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內掀起一股共享經濟的風潮,尤其是共享單車,興起之初就引起了民眾的廣泛關注和使用,并且一度引起各地自行車經銷商們銷量下降,但如今也慢慢的爆出了各種問題和隱患,進入了冷卻期。
而類似的情況還有最近正悄悄興起的共享電動車業務,很多電動車行業內的朋友可能也或多或少對此有著擔憂,共享電動車是否也會成長起來,對傳統電動車領域造成一定沖擊呢?
根據最近的各種政策動向來看,答案是不會。
10月10日,嘉興正式啟動了“市區共享單車秩序聯合整治行動”,明確表示對于違規共享電動車的清理將成為一項長期行動持續開展下去,并要求各企業暫停在嘉興市區投放共享電動車,用戶必須戴頭盔后才能租賃共享電動車。
而新國標出臺之前投放的共享電動車,只要不合規定,也必須全部回收。
不止如此,北上廣等很多一線城市大多都已限制甚至禁止共享電動車的發展。
在北京,市人大常委已表決通過《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明確表示不發展電動車租賃。
在上海,最近發布的《上海市規范發展共享自行車指導意見(試行)》中,明確對共享電動車表示不鼓勵。
在廣州,明確表示不允許使用電動自行車進行互聯網租賃,否則將嚴格依法依規處置。
而早在今年8月,經國務院同意,交通運輸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 10 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就已明確指出“不鼓勵發展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
而政策的變數,也讓資本們普遍不看好共享電動車。
其實這完全是應有之意,近幾年,共享單車由盛轉衰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其存在的各種隱患,而共享電動車的隱患更是只會多不會少,且又要侵占一部分城市用地,自然不會被各方支持。
既然無法普及,那為了方便,真正想使用電動車的用戶依舊會選擇去店里購買一輛只屬于自己的電動車來使用,所以共享電動車是不會對廣大經銷商的銷售造成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