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行業競爭激烈,有的經銷商越做越大,有的經銷商在掙扎中死去或者已經游走在淘汰的邊緣。分析倒閉的摩托車經銷商原因,我們發現主要有以下方面:
1、指標過高,易陷“死循環”
摩托車行業中時常存在這樣的情況,在給經銷商上制定銷售計劃的時候,提出過高的銷量目標,面對這種情況,很多經銷商都會采取壓貨的方式。在經銷商看來,完不成任務就掙不到較高的返利,而沒有銷量,店面還是要正常營業,但只要開門就會產生費用,比如水電費、人員工資等。為了獲得廠商補貼以抵消部分虧損,只有不斷地進貨,哪怕倉庫里面堆滿了新貨。而這種方式,無疑只會讓廠家誤以為經銷商銷量大,繼而又在下一個月提高銷售目標計劃。由此,不斷累積的貨物庫存分銷不出去,大量資金被死死套牢,經銷商最終陷入了發展“死循環”。
2、廠家“冷”待,成長困難
一些摩托車小廠家在開發經銷商的時候,是“甜言蜜語”說得天花亂墜,可是等到經銷商真的“上鉤”了之后,之前一切的政策扶持都成了“大白話”,除了付款、發貨,多數廠家對經銷商的經營并不太關心。經銷商需要在經營管理、品牌含義、銷售技巧方面得到指導,而廠家對這個并不在意,甚至店面設計、產品搭配都不管,對于促銷活動、裝修補貼、廣告支持等需要廠家出錢的地方更是回避不及。有些電動車經銷商由于在管理上缺乏經驗,市場營銷苦無良策,自然盈利十分艱難,但卻又頂著廠家的壓力,最后不得不放棄。
3、溝通不暢,廠商的矛盾多
經銷商在廠家眼中,也不亞于上帝,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的口號在廠家老板嘴巴里喊得震天響,這廠商之間溝通理應不難。但是現實中,許多經銷商都感覺與廠家人員的溝通沒那么簡單,并且因為溝通不到位所帶來的麻煩比比皆是。很多經銷商們談到,平時廠家與經銷商的溝通并不多,交流主要在洽談加盟時和一年一次的行業展會或企業的經銷商會議上,有的規模小的摩托車廠家一年還平均不到一次經銷商會議,更少機會到經銷商的店里。
4、收入不抵支出,負債前行
讓摩托車經銷商感到最為無奈的就是專賣店高昂的租金連年上漲。在市場的冷淡中,租金問題愈發顯現出來,這對于業績慘淡的經銷商來說也是很大的負擔。而且,很多經銷商前期加盟合作等時候本來就需要繳納一定的資金作為加盟保證費,后期還會需要遭遇廠家核銷費用拖欠的問題,沒收入卻還要為經營成本“買單”,量大利薄導致一些經銷商因為經營成本費用過高,負債前行。
5、廠家直接控終端,功能被弱化
在渠道扁平化的概念引導下,生產企業的手越伸越長,部分企業開始了自己掌控渠道和終端的嘗試。大經銷商被砍成小經銷商,甚至原來大經銷商下屬的二三級分銷商,也被廠家直接發展成與原來大經銷商平起平坐的一級經銷商了。經銷商的功能被極大弱化,最后“淪為”一個物流配送商,賺取一點配送費罷了。而一旦因為與廠家理念不合,被廠家“pass”也就是分分鐘的事情了。
6、電商的擠壓,利潤被分割
電子商務突飛猛進,團購、集采等新的渠道以高性價比搶占了本就不多的消費需求,而且電商、團購、集采成本低,而經銷商還需要負擔售后服務。伴隨著專業的電動車網上交易平臺的紛紛建立,搶了眾多線下經銷商的“生意”。似乎是電商“火”了,而經銷商的“前途”更加黯淡了。
7、管理的落后,運作的效率低
經銷商受其本身規模資金所限,支付員工的薪資有限,往往不能招到文化素質較高而且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基礎薄弱的銷售人員沒經過任何培訓,直接投入戰斗,僅靠銷量壓力和他的“自學”與“天才”去自我提高,執行效果差。另外,很多經銷商開店在用人方面,都是“任人唯親”。而且,缺乏制度化的員工管理模式,50%以上的經銷商員工無休息日,每天工作甚至是十二小時(從早到晚)天長日久,久而久之,員工怨老板太黑,干活也不使勁了,拖累整個經營活動。
因此,對摩托車經銷商的倒閉,廠家要負主要責任,如今市場淡季,廠家需要給經銷商更多支持,無論經銷商還是廠家都需要正視市場行情,了解自身的問題,想辦法解決它,才是廠商和諧發展的長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