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2000年新款——CBR929RR的設計思想是對各種水平的騎手都表現良好,它借助于它的前輩——CBR900RR來實現這一誓言,CBR900RR在1996年度評為最佳不限量級街車,而此前,它已于1992年、1993年、1995年三次被選為最佳超級賽車。
CBR929RR采用了本田的無軸式車架設計,其中搖臂軸裝在發動機箱里。加上發揮極致高車架彎曲性能和運動車的標準17英寸前輪,具有極佳的操控性,是一部在街上表現不凡的超級賽車。
2000年CBR929RR的報告廠方極力宣稱2000年第四代FireBlade是史上最鋒利武器。究竟新車有什么改動?比起舊款有何處不同?
龐大馬力當然令人著迷,但除了力量之外,新CR900RR又能給予那些額外好處呢?標榜完全操控和馬力重量比例的頂級戰馬,究竟除了在賽車場上可以大展拳腳外,在煩忙擠塞的馬路上作日常使用,又能否稱職呢?
只有170kg的全新CBR900RR,馬力高達152ps。比起第三代足足多了22ps馬力和輕了10公斤,軸距比起以往縮短了5mm,只有1400mm。可謂脫胎換骨。新包裝有全新引擎,凸輪軸,鋁合金車架及尾搖臂,電子燃油噴注系統,H-VIX電控閥門,倒立前叉,17吋頭輪框,三柱式合金鈴,加大剎車碟,避震和更光猛的頭燈組合等。
引擎結構緊密并稍作前傾,令重心分布更理想。引擎曲柄縮短了20mm,形成長搖臂短軸距的理想設定。由新鍛造加大活塞,令到缸徑沖程比例更闊更扁(71mm 改為74mm),可以看到新車設定更傾向賽車化。排氣容積也由918cc加大至929cc。燃燒室結構更緊密,壓縮比也有輕微增加, 由11.0:1升到11.3:1。也進一步加快引擎反應。
進氣排氣量由Honda Variable Intake/Exhaust Control System(可變式進氣/排氣控制系統)主宰。各氣口都 有一個可變活瓣管轄空氣流量。H-VIX電控閥門會在風盒里視乎引擎轉數而調節輸入噴注系統的進氣量。排氣系統的活瓣同樣會因應著轉數變化而自行調節排氣阻力,營造最合適的Back Pressure。死氣喉頭批和尾鼓采用鈦合金,但滅聲器外部仍采用傳統鋁合金材料。
一坐上車,馬上感受到油缸仍然是那么霸氣迫人,雙手雙腳被掙開少少。和以往差不多,有點像抱著一顆巨石般安全。815mm座高不算壓力,因為腳踏不阻小腿,還有超特輕盈的車重,感覺像比起第三代CBR900RR還要輕一大截。把手以跑車標準未算激進,手腕沒有辛苦抗議。話雖說是全新設計,但一切又好象和以前一樣那么熟悉,撻車入波開車,都像老朋友一般友善易用。
采用無樞軸式車架加粗了鋁合金翼梁,剛度比舊車架增強30%,在重心附近能容許少量彈性增加操控感覺。不過我在道路上未能感受到前后的分別。但頭擔首次采用倒立前叉和17吋頭輪,我便能明顯分辨到額外的穩安性。在車速提高后,原莊后避震設定略為柔軟,但前叉表現十分穩定。雖然掣動力十分充裕,但手感偏軟,感覺較為斯文。倒后鏡視野不算廣闊,不過我相信騎得CBR900RR,沒有人在意睇后鏡吧。
排氣聲沉靜之余,仍留有清淅的怒吼聲。不過只限騎士自已聽到,對手未必會被你嚇窒。好處是突然發圍時,對手根本不知你的工作情況,在沒有準備下,便被迫硬食沙塵。快車入彎,頭擔紋風不動,加些少身法幫助會更好玩,但感覺仍好實在,又沒有沉重的負擔,好正。
記得當年小編在新疆沙漠公路guang的一下,已兩百多的速度超了終于爆表的CB,現在想想真是有點于心不忍!!!
規格表
引擎:水冷四沖16活瓣DOHC并列四汽缸
缸徑/沖程:74 x 54mm
排氣量:929cc
壓縮比:11.3:1
供油:電子燃油噴注
最大馬力:152ps/11,000rpm
最大扭力:10.5kg-m/9,000rpm
點火:計算機監控數碼點火
起動:電撻
傳動:6前速鏈傳動
長闊高:2040 x 685 x 1135mm
軸距:1400mm
座高:815mm
離地距:140mm
油缸容量:18公升
干重:170公斤
前輪:3.50三柱式中空合金框,120/70 ZR17
后輪:6.00三柱式中空合金框,190/50 ZR17
頭避震:43mmHMAS倒立前叉,120mm行程,預載,受壓及回彈無段調較
尾避震:Pro-Link氮氣HMAS單筒式避震,135mm行程,13段預載調較,受壓及回彈無段調較
CBR929RR采用了本田的無軸式車架設計,其中搖臂軸裝在發動機箱里。加上發揮極致高車架彎曲性能和運動車的標準17英寸前輪,具有極佳的操控性,是一部在街上表現不凡的超級賽車。
2000年CBR929RR的報告廠方極力宣稱2000年第四代FireBlade是史上最鋒利武器。究竟新車有什么改動?比起舊款有何處不同?
