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大排”時代真的已經來臨了嗎?答案肯定不是,看看調查數據就知道,每年的大排量市場變化都不大,不到2萬輛的銷量是“大排”的瓶頸。那么,企業的“大排”路還將繼續?還是只賺“眼球”,不問銷量?
二、中國市場大排的種類和市場現狀
國內的大排量摩托車市場可以簡單分為這么幾種類型:大貿進口車、小貿進口車、國產車、水車、各種二手車。
大貿進口車方面,近幾年品牌全面開花,現在幾乎國際上所有大品牌都已經進入國內市場(除某哈),并且進駐的車型也每年增多,并且隨著品牌之間的競爭加劇,降價也成為常態,20%以上的調價也不足為奇。早在2015年初,本田新貴CBR300R已經正式登陸國內市場了,今年還將有SWM、凱旋、某哈等品牌登場,國內車友面臨更多選擇。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全國的進口大貿車銷量連年翻番,不斷觸動既有市場的神經,你會發現,身邊不時的又多了一個大貿車主。
由于國內的3C認證制度,使得指定經銷商的操作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資金投入,辦理一個車型的大3C,大約需要半年的時間,費用也達數十萬,超長的時間和高昂的費用崔生了大批的小貿進口。這里既有小公司的小批量進口,也有品牌大貿店的個別低銷量車型,尤其是大貿車型的大3C辦理時間,給小貿車留出了足夠的銷售空間,所以各種新車型都是小貿先賣一陣子。現在車輛質量可靠,加上行駛里程很少,使得保修可有可無,小貿經營者也會提供自己的保修服務,是個不錯的選擇。
國產車廠商這幾年也進步很快,在進口車的劇烈沖擊下,國內的商人也終于明白高端摩托車的市場已經掛上二檔三檔,巨大的消費群體手持現款眼巴巴的盼著國產車能雄起一把。雖然黃龍600質量瑕疵不斷,雖然春風650只有兩個缸,雖然鑫源400是個單缸,雖然GW麗馳只有區區250cc,卻都賣的風生水起,讓其他廠家好不羨慕。相信今后會有更多大排量車型上市,國貨會更強,目前國內有200多家目錄廠家,未來可能只能剩下20-30家,怎么做就看各位老板了。
三、國產大排后勁十足,關鍵在于核心技術
摩托車排量的大小絕非發動機排量的差別,從200CC發展到600CC,絕不是把發動機缸體體積簡單增加兩倍,或把零件放大一倍,從原材料到零部件、從部件制造到整車裝配、從營銷到服務保證……都要進行全新的變革與再造。
其實技術問題也一直是中國摩托車產業的最大桎梏。不要說大排量,即使現在的125、250很多都是以日本及臺灣80、90年代的產品為基礎。就拿現在用的最多的125-150無級變速發動機來說,很多都是仿臺灣光陽的GY-6,125有擋很多在使用改良的CG-125,這是一種退化。摩托車的大排量發動機技術含量都非常高,不比國內一些高檔轎車的發動機差。
有權威人士分析:實際上,目前我們在核心零部件上的技術水平還沒有達到制造真正的“大排量”的水平,很多企業做單缸大排量發動機,結構件如油箱、汽缸頭等等和現在普通排量的摩托車相比并沒有太大的突破,而材料、精度等方面也需要更多的提高。
而另一個方面,很多人認為制約“大排量”的關鍵因素還是在于市場。因為在歐洲,摩托車主要是運動、休閑、娛樂的工具,但現在中國的摩托車主要還是用于代步,所以中小排量依舊比較適合。但事實證明,中國的車迷群體也并不在少數,缺乏的是真正愿意與他們溝通的企業。
而水車,眼見變了天,最近大部分經營者都慌了神,紛紛降價促銷,之前的繁榮一夜消失,不知所以。究其原因,一是國內法律法規越來越健全,對正規車需求加大;二是大貿車小貿車越來越多越來越便宜,三是國產車越來越好越來越有面,四是前兩者的二手車逐漸顯露功力,五是水車價格越來越高。
可以預見,未來的幾年,大小貿車將是高端車的主力,隨著東盟車輛的進入和可能的關稅減低,全面覆蓋的車型將滿足很多車手的需求,更多的競爭也會逐漸拉低整體售價;國產大排量慢慢走強,質量一定是日益提高,跟上發展的廠家和車型不斷增多,隨著時間遠去,會從進口車手里搶回更多的陣地。
四、誰在促進中國大排量摩托車的發展
不可否認,車迷的呼聲是大排量在中國時常風生水起的主要動力之一。但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在車迷群體這個客觀因素的背后,有著整個行業病體蹣跚的主觀因素。
前幾年國內市場上基本上還都是250CC以下的小排量摩托車,大排量摩托車鮮有人問津。近年來,由于禁摩政策影響,小排摩托車持續萎縮,整個市場同質化和低價惡性競爭,大排開始成為市場的焦點。
而在國際市場,幾年前中國企業的“黃金市場”都因為自己人打得頭破血流,而讓旁人得益,但究其根本還是在于自己的產品競爭力不夠。另據調查統計,目前中國出口到歐美市場的摩托車,很大一部分是兒童摩托。而歐美市場對超過400CC排量摩托車的年消費量超過50萬臺。現在日本的1000CC摩托,在歐洲市場價格在2-4萬美元一輛。而同樣的產品,中國制造出來的市場價格要比海外便宜1/3-1/2,國產產品只要能在技術上突破,利潤非常可觀。
艱難的生存環境讓眾多一線企業認識到,核心競爭力對一個企業來說是多么重要。于是重慶版塊內部出現了“深練內功”的聲音,同時,眾多的企業喊著“差異化”的口號走向了大排量的道路,他們認為:必須研制大排量摩托車,否則整個摩托車行業就不可能有更大的發展!
于是,有實力的企業在多年的摩拳擦掌之后,義無返顧地走上了這條必經之路,而部分實力一般的企業,也在內憂外患的夾擊之下,半推半就地傍上了“大排量”這條大船。
五、中國大排市場洋品牌分布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