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摩托車行業的洗牌仍在繼續,多家企業相繼宣告破產清盤。同時,不少破產的企業,在注入新資本,甚至只更換操盤手后,又東山再起,繼續生產銷售摩托車產品。
然而,南方農村報記者調查發現,倒閉的摩托車品牌頻頻東山再起,并非其品牌仍擁有議價空間與價值,而是擁有準入許可。
關而不倒,死而不僵,通過出售合格證、品牌等方式繼續違規變現準入許可的價值,已成為破產摩托企業的“經營之道”。
記者從多處消息源了解到,相關部門正在進行取消準入制度的可行性調研。
229個值錢的資質
9月28日,南方農村報記者從梅州五華地區的摩托車經銷商處了解到,豪劍摩托旗下的磨霸品牌,仍在供貨,距離9月10日,豪劍摩托宣布破產,僅過去18天時間。
企業宣布清盤破產后,注入新資本后,頻頻東山再起,這樣的行為本無爭議,但讓工廠東山再起的資本,看中的并非品牌價值,而是準入許可。
2003年1月1日,《摩托車生產準入管理辦法》實施。國家實行摩托車生產準入制度,未經批準,任何企業和個人不得擅自從事摩托車生產。隨后的2009年,《關于進一步完善摩托車準入管理事項的通知》發布,準入門檻再度被提高,新建企業,項目總投資不得低于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低于1億元。
經過幾年的調整,目前共有125個獨立序號(企業、集團公司),229個分目錄(品牌)擁有資質。據了解,目前管理部門已基本不允許新增準入資質,原獨立序號中也基本不允許新增分目錄品牌。
雖然如今摩托車市場并不景氣,但隨著不少電動車企業進軍電摩行業,這229個分目錄的資質仍是香餑餑。據廣東某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被交易的*豪品牌,價格達到800萬元。
摩托分會相關人士表示,在如今的準入框架下,30%的企業屬于死而不僵型;30%企業屬于半死不活型;僅有30%企業屬于發展型。
對此,某檢測機構相關負責人坦言,國內一直對摩托車產品實施目錄管理,這種模式雖然對行業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效果并不明顯。
動態管理未實現
然而,管理部門對準入資質的審而不管,使得企業倒賣合格證,出租廠房的現象頻頻發生。準入資質反而成為滋生違規行為的資源。
“如今企業倒賣合格證的行為,就像《皇帝的新衣》,都知道,沒人說,我就像那個小孩,總想喊出來。”某不愿具名的行業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直言。倒賣合格證、品牌,出租廠房等,已經成為不少摩企的經營之道。
按照《摩托車生產準入管理辦法》,未經批準異地生產的,撤銷其生產資格,并在《公告》中予以公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摩托車準入管理事項的通知》中也明確對倒賣產品合格證、不按批準產品生產等違法行為,重點開展監督檢查。凡不符合準入條件,撤銷準入許可。
2012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的通知》發布,要求對已破產或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或連續2年銷量為零或極少(摩托車少于1000輛)的企業,注銷其《公告》。但截止目前,暫無一家摩托車企業資質因此被注銷。
“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機制暫未實現。
準入制度的監管意義,正受到了市場的拷問。而記者從相關消息源了解到,相關部門正在進行取消準入制度的可行性調研。
準入要不要取消
有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發展角度來看,取消準入許可,可以減輕企業負擔,既然制度無法用監管去保證,那就不如取消。
放開市場“看不見的手”,用好政府“看得見的手”。讓“放”和“管”有效結合起來,形成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取消準入制度,正是放開市場“看不見的手”,讓資質不再成為可倒賣的資源,也避免成為部分人牟利的工具,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但也有行業人士對放開準入并不樂觀。
廣東某合資品牌相關負責人表示,“嚴進寬出”以前較為盛行,因為大家迷信行政權威,但現實卻因缺乏監督和公開機制而滋生了權力尋租。但其實市場是殘酷的,也是自私的,如果監督和公開機制缺位,“寬進嚴出”比“嚴進寬出”弊端可能更多。關鍵在于市場監督和公開機制的建立。此前的豐田制動,如今的大眾排放,就是市場監督和公開機制的功勞。
廣東某國產品牌相關負責人認為,如今行業的監管亂象,并非迫切需要減少規章制度,而是要真正管起來。
某排放零配件相關負責人表示,取消準入,有助于遏制合格證倒賣行為,但產品標準的落實與準入關系不大,關鍵在于監管。
某檢測機構相關負責人認為,取消準入許可,是未來簡政放權的管理趨勢。與3C認證、環保認證相比,顯得有點多余,而且實際的管理很難執行到位。在國外,摩托車的生產管理,也沒有準入的說法,而是環保認證后的備案。前端的放開,集中力量加強后端的管理,這樣的模式,行政邏輯更加順暢,管理部門之間的權責也更加明確。
