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低端點,它和國內很多攢(cuan)車的車間沒什么區別,自己設計車架,把大家的技術裝在車架上就是一輛摩托車了。不過說高端點,它具有很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將世界一流品牌零部件搭配在自己設計的一流車架上,成就了今天的比莫塔。正因如此,比莫塔的一輛Tesi 3D的售價并非常人所能接受。好吧,廢話不多說,介紹歷史前先給大家看一組我在杭州拍到的一款碳纖版Bimota Tesi 3D。
Tesi系列車型最為特殊的地方就是車架及軸轉向技術,一別現如今所有摩托車的前叉設計。前輪由多連桿與車架相連,前輪采用軸轉向技術,由一根拉桿進行控制,而左右兩側的制動卡鉗會隨著輪軸一起微幅擺動。多層的輪軸設計略顯復雜,不過只要能提升操控性,倒也無妨。
車架看著就很復雜,也正因如此特別,所以價格仿佛已經不是產品性能所決定的了,真正喜歡它的,不論是收藏還是摩托車狂熱分子,只要口袋里銀子夠花,肯定會考慮來一輛的。不過Bimota的產量很小,想得到一輛并非易事。這種車架暫時我們叫它Bimota式車架吧,因為和以往的那些雙搖籃、單搖籃、編織式、懸吊式、跨接式等等車架形式都不一樣。通過其外觀就不難看出其堅固程度。至于為什么Bimota要把車架做的這么堅固,請繼續往下看!
發動機采用的是杜卡迪的產品,名字中的“D”代表著動力系統采用自杜卡迪。而“3”則代表著產品的迭代。話說,仔細看圖片的朋友,根據L形雙缸的設計,也不難看出是杜卡迪的動力系統吧?
這種繁瑣復雜的樣子或許也是一種設計感,不過從前方看過去,整車過于狹窄,還真有些看不習慣呢(悄悄說一下,如果只看車頭的話,我腦海中會呈現出嘉陵大公雞的樣子)。不過騎著它在街頭駛過,回頭率和眼神可謂是賺足了。這樣的造型你能接受嗎?
大燈的設計很簡單,既然Bimota是設計車架的一個摩托車企業,那這事就合情合理了,所有零件都是“東拼西湊”出來的,所以說到設計感,看車架足矣。
儀表系統看著真的很簡單,沒有什么科技感。如果沒有告訴你它是一個十分注重性能的摩托車,你肯定會對它的印象大打折扣。世上沒有什么是完美的,注重性能的車廠或許會放棄一部分細節美觀吧。
Tesi 3D的車座及排氣部分也設計的十分特別,單座設計證明了它內心的狂熱。后座的位置被排氣管尾段所取代,高位排氣更加彰顯了其運動基因,全車碳纖維飾板一看就不是便宜貨!車主還是非常有實力的。
說完了這款街頭抓拍的豪車,接下來我們聊聊比莫塔這個意大利經典摩托車品牌。說它經典,或許還談不上,它沒有百年歷史,它也沒有那么多的款式,但是它很特別。如今社會,想專注做好一款車型,讓它成為經典,成為一件收藏品,真的很難。銷量小,即便利潤高也很難維持生計。
上文提到了比莫塔的車架強度都很高,現在海峰為大家解答緣由。比莫塔有3位創始人,他們的名字縮寫組成了Bimota這個名字,他們分別是Bianchi、Morri和Tamburini。早在1972年,Tamburini對摩托車已經有了極深的興趣,在一次賽道騎行中,它所駕駛的CB750 FOUR由于車架強度與發動機動力的搭配問題,出現了摔車事故。也正是因此,Tamburini一心想設計一款有足夠強度應對大馬力發動機的車架。Bimota的雛形從此出現了,由于它前期專注于賽車車架的研發,一味地追求高性能產品,所以第一款設計出來的車型銷量并不好。第一款車型叫做HB1,命名方式采用發動機廠商+Bimota名字中的“B”+產品迭代序號。HB1就是采用Honda產品的第一代比莫塔。
而后,比莫塔也曾經采用過雅馬哈、川崎、鈴木甚至于哈雷的發動機。其代號分別為:YB1、KB1、SB1和HDB1。如此簡單的命名方式的確很容易辨認,除此之外,從發動機的形式也可以進行初步辨認。
1983年是對比莫塔來說十分重要的一年,天才設計師Frederico Martini的加入將比莫塔帶入了全新的高度,由于它此前在杜卡迪參與過產品設計,所以比莫塔此后研發的全新產品采用了杜卡迪發動機,也由那時起一直延續至今。這就是著名DB系列的由來。
到了2000年,比莫塔陷入了新一輪的財務危機,工廠停產了3年時間,而后被注資重新啟動,隨后也就有了Tesi 2D和現如今的Tesi 3D產品。
(下圖為Tesi 1D 誕生于1991年)
(下圖為Tesi 2D)
(下圖為Tesi 3D Caferacer)
比莫塔在工業領域算是一個奇才,它所研發出的產品一直堪稱藝術品一般,也被成為意大利最為杰出的摩托車品牌之一。且不說設計奇特產品是否真的具有經濟價值,僅僅是對摩托車的那股子執拗勁兒就值得我們學習。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如今的比莫塔,才有了這樣一件工業藝術品。
本文為《勁動力摩托》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勁動力摩托》蘋果版和安卓版客戶端均已上線,趕快下載吧!
《勁動力摩托》蘋果版和安卓版客戶端均已上線,趕快下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