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力車界,一向高傲的寶馬R1200GS因為前車燈下的鳥嘴設計,一直被國內車友稱為“水鳥”;因自身的品牌價值,加以足夠多的配置選擇一直受到酷愛玩長途穿越的騎士追捧,但是碩大的身軀使得自身重量不小,再有就是較寬的車把、偏高的座椅高度都是一些比較挑人的條件。
其實在拉力車里一直有一款既有紳士風度又可狂野盡顯的車型,V-Strom 1000 ,同樣使用了“鳥嘴”的設計,但是不同于“水鳥”的是,V-Strom 1000 可以說是在效仿自己,而不是效仿別人,早在1987年SUZUKI就推出了DR750S,當時就運用了所謂“鳥嘴”的設計,當然了或許在當時人們并不認為這種設計是“鳥嘴”,也有可能是“鷹嘴”、“鴨嘴”什么的……不管當時人們怎么稱呼這種設計,最早車頭安裝“鳥嘴”的這份殊榮還要歸DR750S所有!
DR750S
V-Strom 1000
言歸正傳,今天我們就先從外觀來比較一下這兩款車。首先要說的是這次對比用的“水鳥”是當時售價206000元的中配,V-Strom 1000不分配置。第一眼看到他們倆的時候真有幾分像有“血緣關系”的親兄弟!
拳擊手發動機給“水鳥”增添了幾分強壯、結實;也正是這樣“水鳥”的外觀可以加分不少;V-Strom 1000雖稍顯單薄,但是外露的引擎與強硬的線條增添了更多的硬派作風!
兩臺車的儀表都采用了指針與多功能液晶顯示結合的設計,“水鳥”的轉速和時速都是指針表顯示,在轉速表下邊是一塊液晶儀表,能夠顯示ROAD/RAIN兩種模式以及水溫、燃油儲備、總里程、歷程小計、平均油耗、續航里程等等信息;儀表邊上有個12V充電接口,但是是歐規的小接口,使用前需要另外購買轉接頭。
V-Strom 1000只有轉速是指針顯示,在轉速表的右邊分為上下兩塊液晶顯示儀表,上邊的液晶表顯示檔位、時速,下邊的液晶表顯示水溫、溫度、時間、燃油儲備、百公里油耗、瞬間油耗、電壓、總里程、兩個里程小計、儀表亮度以及TC控制顯示(牽引力控制系統)。儀表下邊同樣有個12V電源接口,與“水鳥”相比V-Strom 1000的電源接口是大接口的,使用起來方便的多!
身為探險拉力車型,兩臺車的風擋設計理念卻不盡相同,“水鳥”的風擋靠右邊的一個旋鈕來調節風擋位置,風擋在道路上行駛時有效的阻擋一部分風對騎士的影響。
V-Strom 1000的小風擋調節則是直接用手向外輕推便可,小風擋設計對于公路上行駛并起不到什么意義,但是在碎石或泥濘的復雜路況上小風擋不會影響騎士的視線,能夠更清楚的看清前方的路況。
BMW R1200GS的前避震特立獨行的采用了A字梁懸架,真正的避震器在兩側水箱的中間,真正能夠使用的避震行程其實并不多,而擺在上下鏈板兩側位置上所謂的“避震器”只是簡單的支撐作用,并沒有實際意義。
V-Strom 1000則采用傳統的避震器位置,KYB 43mm倒立多項調節前避震針對于不同的路況,可以根據騎士個人感覺來進行調節,比較方便、實用。
同樣為行走套件的輪轂和制動系統,在兩臺不同的車上也是截然不同的;這次對比中“水鳥”的輪轂使用的是輻條編織輪轂,輻條從車輪軸心延伸至輪轂的兩側邊緣,但是這樣的設計使得輪轂必須要略寬出輪胎包口一些。剎車卡鉗使用的是Brembo
V-Strom 1000出廠配置的是十柱式合金輪轂,普利司通全路況110/80R19M的輪胎也是標準配置,Tokico單件徑向式四活塞制動卡鉗,附ABS系統以每輪框每轉一圈監察50次的頻率和監察制動情況,整套系統只重2.3磅。
只是單單從車身的前半部分來看,V-Strom 1000與“水鳥”相比較顯得精瘦一些,“水鳥”則看起來很敦實的樣子;但是身為探險摩托車就一定越大就越好嗎?
