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不時看到電動車整車小企業倒閉的消息,雖然小編與之素無瓜葛,但從內心還是為這些企業感到惋惜和心里感到難過。
進入2018年,電動車行業迎來的重大的變化:隨著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出臺以及產品進入市場必須進行3C認證;電動摩托車制造必須具備資質、進入市場銷售必須持有3C認證,從而廓清了長期以來電動車不分類型缺乏標準的問題。
伴隨著管理規模和市場規范而來的小企業倒閉現象,我們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叫好,而是要冷靜地分析小企業倒閉對行業發展是利還是弊,對小企業倒閉背后所隱藏的行業普遍現象應該進行剖析,做一個傳遞行業正能量的負責任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從目前來,許多的小企業倒閉的背后實際上有許多非自身的原因:
整個宏觀經濟對小企業的生存帶來不利
中國經濟的發展攤上大事了。美國人對中國大打貿易戰讓中國投資、消費、出口貿易經濟增長模式遇到了麻煩。中國經濟經歷了30年經濟的高速增長,截止到目前,中國幾乎所有的傳統產業都面臨著產能過剩的問題。而電動車產業享受著長達20年成長期的紅利,終于在2013年走到了盡頭。因此,未來的幾年,電動車產業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也將面臨著去產能化帶來的問題,市場的優勝劣汰對小企業尤為殘酷。
過于沉重的稅負讓小企業難以承受
應該說,電動車小企業面臨三大問題:一是產品的利潤率越來越低;二是企業的成本有增無減;三是企業的營運能力越來越弱。這就使得小企業生存難度增加的核心問題所在。小編并不清晰小企業究竟要承擔多少的稅負,但從一些行業企業所承擔的基本稅負的情況可以略知一二。缺乏資金且籌集資金困難是企業死亡的最大的問題之一。
知識產權的不重視,使小企業倒在了創新的死胡同里
電動車小企業仍然是創新的有生力量。但這么多年來對保護知識產業保護不利的現象,包括電動車產業在內所有的企業都較為凸顯。以至于整個行業內搞研發的人浮躁、企業無論是大還是小都很急功近利,保護知識產權在整個經濟環境里卻顯得十分的薄弱。小編親身經歷,一家小企業花費了不少的人力和財力,研發出了一款智能傳感器推銷給企業。
然而,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極個別的企業通過索取這款新產品之后,便對其全部的拆解并進行了仿制。雖然沒能破解仿制,但最后采購不斷賒賬,最終將這家企業給活活拖死。
行業發展進入到大企業大品牌通吃市場的時候了
電動車產業創新的主體應該是零部件企業,而非整車企業。但是,大整車企業大品牌,利用采購優勢不斷壓低供應商的價格、延長賬期,一方面使得大企業的采購成本得以不斷降低,另一方面卻讓供應商的小企業資金越滾越緊、利潤越來越低,從而導致小企業的創新能力卻在不斷下降、創新活力越來越脆弱。電動車產業看似發展進步,但技術進步的步伐卻較為緩慢。大企業由于過度重視市場營銷搶占市場而不斷采取的價格戰,從而使得自身規模看似龐大,但大而不強的弱點還是比較地突出。
當然,市場競爭造成的小企業倒閉是把雙刃劍:對于那些缺乏競爭優勢、純粹是組裝而沒人任何技術和創新能力的小企業,在產業發展過程的優勝劣汰完全是正常的現象;但對于那些有創新能力、產品質量確實與眾不同的小企業退出市場,應該值得我們反思行業環境。
作為行業人,我們應該守護那些優秀的小企業,提供給它們成長的空間,而不是一提到“小”就如同遇到老鼠一樣說該死。電動車行業能出現大量的做優質產品的小企業存在,這些產品不僅不僅賣給國內的特殊用途的客戶,也能賣給國外的客戶,那我國的電動車制造真正能變得強大的產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