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Go-Jek 是印尼的一款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它提供摩托車出租車打車服務、快遞服務以及購物服務。印尼擁堵的交通讓 Go-Jek 在印尼快速發展到類似于 Uber 在美國的地位。其創始人為納迪恩·馬克瑞恩(Nadiem Makarim),畢業于馬薩諸塞州波斯頓的哈佛商學院。
當我們到達印尼首都雅加達西部的一個籃球場時,就看到了一群情緒高漲的印尼年輕工人階級。穿過人群,我們看到最前方的人大概有幾千人,都排好了對,但即使是這樣,人數太多仍然會帶來場面的失控。
之所以會聚集這么多人是因為他們都是來應聘 Go-Jek 司機的。
如果說你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場面,又或者是你住的地方比較偏遠,你可能不太了解。但是 Go-Jek 絕對是印度尼西亞增長最快、成長有目共睹的技術初創公司之一。這款軟件提供快遞、租車以及購物服務,使得過去印尼非正式的摩托車出租車 ojeks 更加的合法化。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首先,公司給司機們配備了綠色的工作服和頭盔;其次,還通過一個手機 App 來統籌管理司機,用戶們可以用這個 App 來預定車輛。
這次的大型招聘會是由 Go-Jek 的創始人 Nadiem Makarim 發起的,主要是為了應對來自東南亞打車初創公司 GrabTaxi 的 GrabBike 的競爭。
雖然說 Go-Jek 的創始人兼 CEO Nadiem Makarim 近幾個月來在雅加達聲名大噪,但是他的商業動作還是很難以捉摸的。他出席了籃球場的新聞發布會,回答媒體的一些問題,然后就行蹤莫測了。有些非常難纏的記者不停地對他進行提問,所以我們只能去他位于雅加達南部克芒大道的高檔辦公室等著。
有著 20 位司機的小型呼叫中心
寬敞的辦公室里充滿了綠色的夾克外套,各自忙著各自的業務活動。Nadiem 停下手頭上的工作,招呼我們坐下之后,在吸煙室點上了一支煙。
作為記者,我知道我一定要對他進行提問。而他也知道面對媒體的時候所需要做的、所需要講的。我們的對話大部分的都是非正式的,都是不為公開的。有的時候,Nadiem 不想透露過多信息,他就簡簡單單地像吃到金絲雀的貓一樣,笑笑問我:“兄弟,你怎么看這個問題?”
他意味深長地吸了一口煙,回想過去的半年里 Go-Jek 的發展歷程。他將公司在雅加達所取得的成功都歸于“天時地利”,他說:“發展勢頭其實是一種很短暫的東西,對吧?它會忽上忽下,如果說在頂峰時你不抓緊機會發展,那你可能就會錯失良機導致失敗。對于企業發展來說,失去勢頭絕對是最糟糕的事情了。”
他在 McKinsey 工作了三年,并且很充分地利用了公司的資源。他還為一些其他國家的國有企業工作了幾年,之后就倡議開始了一個叫做“Young Leaders for Indonesia”的項目,這個項目主要是為印尼的大三學生提供幫助以準備進入社會工作。Nadiem 將這個項目看做是他在 2009 年進入哈佛商學院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他離開哈佛商學院之前,他就產生了一個想法,那就是在雅加達創立一家企業。具體說來,就是那些上班族可以給某一個呼叫中心打電話,根據他們的要求 ojek 的司機到指定地方接人并且進行送達目的地。就在那年的夏天,Nadiem 運行了這一試點項目。
他解釋道:“一開始,我先建立了一個呼叫中心,招進來了 20 位司機,后來這 20 位司機就成了招聘人員,繼續再進行招聘。最開始的時候,我向朋友和家人進行推廣,這也就是公司起步的地方,那時候的發展是非常緩慢的。”
Nadiem 在哈佛讀 MBA 的時候,認識了一個非常要好的新朋友——Anthony Tan,而他日后成了 Nadiem 強有力的商業競爭對手。Anthony Tan 是 GrabTaxi 的聯合創始人兼 CEO。
Nadiem 說:“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我們經常相互咨詢生意上的事情,我打算接管自行車、摩托車這一塊,他打算接管出租車那一塊。”
Nadiem 既沒有丟掉目前和 Anthony 的關系,也沒有對 Go-Jek 和 GrabBike 的競爭關系做出更深入的評論。但是,他確實認為 GrabTaxi 是 Go-Jek 四年之后成功的催化劑之一。在那之前,Go-Jek 在雅加達的相關運作都是由聯合創始人 Jurist Tan 和 Brian Cu 時不時地進行管理。
在 Rocket Internet 的經歷
從哈佛畢業之后,Nadiem 認識了一個叫做 Oliver Samwer 的德國人,他是著名互聯網公司 Rocket Internet 的創始人。由于 Nadiem 哈佛的教育背景以及其在 McKinsey 的工作經驗,Oliver Samwer 很快和他稱兄道弟。
Oliver Samwer 想讓他幫忙在印尼設立 Rocket Internet 的分部,官方上給 Nadiem 的頭銜是 Zalora 印尼的總經理,但其實,他和早期的團隊還幫忙創立了 Lazada 在印尼的分部。
