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O G-MAX 150首現于2004年,當年新車融合了跑車很多優點,提高了小綿羊操控標準。G-MAx 150的神髓是對向四活塞卡鉗,高剛性車架和中置六連桿尾懸掛系統,直至現在仍然屬于高級規格。當然時代不斷進步,G-Max 150也有不斷更新設備配套,包括優化中置避震的連桿設計、改用水冷機器和電子燃油噴注、加大制動碟等等,讓新一代車迷可以繼續享受售價相宜但操控性能都超班的PGO產品。
G-Max 150最重要的改動是引擎。以前是油冷機器,現在G-MAX 150已升級為水冷機器,并采用四閥門設計,馬力由以前11ps暴增至16.5ps,扭力也同步提升!水冷G-Max 150的操控快感直線上升,油門響應性和動態反應都更爽快。雖然水冷機器的重量便無可避免地增加,空車重由以前的124kg增加至138kg,但仍屬輕盈級別。為了應付增加的動力,尾制動碟直徑由200mm增大至220mm。
VORTEX水冷引擎 - 全新 VORTEX 4V 水冷引擎,運用 PGO 引以為傲的渦旋式冷卻科技VORTEX Cooling Technology,不僅能大幅提升引擎降溫效率,長時間更確保高速運轉耐久犀利,并創造出同級車最強性能。搭配最先進的NASA噴射引擎科技,配置世界大廠 Bosch 新一代的噴射系統及高霧化噴嘴,讓行駛中的油氣混合更均勻、燃燒更加完全,有效的控制引擎溫度。
雙環抱式籠型金剛車架 - 單看下圖,還以為是街車的車架。G-Max 150進化版的雙環抱式強化車身結構、使用重車級方型鋼管、魚鱗焊接技術、三角TRUSS,架構成擁有絕佳動態表現的重車級車架及懸吊系統,并通過ARTC 汽車級懸吊耐久測試,造就最強悍的G-MAX金剛車架。僅這個車架都值回票價。
六連桿中置氮氣避震 - 進化版的中置式六連桿后輪懸吊系統,增加過彎時的穩定性,在最小的避震行程內達成最大的輪軸位移量,達到重車一樣的效果,將前后輪的承受重量置放于中央,加強操控的動態平衡感。相比起常見的車尾有兩支直筒避震設定,G-Max 150打高幾班波!連桿式避震利用杠桿原理,縮短避震行程來增強尾擔的穩定性,所以高性能的電單車全部采用類似設計。
進化版G-Max 150優化了中置避震的連桿設計,進一步提升系統的穩定性和操控性。避震表現硬朗,充滿跑車味道。傳統雙筒避震的最大分別,在于彎中開油時尾擔的穩定程度增強了不少。在負載乘客或穿越不平路面時,G-MAX的反應也比傳統綿羊有更佳的表現。
PGO也提供內建無線胎壓偵測器TPMS -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車主只需購買感應器和胎壓偵測器便有進一步保障。在輪圈氣嘴上裝上壓力感測器 ,感測器以微波無線傳輸方式,將輪胎壓力與輪胎溫度發送給車內之控制器接收,并顯示于儀表內,相當方便。150級綿羊可擁有行政轎車級數的設備,而且更是原廠設備,抵贊!
G-Max 150一向以卓越的操控性能,在同級對手當中稱雄。進化版無論是馬力、制動力和操控性都有所提升,令駕駛樂趣更高。但凡事有得必有失,G-Max 150的皇牌設備中置連趕尾避震,令座位偏高。短小身型的騎士坐上車,會需要時間適應。想落腳容易一點,便要坐前少少。但坐前一點會減少駕駛空間。若要保持寬敞的駕駛空間而坐后一點,落腳便要就一就。另一方面,高剛性車架也不設地臺置物空間,油缸容量也由8.5升縮小至7升。論實用性和親和力,G-max 150不及采用平地臺和雙筒尾避震的低座綿羊。
掣動力之強,也是G-MAX 150另一項可圈可點的項目。一般綿羊由于引擎放在車尾,所以掣動力以尾掣動為主,頭掣動即使采用碟煞,在高速時仍不能單獨使用。G-Max的頭尾掣動都很強,尤其是頭掣動,手指輕扣,車速馬上拖慢。即使采用防滑座墊,第一次掣動時上身仍然被強大的慣性力推前。雖然只是150級別,但起油反應和0-40km/h的加速表現仍然強勁,燈口或出彎表現令人感到相當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