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晨報記者 仇崢 攝影報道
關于雙碑地名來歷的說法不一,較為普遍的是舊時這里曾有募捐碑之說。而幾個老工人本周給了我這樣一個解釋:抗戰時期,在沙坪壩以北8公里的丁字路口曾有兩塊路標:一塊指向當時的小陪都北碚,一塊指向密林深處的隱蔽兵工廠。因為其杰出的歷史貢獻,兩塊路標后來被世人在口頭上放大成“碑”,這就是今天的雙碑。這一說法盡管未必是雙碑的源頭,卻讓人感覺更為親切和可信。
1938年遷建來雙碑的25兵工廠上溯,是清政府江南制造總局于1875年在上海創辦的龍華槍子廠,這是我國近代軍工史上最早的槍彈廠之一,而25兵工廠延續至今,則是以嘉陵摩托、嘉陵特裝聞名于世的“嘉陵廠”。今天,四位嘉陵廠的老職工,通過自己的講述,為整整140歲的嘉陵廠慶生。
3億子彈 殺敵幾許
樊意 (87歲 1942年進入25兵工廠任秘書室司書)
1932年1月28日,隨著日軍入侵上海,工廠奉令搬遷至杭州,后輾轉河南鞏縣、湖南株洲,1938年4月內遷至重慶,改名兵工署第25工廠,以制造槍彈為主,附帶生產木柄手榴彈??箲鹌陂g,工廠在雙碑累計制造槍彈近3億發,為抗戰立下汗馬功勞。
1942年
嘉陵廠還叫25兵工廠
我是成都人,抗日戰爭爆發后,成都遭到日軍轟炸,城市大范圍疏散,我們全家到了三臺縣,一直住到1942年,父親樊振受聘為25兵工廠秘書室主任,全家才到了重慶雙碑,住址是丙23號。
1942年,25兵工廠已是有2700余名職工的大廠,當時我大哥進了詹家溪對岸的24兵工廠(記者注:后來的重慶特殊鋼廠)當工人,而我則跟隨父親在25兵工廠任秘書室司書,當時我才14歲。詹家溪有座石橋,“詹橋”二字便是我父親手書的。
塑殼獵槍彈獲國家銀質獎。
當時工廠主要為抗日前線生產子彈和手榴彈,而我的工作就是在工廠的辦公廳抄寫各種文書。我上班時,日機轟炸已基本結束(記者注:抗戰期間,25兵工廠多次遭受日機轟炸,其中1940年端午節,多名工人被炸身亡,工廠“永安號”機動拖輪也被炸沉),但工廠主要還是在山洞里生產(記者注:25兵工廠為隱蔽,廠房都依山而建,外面用土堆圍起來,并種上樹。隨后在廠區又開鑿了40個山洞工廠)。
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們最大的樂趣就是進城看電影,到沙坪壩看書。那時候我們兵工廠的職工,可以憑一種藍色徽章,在自由電影院免費觀看戰爭題材電影。
抗戰勝利后,通過同學介紹,我成為了中共川西地下黨重慶先遣工作組領導下的一名地下工作者。除了廣泛發動學生運動,地下黨還在重慶的四川銀行、中國工礦銀行、聚興誠銀行、永利銀行,以及一些兵工廠建立聯系點,而我就是25兵工廠的聯系人。
重慶一解放,我就到解放軍軍大念書,成為了一名解放軍戰士,1951年,我回到嘉陵廠成為了一名普通工人。
世界上第二個 生產出鋼彈殼
韓幼民 (77歲 原中國嘉陵集團總工程師)
1957年,嘉陵提出要以鋼代銅,制造鋼彈殼。經過千百次試制,嘉陵最終成功生產出鋼彈殼。1960年,時任國家主席的劉少奇來重慶視察,看了嘉陵的大口徑鋼殼彈樣品后說:“這個難題解決得很好哇!今后,小彈和大彈都要這樣搞。”
1960年
新成果受國家領導人嘉獎
從子彈誕生之日起,彈殼都是使用的銅。銅的好處是加工過程容易成型,弊端則是貴(記者注:目前銅現貨價格每噸約40000元,鋼材價格約2000元)。
1956年,當時我們的主要產品是大口徑穿甲彈、曳光彈,而彈殼主料電解銅和鋅供應緊張,依靠進口又相當困難。當時工廠提出試制鋼彈殼的設想還被蘇聯專家嘲笑,但廠里還是頂住壓力,1957年4月,二機部將我們“以鋼代銅”列為重大技術革新項目。
盡管只是一個小小的子彈殼,但改變材料后的加工工藝卻極困難。我們把鋼條切割成塊后,使用機器拉伸,每次拉伸多少不破不裂,在其變冷變硬前,又使用怎樣的熱處理技術能繼續拉伸,這都經過了技術員成千上萬次的試驗。
1979年試裝的輕騎樣車。
我們后來了解到,“以鋼代銅”制造彈殼當時只有美國搞過,蘇聯是在1964年之后才開始的,所以我們的研制在全世界是第二個。這種突破性項目,都是從科研部門開始的,不僅要集中各方面的工藝技術專家,而且必須具備門類齊全的測試儀器。而當時由工廠自行研制,這在世界各國的軍事工業中是沒有先例的。
這項工程,我們整整經過8年奮戰,1965年10月,國務院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才批準生產定型,正式開創我國槍彈史“以鋼代銅”的先例,結束了大口徑槍彈銅殼生產的歷史。
