諦。
雖然太多的人還是不愿意去做個苦逼的工匠,更愿意到寫字樓里做個白領。我們的這個社會,就是這么緊張,這么神經,所有的人都在追求成功,渴望一份光彩的工作。
但是有些工作雖然表面上不那么耀眼,卻能給你一份成就感,這就是默默的工匠,并陪同那讓人尊敬的工匠精神——對細節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對精品有著執著的堅持和追求,把品質從99%提高到99.99%,其利雖微,卻長久造福于世。而這就需要我們的社會公眾,我們的行業意識到,必須擯棄傳統糟粕觀念,尊重勞動和勞動者,首先做到實現“工匠價值”,才能讓“工匠精神”贏得世人的尊重,才能讓我們的摩托維修工少一些謀生的無奈,多一些從業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