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品牌相繼調價 巨頭掀起行業漲價潮
據了解,殼牌(中國)有限公司在6月1日致用戶的通知函中表示:由于原油價格上漲、人民幣貶值、潤滑油消費稅多次提升等原因使殼牌面臨較大成本壓力,不得不做出價格調整的決定。將于2016年7月1日調整部分潤滑油產品銷售價格,調整幅度約為5%,新價格將于2016年7月1日正式生效,各產品最新價格請咨詢相關殼牌銷售代表或殼牌授權經銷商。
而“國字號”長城潤滑油也在2016年5月16日發函,表示隨著鋰系列潤滑脂產品的主要原材料氫氧化鋰價格出現跨越式暴漲,在公司前期庫存原料已全部使用完畢的情況下,公司在今年1—4月份獨自承擔著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壓力,6月份起,上調潤滑脂鋰系列部分產品的銷售價格。5月31日,長城潤滑油最新發布的“關于上調長城潤滑脂產品價格的通知”,正式對包括“尚博”、“駿博”、“龍博”等系列中的部分產品價格進行調整,并表示“根據成本及市場變化,公司將持續調整其他產品價格”。
在4月剛剛登陸資本市場的康普頓也在日前向經銷商發出“關于產品價格政策調整的通知”。表示“近期潤滑油基礎油價格持續上漲,進一步壓縮了公司的經營利潤,為了保證業務的可持續發展,為您及用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公司綜合各種因素決定對原價格政策進行適當調整”,“原價格政策延續至2016年5月25日17:00,5月16日起執行新的價格政策”。其中還強調,此次價格政策調整仍然會本著“市場占有率第一”的經營方針進行,“并沒有完全消化因原材料價格上漲所帶來的成本增加”。
早在3月1日美孚潤滑油宣布中國地區產品價格上調時,便引起了市場的強烈反響,中國潤滑油信息網PC端和微信(sinolub)首發報道,該條資訊PC端點擊量累計超過30萬次,微信刷爆潤滑油朋友圈,微信閱讀量當天突破5萬。此番殼牌、長城、康普頓宣布價格調整,無疑強化了市場對于其他品牌潤滑油也將進一步漲價的預期。近期嘉實多、福斯、昆侖等業內知名品牌是否也會跟進宣布調價,成為市場人士持續觀察的焦點。
保證產品品質VS保住市場份額?
業界人士認為,影響潤滑油漲價的因素,主要由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因素導致價格的浮動。從內部因素講,主要是生產成本、經營成本等成本費用方面的攤高導致了漲價潮;而外部環境則由于原料、運輸、稅費及競爭對手的價格變動導致了產品價格上浮。從一定角度講,這兩大方面的因素好像都是企業產品漲價的理由。
隨著一線品牌潤滑油產品相繼的上調價格,國內潤滑油市場漲價潮已經到來。中國經濟L型走勢下,今后幾年,總需求低迷和產能過剩并存的格局難以出現根本改變,在不斷攀升的內外部雙重成本壓力下,民營潤滑油企業應當以什么樣的心態和行動既保證產品品質又保住市場份額呢?
市場份額指一個企業的銷售量(或銷售額)在市場同類產品中所占的比重,也就是企業對市場的控制能力。一般來講,在以下兩種情況下,能擴大市場份額,并通過高的市場份額帶來高額利潤。潤滑油企業提供優質高價的產品,贏得消費者歡迎,有好的市場口碑,同時價格的升高要超過高質量所帶來的額外成本。而提高企業品牌等無形資產也是提高產品市場份額的一個方法,如目前的殼牌、美孚、嘉實多等國際一線品牌。而目前潤滑油行業中,一些民營品牌卻通過低價贏得部分市場份額,并沒有為企業帶來利潤,在成本高企的壓力下,有的甚至以降低產品品質為代價進行價格戰,更不是企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經濟學模型顯示,價格的定制需要根據市場的具體情況來定,價格過高市場份額受影響,價格過低利潤受到壓縮。潤滑油在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中它的價格和它所占的市場份額呈反向運動狀態,即潤滑油價格上漲,其市場份額減少,反之,則增加。而在現實的市場競爭中,影響潤滑油產品所占市場份額的因素很多,比如這件商品的自身沒有發生變化,而它的競品價格的變化也同樣影響到它的市場份額,所以,這是潤滑油行業巨頭之間的角逐。
有市場人士認為,一線大品牌玩的是資本游戲,不論是去年的瘋狂降價,還是此時的漲價,無非都是在用資本來不斷折磨著國內民營同行,讓國內的行業經銷商參照他們的游戲規則來間接打壓國內民營同行們,所以漲價降價與否,作為國內民營企業,一定要堅守住自己的底線。
漲不漲?民營潤滑油企業應理性應對
隨著上游原材料的上漲,適當調價或許在于情理之中,而問題的焦點是何時漲和如何漲。當然,漲價不是一出僅由潤滑油企業表演的獨角戲,而是企業與消費者、與同行對手博弈的結果。企業更應把價格作為一項戰略決策,通過漲價來達到什么樣的戰略目的,大企業與小企業的策略也不同。
不同規模的潤滑油企業,其原料的采購規模、議價能力和庫存能力大不相同,抗漲價能力也就大不相同。大企業、大品牌抗價格波動的能力比較強,他們擁有足夠的資源支撐,品牌優勢明顯,有充足的利潤空間和雄厚的資金實力,能夠抵御漲價帶來的風險和市場的壓力。而較小的潤滑油企業的抗漲能力有限,在市場上缺乏定價話語權,漲價對行業缺乏影響力,如果單方面跟風漲價,可能會失去原有的消費者。從某種意義上說,漲價更像是大企業之間的角力。大企業借助資本和品牌的力量,在市場大洗牌階段,借機擴張,這個時候,小企業只能伺機行事,謀求生存。
LubTop中國潤滑油行業年度總評榜榮譽導師、知名專家張晨輝老師提醒,國內民營潤滑油企業要保持清醒、冷靜頭腦,面對此番漲價潮,不要盲目跟風。應該對未來市場的發展趨勢及價格變動趨勢有充分而準確的認識,明確自身品牌的價格定位,避免與同類產品打價格戰。在跟隨提價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產品性能、包裝與品牌影響力等因素與競爭對手的產品價位拉開檔次。有市場人士呼吁,面對國際大品牌的瘋狂進攻,國內各民營同行需要抱團取暖,制定市場游戲規則,才有更強的實力與外資品牌抗衡。
專家認為,越是市場波動期,練好內功越是重要。通過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和產品品質,以產品的差異化贏得競爭優勢,以內部結構的優化和資源的更合理整合,平衡外部成本的損耗,轉型升級,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才是漲價潮背后制勝市場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