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世界超級摩托車錦標賽(WSB/SBK)初次舉辦。當時的比賽,走的是一個“差異化”的路線:使用四沖程發動機、與WGP的非量產車截然不同的機器。
只是,二十多年之后的今天,所看到的又是另一翻的境況,令人不得不對“人算不如天算”一詞深表敬意。
WSB開始之初,使用的是四汽缸750cc、兩汽缸900cc賽車。Yamaha當時的第一部參賽車輛是FZR750R,主力車手就是來自澳大利亞的杜漢。而為了適應當時賽例對生產數量的要求(至少300部),廠方在第二年向市場正式推出了市售版、配備各種街道行走裝備的FZR750R,工廠編號為OW-01。
與另外兩家日本對手的產品GSX-R750和ZXR750R/ZX7R有所不同,OW-01實際上并非一部真正批量生產的車型,價格高居不下(此導致了今天的另一種“意外”中卻實際上并不意外的局面:OW-01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保養良好的OW-01,其現時的市場價格相當于一部全新的YZF-R1)。
為參與到真正的市場競爭中去,廠方在1993年推出了具有更大產量的YZF-750R。不過,該車的影響力似乎難與擁有工廠機器編號的OW-01相比較。
1999年,Yamaha發表了YZF-750R OW-02,這是廠方最后一款的四缸750cc級WSB市售機器,走的是類似OW-01的路線:非正式的量產,并配以大量高級的、接近賽車的配置。當時,OW-02公布的建議零售價達到了300萬日元(本土版,77匹馬力),而一部歐洲/美國的出口返銷(日本人將此稱之為“逆輸入”)版YZF-R1新車才不過是130萬日元左右。至于現在成了收藏品的YZF-R7 價值幾何,大家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