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摩托車不會在中國大陸消失,依然有千千萬萬的人需要它,或代步、或娛樂、或旅行。這一年,摩托車行業也發生著許多令人欣喜的改變。
摩友圈如火如荼
在以往的印象中,摩托車年會似乎只有歐美等發達國家才有,我們的摩友如隔岸觀火,心里癢癢的都是別人的份。近年來,各地的摩托車年會似火如荼,讓人耳目一新。一般舉辦單位是各種自發而成的摩友俱樂部或者網站機構,移動互聯網興起后,摩友們不再孤軍作戰,微信、陌陌、QQ、貼吧、微博等讓他們形成了自稱體系的摩友圈子,禁摩完全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生存和發展,前言意識敏銳的摩托車企業早就聞到了它們的商機在哪里了,廣告贊助這些活動讓它們得到了更加及時的滋潤,如魚得水。所謂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摩友們自得其樂,畢竟只有商業和文化才可以讓這種活動走得更長遠長久。
公益活動不斷,為摩托正名
摩托車公益活動也是一個重要的方向,記得廣州電視臺早在15年初就報道了禁摩廣州的重機摩友遠跑韶關,探訪當地抗日老兵的活動。摩托車公益極大程度地扭轉了人們對飆車黨的形象,摩托車一樣可以充滿正能量,絕對不是那種被麻黑的“五類車”,不是呼嘯而過的馬路殺手。也許摩托車公益更加貼近鄉村和邊緣人士的生活,比汽車更加接近地氣。
摩托賽事悄然興起
摩托車賽事也是一種復興的文化力量,在珠三角、珠海三水和清遠等地方,有固定的大型摩托車比賽場所,每年都有好幾輪聲勢浩大的摩托車賽事,吸引全國不同地方的摩友來參加交流,摩托車贊助商也云集這些地方做廣告,這些都賦予了摩托車個性化生產和改裝的標簽,通過這樣的賽事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和參與摩托車運動。
改裝成新寵
像摩托車收藏和摩托車改裝也逐漸發展成自己獨特的文化圈,復古摩托車成為這幾年關注的熱點,二手摩托車不再是被單純當垃圾處理,城市禁摩遺留下很多廢舊摩托車,國外的一些垃圾也涌進來,碣石這個小鎮也在圈內有很大的名聲,一些摩友花3000元買部摩托車,可能會花1萬元來改裝它。我相信未來5年,是摩托車收藏和改裝最佳的發展時機,而這種文化運動是從北上廣等文化底蘊比較雄厚的地方發起的,自上而下。
摩旅大熱
摩旅文化早就成為熱點了,每年有很多摩友自發進西藏,QQ群和摩友論壇是他們交流和討論最多的場所,但是國內合適長途摩旅的摩托車還真不是太多,摩旅成了摩托車生產的最佳試驗場,很多廠家邀請摩旅人士幫他們測試他們的新品,這對改良摩托車可以帶來非常大的幫助。近郊摩旅可以讓他們結識更多附近的朋友,也會帶旺當地的飲食和一些文化用品的消費。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老年人也開始使用摩托車做為他們摩旅的重要工具,商家們應該考慮開發出更多適合他們的摩托車。也許更多的人加入摩旅是體驗他們“在路上”的人生禪修,厭倦城市生涯的人們在逃離都市,摩旅能給他們帶來更多實踐上的思考和磨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