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心理素質,摩托車禮賓護衛隊在訓練中加上了錐型帽作障礙物。
當聽說受閱車速要控制在10公里/小時的時候,大校吳萬濤吃了一驚:這個速度比自行車還慢,對于摩托車編隊來說則“像到了懸崖邊上”“車很容易騎得晃晃悠悠”。
吳萬濤負責的摩托車禮賓護衛方隊是此次抗戰閱兵的重頭戲之一。這個方隊將在分列式中第一個通過天安門,更重要的是,備受矚目的兩個抗戰老同志方隊屆時將乘坐敞篷車,由40余輛國賓摩托車排在周圍呈箭頭狀護衛進場。
出動國賓摩托車可謂“國禮”,通常外國元首訪問時才有此禮儀。然而,國賓摩托車日常要求是“又快又穩”——上高速時速要達110公里/小時,進北京二環為70公里/小時,即使拐彎也要40~60公里/小時。“閱兵完全相反,要‘又慢又穩’。因為我們一快,接著我們的三軍儀仗隊趕不上,會有一段很長的空當。”吳萬濤說。
今年的閱兵訓練時間比較短,方隊組建晚,由于苛刻的身體要求又“刷”掉一大批人,最終入選者只有35%騎過摩托車,有的甚至連自行車也不會騎。按照過去的經驗,訓練一名國賓摩托車手一般要一年,這次任務的時間很緊迫。
吳萬濤堅信沒有量的積累就沒有質的飛躍這個道理,他決定讓隊員從基本功入手,每人先積累3萬公里的訓練里程再說。這相當于從中國最東端到最西端開3個來回。
體量龐大的國賓摩托車擺在了21歲上等兵王振帥面前。它重265公斤,幾乎是王振帥體重的4倍,即使人躺下,也不如2.25米的車體長。車子行進時,1米寬的車身、不斷閃爍的紅藍警燈,給人以威嚴的感覺。值得一提的是,該車系國產車,由浙江一家民營企業生產,650cc的排量比國內市場任何一款摩托車都大。
王振帥連連受挫。當第一次推車出庫,他就在轉彎時把車摔了。“我記得有個上午一共摔了9回。”王振帥回憶說。后來,班長派兩名戰士在車尾扶著,幫助保持平衡。慢慢地,他才能騎出一段距離。
對于摩托車車手來說,騎車并不難,難的是騎慢車。方隊中隊長王雷說,掌握騎慢車的技巧,第一個難關是繞“8”字。
這是在一條路上立起若干間隔3.5米的欄桿,隊員必須呈“8”字路線繞過每根欄桿。由于車身太長,通常,當車頭離前一個桿很近時,車尾也快碰著后一個桿了,擺動時車身差不多快貼到地面上。
“這是為了讓隊員更靈活地駕馭車,知道當捏多少離合、踩多少油門的時候,車會對應開到什么程度。”王雷打了一個比方,就像是百貨大樓的優秀售貨員,隨便抓一把就正好是一斤。
另一個“慢而穩”的訓練是過獨木橋。這個百米長的“橋”只有20厘米寬,而摩托車后輪就有18厘米,隊員必須以10公里/小時的速度通過。它的升級版則是過輪胎墻,即在路旁擺兩列間隔1.1米寬的輪胎,再讓車身1米寬的摩托車低速穿過。這時,車體距“墻”只有5厘米的縫隙。
令王振帥印象最深的則是“圓心訓練”,它要求隊員不斷在一個小圓里騎車轉圈。隊員訓練時必須不停擺動腰部和胯部,以控制車頭。最長的一次,王振帥連續轉了40分鐘。
除此之外,為了做到“又慢又穩”,這些摩托車都進行過改進。吳萬濤說,他們要求廠家把車輪材質改軟,再把大輪變大、小輪變小,讓全車對速度更加敏感。與此同時,電腦編程也由4輪輸電改成2輪輸電,控制速度更加精確,儀表速度指針被更直觀的數字屏幕取代。
除了技術,心理素質對國賓摩托車手也很重要。方隊日常訓練中會故意制造干擾,比如組織戰友圍觀某人訓練,甚至一看到車過來,就突然在路邊點燃一串鞭炮,鍛煉官兵的抗干擾能力。
隨著時間推移,單車練好了,單排面開得整齊了,各車之間的配合也逐漸流暢起來。最近的幾次合練,國賓摩托車護衛方隊一亮相,就引來觀眾席上熱烈的掌聲。
吳萬濤在會議室里挑了一面墻,專門貼上戰士們抓車把用壞的手套。它們有的磨得發毛,有的破了好幾個洞,每個手套下都有戰士的名字。
吳萬濤說:“從這些手套上,就能看出軍人是不是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