我們繼續往后看;“水鳥”的車座采用了分體設計,前座可以單獨升高或者降低。
而V-Strom 1000的連體座椅本身是不帶坐高調節功能的,但是850mm的坐高在使用降低套件后可以將高度降低至795mm,降低坐高的同時還不會影響通過性。
每當看到“水鳥”的后搖臂時,都會感嘆BMW的設計師真的是敢想敢干,一根傳動軸既要輸出動力,還要充當后搖臂,起到支撐作用!這一設計的確很是獨到,但是軸傳動的動力損失也是不得不考慮的,還有就是,堅固和耐久,難免讓人有些擔憂。
轉過頭來看看V-Strom 1000的后搖臂則感覺SUZUKI的設計師還是很保守的,傳統的雙搖臂,鏈條傳動,穩固的同時也會減少動力的流失。
兩臺車的后減震都是比較實用的預載手動旋鈕調節減震,或許電子減震看起來“高大上”,但只要是減震就肯定會有壞的時候,電子減震就一定能比手動減震用的時限長久嗎?維修保養的費用……
在來看看最具個性的前車燈,V-Strom 1000的大燈效仿了“隼”的大燈上下疊摞設計,傳統卻高傲。BMW的“大小眼”燈獨具特色,“水鳥”當然也會使用這樣的設計。
前邊我們說過對于探險拉力車來說一定是越大就越好嗎?當尺寸、動力、凈重、操控達到一個平衡時,騎士便會自行進入一個隨心所欲的境界,當然了,如果對于各種復雜路況都不在話下,應對城市交通或是長途旅行那更是閑庭信步。兩臺車的公路性能如何?它們面對復雜路況又會有何表現?
未完待續……
其實在拉力車里一直有一款既有紳士風度又可狂野盡顯的車型,V-Strom 1000 ,同樣使用了“鳥嘴”的設計,但是不同于“水鳥”的是,V-Strom 1000 可以說是在效仿自己,而不是效仿別人,早在1987年SUZUKI就推出了DR750S,當時就運用了所謂“鳥嘴”的設計,當然了或許在當時人們并不認為這種設計是“鳥嘴”,也有可能是“鷹嘴”、“鴨嘴”什么的……不管當時人們怎么稱呼這種設計,最早車頭安裝“鳥嘴”的這份殊榮還要歸DR750S所有!
DR750S
V-Strom 1000
言歸正傳,今天我們就先從外觀來比較一下這兩款車。首先要說的是這次對比用的“水鳥”是當時售價206000元的中配,V-Strom 1000不分配置。第一眼看到他們倆的時候真有幾分像有“血緣關系”的親兄弟!
拳擊手發動機給“水鳥”增添了幾分強壯、結實;也正是這樣“水鳥”的外觀可以加分不少;V-Strom 1000雖稍顯單薄,但是外露的引擎與強硬的線條增添了更多的硬派作風!
兩臺車的儀表都采用了指針與多功能液晶顯示結合的設計,“水鳥”的轉速和時速都是指針表顯示,在轉速表下邊是一塊液晶儀表,能夠顯示ROAD/RAIN兩種模式以及水溫、燃油儲備、總里程、歷程小計、平均油耗、續航里程等等信息;儀表邊上有個12V充電接口,但是是歐規的小接口,使用前需要另外購買轉接頭。
V-Strom 1000只有轉速是指針顯示,在轉速表的右邊分為上下兩塊液晶顯示儀表,上邊的液晶表顯示檔位、時速,下邊的液晶表顯示水溫、溫度、時間、燃油儲備、百公里油耗、瞬間油耗、電壓、總里程、兩個里程小計、儀表亮度以及TC控制顯示(牽引力控制系統)。儀表下邊同樣有個12V電源接口,與“水鳥”相比V-Strom 1000的電源接口是大接口的,使用起來方便的多!