Nadiem 說在 Rocket 可以自己支配安排大量的資金,所以這種感覺是非常讓人興奮的。他解釋說:“我把這兒當做是學習網上交易的快車道大學,我在這兒要跟大量的金錢打交道、要雇傭行業里最優秀的人才,還學會了如何進行規模經營。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能夠在接手 Go-Jek 之前擁有 Rocket 的工作經驗。后來在 Go-Jek 的經營里,我借鑒了許多在 Rocket 學到的知識。同時,我還學會了在公司經營里所要避免的事情。”
和 Rocket 許多其他的員工一樣,一年以后,Nadiem 選擇退出 Zalora 轉而做一些別的事情。那里的工作環境不適合他,其實這也并不意外,因為在東南亞大家都知道這家公司的創始人留不住員工。許多人都推測這與公司可憐的企業文化有關。
Nadiem 說除了 Rocket 以前的員工給他名義上的職位之外,他一直沒有把自己當做是印尼分部的創始成員。他說:“我從來不把自己稱作是聯合創始人,都是他們這樣叫我的。其實,說老實話,我只不過是一個雇傭而來的 CEO。”
緊跟 Uber 的步伐
從 Rocket 辭職之后,Nadiem 又重新起航,對其他的一些初創公司項目進行了測試,但是大多數都以失敗告終。Go-Jek 一直都沒有很顯著的增長,雖說公司并沒有倒閉,也沒什么進展。
但是,2014 年中,陸續地有投資者找上門來,以表示他們對共乘初創企業重新有了興趣。投資者們都想要知道 Go-Jek 的投資潛力。Nadiem 將提升的投資者興趣歸于 Uber 和 GrabTaxi 在當地市場的進入。
那時,他是一家叫做 Kartuku 的支付公司的首席創新執行官,但是隨著 VC 們對他之前發起的項目表示了強烈的興趣,他意識到他要對 Go-Jek 進行全方位的管理,而不是讓聯合創始人管理。
“如果說一家初創企業成功的概率已經是十分之一這么小了,你還不對它進行全方位管理救治,那么它成功的幾率就會變成零了。雖然公司在之前的幾年里并沒有增長,但是我們已經非常慶幸它堅持了下來,還沒有倒閉。”
Jurist 和 Brian 仍然是時不時才對公司進行管理。Nadiem 從 NSI Ventures 融來了一筆資金,想要聘請二人進行全職工作。他說:“你們倆可以繼續待在公司,保持你們原有的股份,但是你們一定要進行全職工作,就是說你們要全面負責地管理公司。”
“但是,不幸的是,由于一個在上研究院,另一個在菲律賓馬尼拉,所以他們不能繼續在公司工作,最終我們買了他們手上的股份。”
Nadiem 招到了 Zalora 的 CFO Kevin Aluwi,他之前在公司主要是負責商業智能這一塊。正如他們所說的,剩下的就是歷史所呈現出來的了。最近,Nadiem 說他沒有一輛自己的車,因為他有產品就足夠了。Kevin 笑著對 Nadiem 說:“這一點是真的。我們的客戶才是一切,而你就是他們當中的一員。”
物流是一切的基石
隨著 Go-Jek 的食品快遞服務 Go-Food 的出現,公司開始思考如何才能在應對多行業的同時有效地進行規模經營。Nadiem 回應說 Go-Jek 快速地進行規模增長就是因為多種業務的發展。
Nadiem 說:“物流很重要,它是電子商務的關鍵,是食品配送的關鍵。采取別種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承擔很大的風險。”
Kevin 補充道:“擁有一個像我們所建立的這樣一個物流網絡是非常必要的,所有的這些不同的業務單元和服務都只是簡單地被放到了一起。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找到最高價值的經濟活動來組成這個網絡。所以說,如果你覺得重點是增加網絡里有價值的活動的話,我們其實并沒有搞錯重點。”
他們說,其實 Go-Jek 正準備以百萬計的租用摩托車司機來升級未來的價值鏈。Nadiem 說哪怕是印尼有了非常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統,Go-Jek 還會給司機們提供工作,只是那時的工作可能不再是載乘客出行了。
Go-Jek 還打算推出一個叫做 Go-Mart 的個人購物服務,跟 Instacart 差不多。這項服務將會和當地的百貨快遞服務 HappyFresh 形成相互競爭的局面。
在最近幾周內,Go-Jek 成為了印度尼西亞最受歡迎的免費 iOS App。Nadiem 說有了籃球場上的那場大型招聘會,Go-Jek 現在在雅加達大概有了 3 萬多名司機。媒體報道說:公司最近又從一位非常著名的國際投資者處拿到了融資。但是,Nadiem 和 Kevin 拒絕在這一點上透露更多信息。
當我們提出諸如目前為止 Go-Jek 已經完成的載客量這樣的關鍵數據指標時,Nadiem 只是狡猾地一笑,意味深長地吸一口煙,然后禮貌性地說:“無可奉告。”
之后,他就將談話的重點轉向了印尼新一代的技術創業家。Nadiem 說新一代的創業家要有處理大筆金錢的勇氣,要快速地進行資金流通,要全力以赴,孤注一擲。
“我想,對于目前印尼的創始人們來說,這就是最容易忽略的地方,他們都想證明自己、都想使公司處于最優化的狀態。如果說你要干一番大事業,你對市場以及產品充滿了信心的話,那么就全力以赴,加油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