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上決定“對鋼鐵、煤炭、電解鋁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各地不得以任何方式新增產能,原則上不再核準新建傳統燃油汽車生產企業。”
把“嚴控傳統燃油汽車生產”放在一眾產能過剩行業中,強調了國務院將嚴控汽車產能的目標。汽車產業屬于外資高度集中的領域,國家再次重申了汽車產業投資的鼓勵類與限制類。
這其中,汽車整車產業是屬于限制外商投資的類別,而零部件制造及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等屬于鼓勵類別。
鼓勵投資類:
根據《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5年修訂)》,其中204汽車發動機制造及發動機研發機構建設;205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及關鍵技術研發;206汽車電子裝置制造與研發;207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屬于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
限制投資類:
在“限制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中,明確寫道,“11。汽車整車、專用汽車和摩托車制造:中方股比不低于50%,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兩家(含兩家)以下生產同類(乘用車類、商用車類、摩托車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如與中方合資伙伴聯合兼并國內其他汽車生產企業可不受兩家的限制。”
由此可見,未來外商投資中國汽車領域,要么集中在早已是外商天下的關鍵零部件領域,展開“外資窩里斗”的價格競爭,要么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
堅守50%股比紅線
在改革開放近40年、中國汽車市場化程度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之后,特別是業界對于取消2004年版《汽車產業發展政策》中規定“整車合資企業50%:50%股比限制”和“同一家外商不能與超過兩家中方企業進行同類合資”的規定呼聲甚高的大背景下。
此次《暫時辦法》再次確認了外商投資汽車整車制造領域的規定依然堅如磐石,不僅明確了汽車行業仍將堅守50%股比和“一女嫁二夫”的合資底線,也表明我國對汽車整車制造的外商投資的態度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