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全國第一批《共享電單車系列團體標準》正式對外發布。
該系列標準由四項團體標準組成,分別為《共享電動助力車通用技術規范》、《共享電動助力車運營服務規范》、《共享電動助力車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規范》、《共享電動助力車充換電場站建設規范》。四項標準以《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為基礎,從共享電單車車輛運營服務的規范化、鋰電池應用的安全性和集中充電場站的建設標準等進行規范統一。
據悉,第二批標準的立項工作將會在年底前完成,第二批標準計劃從共享電單車的停放、鋰電池梯次利用、安全運營等角度進行編制。
共享電單車具有綠色環保、快捷便利、緩解擁堵等優勢,給人們的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同時,共享電單車也存在擾亂城市秩序、車輛堆積、安全隱患大等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新國標前的電動車行業一樣,共享電單車無論是在生產、銷售,還是騎行、治理上都缺乏統一的“標準”,因而導致整個行業混亂不堪,共享電單車發展也因此大為受阻。
如今,共享電單車標準出爐,行業有了統一的執行標準,不論是對車輛本身還是城市治理都有了標準可依,共享電單車或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共享出行新風口,資本強勢入局。
受新國標和疫情的影響,共享電單車在今年初迎來了發展的契機。
據不完全統計,共享電單車品牌已經從最初的4個增加到10余個,其中,以美團、滴滴、哈啰三巨頭占據著市場絕大部分的份額。據報道,今年6月,哈羅電單車平均日單量約為400萬,而滴滴和美團的電單車日單量分別達到300萬和100萬左右。
中信證券指出,預計2020年累計將有超過700萬電單車投入市場。
哈啰:
哈啰是三家中最早開始投放電單車的平臺,早在2017年就開始布局電單車業務。
據其官網披露的信息,截至2020年2月底,哈啰助力車入駐超320城,占領約7成市場。
同時,今年3月份,哈啰推出了具有語音交互功能,搭載北斗高精度導航定位芯片的第五代助力電單車 " 云起 ",該產品被視為搶占共享電單車市場先機的重要產品之一。
另一方面,面對美團和滴滴兩大對手的雙面夾擊,哈啰改變了以往單車直營模式的策略,電單車采取加盟模式,大規模發展渠道。
美團:
據報道,今年1月15日,美團采取直營和加盟并存的模式,開始在全國招募渠道經理,大規模鋪渠道。
3月,美團電單車開始大規模出現在市場。
4月,美團向富士達、新日等電單車企業下單百萬輛以上的共享電單車訂單。新日方對此稱,“美團是公司的重要團購客戶之一,截至4月20日,公司已取得團購客戶下達的需在二季度交付的訂單約為30萬輛整車及相關配件。”根據業內人士估算,美團的單車訂單價格在10億元左右。
據美團8月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二季度美團已向市場投放電單車30萬輛,而今年,它的目標是投放規模達到百萬級。美團CEO王興在二季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電單車業務對美團“具有長遠戰略意義”,并有意做“領軍人物”。
青桔:
滴滴旗下的青桔也正在大力布局自己的電單車業務。
今年4月,青桔被曝完成10億美元融資。同月21日,青桔單車又獲得B輪1.5億美元融資。
5月,青桔與國網什馬簽署戰略合作。
在上半年獲得融資后,今年8月,滴滴青桔推出了青桔推出三款新車其中兩款是電單車,凸顯出對電單車業務的足夠重視。
滴滴表示,未來不僅會延伸青桔IP化屬性,同時會更細化拆分使用場景,推出較傳統共享單車更加小巧輕盈的新車型等精準需求產品。電單車成為青桔今年重點發展業務,兩輪也成為滴滴如今擴招最多的部門。
同月,國軒高科與滴滴出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大規模入局共享電單車領域。目前已經向滴滴旗下運營的電單車供貨約34萬套電池,全年預計供貨超60萬套。
除了滴滴、美團、哈啰三大巨頭在蓄力發展共享電單車,小遛共享、松果出行等區域玩家也開始頻繁發力。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9 年,中國共享電單車的投放規模達到 100 萬輛,同比增長 52%,預計 2025 年共享電單車投放數量將超過 800 萬輛。
隨著新國標、《共享電單車系列團體標準》等相關政策為規范管理和發展電單車市場提供標準,以往被限制發展的共享電單車市場,或將迎來重大發展,整個產業鏈將被帶動協同發展。
另一方面,相關標準的出臺,對于資源、技術實力更強的頭部服務商而言,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但對于大部分中小型共享電單車平臺,或將面臨被洗牌的宿命。
共享電單車作為共享單車的升級,開始之初,遠沒有共享單車發展那般順利,一面世就遭遇尷尬,或被叫停,或被約談,或被要求集體上牌,究其原因,還是共享電單車的標準與監管難題。
而今,新標準出臺,行業有了規范,監管也有了依據,伴隨著資本、玩家實力升級,整個共享電單車行業技術、環保意識等也將進一步升級,整個行業將朝著健康、可持續發展。
共享電單車行業,或許就是下一個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