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是太子大帝、寶馬是拉力之王、杜卡迪是賽道狂魔、KTM是越野守護者。這些品牌都是摩圈中一流的超級代表,對于執著的騎士來說,這就象征一種精神,就像是眾神俯瞰人間,人類看到后都會情不自禁地向它走去,為之著迷。除了四大天王,勝利被人說是最像哈雷的,這話我覺得是說反了;杜卡迪寧愿被大眾收購,也不愿意被國民品牌奧古斯塔收購;復古車中,MOTO GUZZI一直活在自己是神的世界里;而VESPA自在睡夢中被上帝臨幸過之后,孤芳自賞的氣質便流傳百年。
難道這些品牌就真的是巧式天工之作嗎?這么來說把,這個不關乎中國的摩托車企業有多不行,就算同樣的產品,同樣的制造,還是有很多人追求那些歐美大牌,就像國產手機再硬,中國人買蘋果、三星的還是不少,就是缺少那點氣質,就以眾所周知的哈雷來說,它可謂是無數年輕騎士的“夢中情人”,他靠的不是多么神一樣的技術,質量有多好,只是因為背后的文化強權,被電影所影響,很多人都向往像他們一樣,戴個牛仔帽,穿個皮夾克,去奔馳在自由的原野上,過著隨性的生活,而哈雷就正好符合他們這種向往里最滿意的座騎。
根據資料表面,這些歐美大咖們在中國并不是那么一帆風順,這些品牌全年的銷量不會突破3000臺,與日本川崎一家的銷量差不多一樣,如此不堪的戰績,是為什么?
其一,這些“大咖”們,有著讓人望而卻步的身價,高昂的價格,直接造成競爭力的不足,喜歡歸喜歡,但是沒錢也沒有辦法。另一個因為關稅的問題,關稅一直成為進口產品的價格昂貴的直觀因素。
其二,經銷商稀少,前期投入巨大。所有的中國的摩托車企業追求的是線下網店的數量,而這些大咖在乎的貴精不貴多。大部分是一個省只有一家店,而且必須要有規模,人員必須要充足,富麗堂皇,裝修也要到位。巨大的資金讓經銷商苦不堪言。
歐美這些大品牌雖然很好,但對于國內市場還是有一定的突兀,也只能一小部分人所能從容的接受,在針對經銷商和消費群體上,比起中國本土的摩托車企業還是顯得不足。中國雖然處于禁摩的低迷階段,但還是會有出處,悠悠三十年的摩托車歷史,光輝猶在,騎士精神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