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汽車一樣,摩托車的誕生距今已超百年,其制造水平當然也在不斷提升,同時,人們對于摩托的騎行技術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今時今日我們在摩托車比賽中習慣看到的側掛磨膝過彎技術,其實是誕生在1970年代末的GP賽場上。
MotoGP賽事起源于歐洲,也長期被歐洲車手壟斷,哪怕是今天,MotoGP也是這樣的情況,參賽車手當中大部分來自歐洲。自從本賽季Nicky Hayden轉戰(zhàn)WSBK,MotoGP現(xiàn)在已經是一個美國車手都沒有,但是用磨膝過彎把該賽事帶進新一個境界的,卻正正是一個美國人。他就是GP史上第一位來自美利堅的世界冠軍——肯尼·羅伯茨(Kenny Roberts)。
肯尼·羅伯茨1951年出生于加州,他首先是在美國本土的泥地賽事和公路賽事里聲名鵲起,然后在1978年,雅馬哈美國總代理把羅伯茨送去歐洲參加GP500賽事。當時圈內人對這位“外來者”毫不看好,認為他至少需要打一年醬油來熟悉歐洲的賽道,鈴木車手、前兩屆總冠軍巴里·西尼(Barry Sheene)更是直言他“毫無威脅”。本來對歐洲賽場不太感冒的羅伯茨卻激起斗志,同時參加了GP250、GP500和Formula 750三項賽事,其中參加GP250,F(xiàn)ormula 750目的是更快地熟悉賽道。
在2009年的一場活動里,當時已經58歲的“Kenny King”還能如此瀟灑地駕駛著他當年同款的雅馬哈TZ750賽車向觀眾表演他的過彎技術。
在前兩站的GP500賽事中,肯尼·羅伯茨因為賽車的問題而未能獲得理想名次,但已經展示出強大的競爭力。隨后在奧地利、法國和意大利三戰(zhàn)賽事里取得連勝,接下來的荷蘭站和比利時站亦收獲了亞軍,領跑積分榜。在瑞典站,羅伯茨在GP250的練習里摔車受傷,巴里·西尼借機將積分拉近。不過在德國紐伯格林的收官戰(zhàn)當中,羅伯茨收獲季軍,西尼僅得第四,于是乎這位“美國菜鳥”讓人大跌眼鏡地成為了1978年GP500年度總冠軍。
肯尼·羅伯茨對MotoGP的影響,除了1978、1979、1980連續(xù)三年GP500賽車的稱霸之外,更深遠的就是他帶來的全新過彎方式。那個時期的摩托車大多屬于動力凌駕在車架與輪胎的性能之上,車手們的習慣是以高速入彎,盡可能遲地剎車,然后務求以最穩(wěn)定的方式通過彎道。肯尼·羅伯茨卻逆其道而行之,很早剎車,然后很早打開油門,后輪突破抓地力,以泥地比賽那樣的“滑胎”方式過彎。于是,盡管剎車比對手們早,但他在彎中以及出彎的速度則要快很多,從而拋離對手。
更重要的,是他參考了自己在泥地比賽中身體往內側移動輔助過彎的方法。在GP500比賽中,羅伯茨過彎時把內側腿張開,同時身體掛出車身之外。由于車身過彎時的傾角會讓他的膝蓋磨到地面,羅伯茨在膝蓋處綁上了厚厚的牛皮膠布以免把皮褲磨穿。在羅伯茨獲得令人吃驚的成績之后,所有GP車手都開始采用他這種“磨膝過彎”的方式,今時今日我們在賽車服上看到的膝蓋滑行塊,就是起源于當年羅伯茨腿上的牛皮膠帶。
現(xiàn)在賽車服必備的膝蓋滑塊起源于肯尼·羅伯茨當年的小發(fā)明
除了磨膝技術,肯尼·羅伯茨的滑胎過彎方式能令當時的賽車更快地過彎,于是乎,從1983至1999年,每一位GP500總冠軍都是有泥地比賽背景的車手。另外,他還是美國摩托車運動的重要推進者,正是在他的推廣之下,1988年FIM首次把美國列入MotoGP的賽歷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