龐大馬力當然令人著迷,但除了力量之外,新CR900RR又能給予那些額外好處呢?標榜完全操控和馬力重量比例的頂級戰馬,究竟除了在賽車場上可以大展拳腳外,在煩忙擠塞的馬路上作日常使用,又能否稱職呢?
只有170kg的全新CBR900RR,馬力高達152ps。比起第三代足足多了22ps馬力和輕了10公斤,軸距比起以往縮短了5mm,只有1400mm。可謂脫胎換骨。新包裝有全新引擎,凸輪軸,鋁合金車架及尾搖臂,電子燃油噴注系統,H-VIX電控閥門,倒立前叉,17吋頭輪框,三柱式合金鈴,加大剎車碟,避震和更光猛的頭燈組合等。
引擎結構緊密并稍作前傾,令重心分布更理想。引擎曲柄縮短了20mm,形成長搖臂短軸距的理想設定。由新鍛造加大活塞,令到缸徑沖程比例更闊更扁(71mm 改為74mm),可以看到新車設定更傾向賽車化。排氣容積也由918cc加大至929cc。燃燒室結構更緊密,壓縮比也有輕微增加, 由11.0:1升到11.3:1。也進一步加快引擎反應。
進氣排氣量由Honda Variable Intake/Exhaust Control System(可變式進氣/排氣控制系統)主宰。各氣口都 有一個可變活瓣管轄空氣流量。H-VIX電控閥門會在風盒里視乎引擎轉數而調節輸入噴注系統的進氣量。排氣系統的活瓣同樣會因應著轉數變化而自行調節排氣阻力,營造最合適的Back Pressure。死氣喉頭批和尾鼓采用鈦合金,但滅聲器外部仍采用傳統鋁合金材料。
一坐上車,馬上感受到油缸仍然是那么霸氣迫人,雙手雙腳被掙開少少。和以往差不多,有點像抱著一顆巨石般安全。815mm座高不算壓力,因為腳踏不阻小腿,還有超特輕盈的車重,感覺像比起第三代CBR900RR還要輕一大截。把手以跑車標準未算激進,手腕沒有辛苦抗議。話雖說是全新設計,但一切又好象和以前一樣那么熟悉,撻車入波開車,都像老朋友一般友善易用。
采用無樞軸式車架加粗了鋁合金翼梁,剛度比舊車架增強30%,在重心附近能容許少量彈性增加操控感覺。不過我在道路上未能感受到前后的分別。但頭擔首次采用倒立前叉和17吋頭輪,我便能明顯分辨到額外的穩安性。在車速提高后,原莊后避震設定略為柔軟,但前叉表現十分穩定。雖然掣動力十分充裕,但手感偏軟,感覺較為斯文。倒后鏡視野不算廣闊,不過我相信騎得CBR900RR,沒有人在意睇后鏡吧。
排氣聲沉靜之余,仍留有清淅的怒吼聲。不過只限騎士自已聽到,對手未必會被你嚇窒。好處是突然發圍時,對手根本不知你的工作情況,在沒有準備下,便被迫硬食沙塵。快車入彎,頭擔紋風不動,加些少身法幫助會更好玩,但感覺仍好實在,又沒有沉重的負擔,好正。
記得當年小編在新疆沙漠公路guang的一下,已兩百多的速度超了終于爆表的CB,現在想想真是有點于心不忍!!!
規格表
引擎:水冷四沖16活瓣DOHC并列四汽缸
缸徑/沖程:74 x 54mm
排氣量:929cc
壓縮比:11.3:1
供油:電子燃油噴注
最大馬力:152ps/11,000rpm
最大扭力:10.5kg-m/9,000rpm
點火:計算機監控數碼點火
起動:電撻
傳動:6前速鏈傳動
長闊高:2040 x 685 x 1135mm
軸距:1400mm
座高:815mm
離地距:140mm
油缸容量:18公升
干重:170公斤
前輪:3.50三柱式中空合金框,120/70 ZR17
后輪:6.00三柱式中空合金框,190/50 ZR17
頭避震:43mmHMAS倒立前叉,120mm行程,預載,受壓及回彈無段調較
尾避震:Pro-Link氮氣HMAS單筒式避震,135mm行程,13段預載調較,受壓及回彈無段調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