然而,南方農村報記者調查發現,倒閉的摩托車品牌頻頻東山再起,并非其品牌仍擁有議價空間與價值,而是擁有準入許可。
關而不倒,死而不僵,通過出售合格證、品牌等方式繼續違規變現準入許可的價值,已成為破產摩托企業的“經營之道”。
記者從多處消息源了解到,相關部門正在進行取消準入制度的可行性調研。
229個值錢的資質
9月28日,南方農村報記者從梅州五華地區的摩托車經銷商處了解到,豪劍摩托旗下的磨霸品牌,仍在供貨,距離9月10日,豪劍摩托宣布破產,僅過去18天時間。
企業宣布清盤破產后,注入新資本后,頻頻東山再起,這樣的行為本無爭議,但讓工廠東山再起的資本,看中的并非品牌價值,而是準入許可。
2003年1月1日,《摩托車生產準入管理辦法》實施。國家實行摩托車生產準入制度,未經批準,任何企業和個人不得擅自從事摩托車生產。隨后的2009年,《關于進一步完善摩托車準入管理事項的通知》發布,準入門檻再度被提高,新建企業,項目總投資不得低于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低于1億元。
經過幾年的調整,目前共有125個獨立序號(企業、集團公司),229個分目錄(品牌)擁有資質。據了解,目前管理部門已基本不允許新增準入資質,原獨立序號中也基本不允許新增分目錄品牌。
雖然如今摩托車市場并不景氣,但隨著不少電動車企業進軍電摩行業,這229個分目錄的資質仍是香餑餑。據廣東某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被交易的*豪品牌,價格達到800萬元。
摩托分會相關人士表示,在如今的準入框架下,30%的企業屬于死而不僵型;30%企業屬于半死不活型;僅有30%企業屬于發展型。
對此,某檢測機構相關負責人坦言,國內一直對摩托車產品實施目錄管理,這種模式雖然對行業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效果并不明顯。
動態管理未實現
然而,管理部門對準入資質的審而不管,使得企業倒賣合格證,出租廠房的現象頻頻發生。準入資質反而成為滋生違規行為的資源。
“如今企業倒賣合格證的行為,就像《皇帝的新衣》,都知道,沒人說,我就像那個小孩,總想喊出來。”某不愿具名的行業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直言。倒賣合格證、品牌,出租廠房等,已經成為不少摩企的經營之道。
按照《摩托車生產準入管理辦法》,未經批準異地生產的,撤銷其生產資格,并在《公告》中予以公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摩托車準入管理事項的通知》中也明確對倒賣產品合格證、不按批準產品生產等違法行為,重點開展監督檢查。凡不符合準入條件,撤銷準入許可。
2012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的通知》發布,要求對已破產或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或連續2年銷量為零或極少(摩托車少于1000輛)的企業,注銷其《公告》。但截止目前,暫無一家摩托車企業資質因此被注銷。
“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機制暫未實現。
準入制度的監管意義,正受到了市場的拷問。而記者從相關消息源了解到,相關部門正在進行取消準入制度的可行性調研。
準入要不要取消
有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發展角度來看,取消準入許可,可以減輕企業負擔,既然制度無法用監管去保證,那就不如取消。
放開市場“看不見的手”,用好政府“看得見的手”。讓“放”和“管”有效結合起來,形成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取消準入制度,正是放開市場“看不見的手”,讓資質不再成為可倒賣的資源,也避免成為部分人牟利的工具,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但也有行業人士對放開準入并不樂觀。
廣東某合資品牌相關負責人表示,“嚴進寬出”以前較為盛行,因為大家迷信行政權威,但現實卻因缺乏監督和公開機制而滋生了權力尋租。但其實市場是殘酷的,也是自私的,如果監督和公開機制缺位,“寬進嚴出”比“嚴進寬出”弊端可能更多。關鍵在于市場監督和公開機制的建立。此前的豐田制動,如今的大眾排放,就是市場監督和公開機制的功勞。
廣東某國產品牌相關負責人認為,如今行業的監管亂象,并非迫切需要減少規章制度,而是要真正管起來。
某排放零配件相關負責人表示,取消準入,有助于遏制合格證倒賣行為,但產品標準的落實與準入關系不大,關鍵在于監管。
某檢測機構相關負責人認為,取消準入許可,是未來簡政放權的管理趨勢。與3C認證、環保認證相比,顯得有點多余,而且實際的管理很難執行到位。在國外,摩托車的生產管理,也沒有準入的說法,而是環保認證后的備案。前端的放開,集中力量加強后端的管理,這樣的模式,行政邏輯更加順暢,管理部門之間的權責也更加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