身為探險拉力車型,兩臺車的風擋設計理念卻不盡相同,“水鳥”的風擋靠右邊的一個旋鈕來調節風擋位置,風擋在道路上行駛時有效的阻擋一部分風對騎士的影響。
V-Strom 1000的小風擋調節則是直接用手向外輕推便可,小風擋設計對于公路上行駛并起不到什么意義,但是在碎石或泥濘的復雜路況上小風擋不會影響騎士的視線,能夠更清楚的看清前方的路況。
BMW R1200GS的前避震特立獨行的采用了A字梁懸架,真正的避震器在兩側水箱的中間,真正能夠使用的避震行程其實并不多,而擺在上下鏈板兩側位置上所謂的“避震器”只是簡單的支撐作用,并沒有實際意義。
V-Strom 1000則采用傳統的避震器位置,KYB 43mm倒立多項調節前避震針對于不同的路況,可以根據騎士個人感覺來進行調節,比較方便、實用。
同樣為行走套件的輪轂和制動系統,在兩臺不同的車上也是截然不同的;這次對比中“水鳥”的輪轂使用的是輻條編織輪轂,輻條從車輪軸心延伸至輪轂的兩側邊緣,但是這樣的設計使得輪轂必須要略寬出輪胎包口一些。剎車卡鉗使用的是Brembo
V-Strom 1000出廠配置的是十柱式合金輪轂,普利司通全路況110/80R19M的輪胎也是標準配置,Tokico單件徑向式四活塞制動卡鉗,附ABS系統以每輪框每轉一圈監察50次的頻率和監察制動情況,整套系統只重2.3磅。
只是單單從車身的前半部分來看,V-Strom 1000與“水鳥”相比較顯得精瘦一些,“水鳥”則看起來很敦實的樣子;但是身為探險摩托車就一定越大就越好嗎?
我們繼續往后看;“水鳥”的車座采用了分體設計,前座可以單獨升高或者降低。
而V-Strom 1000的連體座椅本身是不帶坐高調節功能的,但是850mm的坐高在使用降低套件后可以將高度降低至795mm,降低坐高的同時還不會影響通過性。
每當看到“水鳥”的后搖臂時,都會感嘆BMW的設計師真的是敢想敢干,一根傳動軸既要輸出動力,還要充當后搖臂,起到支撐作用!這一設計的確很是獨到,但是軸傳動的動力損失也是不得不考慮的,還有就是,堅固和耐久,難免讓人有些擔憂。
轉過頭來看看V-Strom 1000的后搖臂則感覺SUZUKI的設計師還是很保守的,傳統的雙搖臂,鏈條傳動,穩固的同時也會減少動力的流失。
兩臺車的后減震都是比較實用的預載手動旋鈕調節減震,或許電子減震看起來“高大上”,但只要是減震就肯定會有壞的時候,電子減震就一定能比手動減震用的時限長久嗎?維修保養的費用……
在來看看最具個性的前車燈,V-Strom 1000的大燈效仿了“隼”的大燈上下疊摞設計,傳統卻高傲。BMW的“大小眼”燈獨具特色,“水鳥”當然也會使用這樣的設計。
前邊我們說過對于探險拉力車來說一定是越大就越好嗎?當尺寸、動力、凈重、操控達到一個平衡時,騎士便會自行進入一個隨心所欲的境界,當然了,如果對于各種復雜路況都不在話下,應對城市交通或是長途旅行那更是閑庭信步。兩臺車的公路性能如何?它們面對復雜路況又會有何表現?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