隨后又經過十余年的努力,我們將五次成型縮短為一次成型,大幅減少了引伸次數、退火次數、表面處理次數,1978年,“以鋼代銅”、冷擠壓技術、硬質合金模鑲套技術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生產摩托 開啟新時代
程興明 (73歲 原中國嘉陵集團總工程師)
1978年,老書記孫壽彭提出了一個計劃:嘉陵的“軍轉民”不能搞低檔次的重復產品,要搞技術復雜的、有發展前景的產品。孫壽彭說,嘉陵要做摩托車。中國第一輛民用摩托車的誕生,不僅開啟了嘉陵廠的一個時代,更是開啟了重慶的一個新時代。
1978年
成功完成“軍轉民”
1978年之后,中國所有的兵工企業都面臨“軍轉民”的重大課題。1978年10月,黨委書記孫壽彭提出了上摩托車的想法。當時全國只有上海產的幸福250(郵政用車)、濟南輕騎產的單缸15型助力車,摩托車在當時是一個技術復雜的高檔產品。所以孫書記的觀點已提出,便引來一片嘩然。但當時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對此卻非常支持。
1978年10月,嘉陵廠成立了一個7人摩托車籌備小組。到上海、濟南、天津了解摩托車相關信息。同時赴南斯拉夫、日本等國考察。1979年,嘉陵廠成立了一個24人的摩托車研究所。孫書記說,嘉陵要用5個月時間造出第一臺樣車,為1979年國慶獻禮。
戰時的25號兵工廠,廠房在防空洞內。
第一批我們造出了5臺樣車,有3臺能發動。緊接著在年底又試制出32臺能跑的樣車,我們從雙碑-北碚-歌樂山-沙坪壩-雙碑,規劃了一條104公里的線路來跑路試,最初對自己的質量沒把握,試駕都是我們這些工程師來完成,真有上前線的感覺。這批車后來送到了四川省政府及北京。在北京街頭,迅速引起了轟動。
1980年,工廠開始著手摩托車批量化生產,當年共生產了2500輛摩托。1981年,嘉陵同本田開展了第一次技術合作——改造“50車”質量。除了同本田的技術合作,嘉陵當時另一個重大決策就是開始組織跨行業的專業化大協作,率先成立“經濟聯合體”。
當時嘉陵一臺車的成本要3000多元,但孫書記為打開銷量,定價只有600元,所以摩托銷售最初幾年一直是軍品在補貼。50摩托有1560個零件,當時我們加工一個彈簧,成本要十多元一件,全車共約十九個彈簧,光是這一個部件成本都要上百元,而把全車彈簧交給專業廠生產,價格在40元以下。所以嘉陵展開了跨系統、跨行業的零部件配套工作。浦陵機器廠、紅山鑄造廠、華偉電子設備廠和南川農機廠成為嘉陵第一批緊密層合作企業。從最初5家到后來的100多家,逐步形成了以嘉陵為龍頭的專業化協作配套體系。
奧運金牌彈 嘉陵制造
曾暢基 (76歲 嘉陵獵槍彈研發主要專家)
憑借建設的“峨眉牌”步槍,長安的“虎頭牌”獵槍,以及嘉陵的“嘉陵牌”獵槍彈,吳小璇和張山分別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獲得女子小口徑標準步槍冠軍,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獲得雙向飛碟項目冠軍。嘉陵制造成奧運金牌裝備。
1983年
第一條獵槍子彈生產線落戶嘉陵
嘉陵對獵槍彈的研制和生產是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上世紀70年代末,為實現軍轉民,嘉陵將摩托車和獵槍彈作為兩大拳頭產品。
第一代獵槍子彈的技術完全來自軍品子彈,彈殼是全金屬的,子彈內鉛丸的飛行速度和距離都不夠穩定,火藥容易受潮。
1983年,中國從比利時進口了第一條獵槍子彈生產線落戶嘉陵,嘉陵獵槍彈的鉛丸由32克變為28克,鋼彈殼變成了塑料彈殼,我們的產品這才與世界接軌。經過幾年的不斷改進,嘉陵彈在品質上與世界名彈的差距不斷縮小,年產能達到了1000多萬發,實現了出口。
而真正讓嘉陵彈揚名的是隨后的幾次國際運動比賽,1990年亞運會上,張山使用嘉陵彈一鳴驚人獲得飛碟射擊金牌。隨后,張山又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擊敗國外男選手奪得了雙向飛碟射擊金牌。
2003年,國家體育總局、國防科工委等部門共同立項,進一步提升了嘉陵獵槍彈的質量。項目組很好地解決了底火與發射藥的匹配,以及子彈一致性的生產難題。
目前嘉陵獵槍彈的鉛丸又由28克變為24克,廠里希望借助逐漸放開的狩獵市場,重新回到民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