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安部“一盔一帶”要求施行以來,市場上頭盔需求爆棚,也催生出了不少頭盔亂象,各類劣質三無產品以次充好,部分奸商唯利是圖,整個頭盔市場魚龍混雜,消費者深受其害。
最近,CCTV13《質量報告》節目就調研并曝光了當下市場上普遍存在的頭盔亂象,調研結果觸目驚心。身為一名行業媒體工作者,不禁為頭盔亂象下消費者的生命財產安全捏了一把冷汗。
部分電動車頭盔質量信息缺失
記者發現,不少在售的所謂電動自行車頭盔,除了結構簡單,還大都缺少標簽標識和其他質量信息。
銷售人員表示,自己進貨時也是沒有完整包裝的,產品上沒有廠家名稱、地址、電話、生產日期等信息。
而這些連牌子、生產商、質量信息都沒有注明的頭盔,恰恰因為其20~60元的低廉價格,在實際銷售過程中深受消費者喜愛。
大部分頭盔不具備安全防護性能
為了更清楚直觀的了解頭盔的安全防護性能,記者隨機購買了5款不同樣式、不同價格的電動車頭盔,找權威機構做了詳細的安全性能測試。
因為目前國家并沒有專門針對電動車頭盔制定統一標準,測試人員根據商品同質性,參考GB811的摩托車頭盔標準和GB24429運動頭盔標準進行測試。測試結果令人大跌眼鏡。
耐穿透測試中,4款頭盔外殼出現不同程度破裂。
佩戴裝置穩定性測試中,5款頭盔無一例外都在外力作用下出現脫落情況。
光透過率測試中,5款頭盔的護目鏡透光率僅有20%左右,與國家規定標準的85%相差甚遠。
大量頭盔缺乏緩沖結構
要知道,一款頭盔除了要質量過硬以外,還必須要具備不可或缺的緩沖層,來降低碰撞能量。
而在市場調查中,記者發現銷售的很多頭盔包括用以測試的5款頭盔都不具備緩沖層。同時記者還調研了大量佩戴頭盔的消費者,發現他們所佩戴的頭盔基本上也都不具備泡沫緩沖層。
部分企業私降標準,大量“問題盔”流入市場
上文中提到,目前電動車頭盔沒有國家統一的質量安全標準,都是按照企業標準來劃分。因此,一款頭盔質量如何全靠生產廠家的自覺和良知。
而“一盔一帶”要求施行以來,市場上頭盔需求暴漲,部分無良企業通過“降低自身企業標準,在頭盔材質上偷工減料”的方式謀取暴利,良心大大的壞了。
更搞笑的是,頭盔需求的暴漲也讓部分玩具廠、塑料廠嗅到了商機并加入了頭盔生產行列。
幾點反思
騎行安全無小事,而頭盔作為安全騎行的“頭”等大事和基本保障,是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可看到如此多的市場亂象,筆者還是忍不住問一句,連基本的安全標準都沒有,一盔一帶的意義何在?
3.5億的電動車保有量,對應3.5億的頭盔市場,面對如此龐大的安全防護市場需求,良莠不齊的質量狀況、90%的不合格率、良心泯滅的廠家和商家,都在呼吁著電動車頭盔國家標準的出臺!
唯有從結構到材料都做出明確的安全要求,才能為市場設立了一個安全底線,也才能為每一個騎行者設立起一道安全防線。
幾點建議
介于目前市面上的頭盔魚龍混雜的情況,全球電動車網鄭重提醒各位商家和消費者,選擇頭盔時,最重要的就是關注有緩沖層的產品,同時要注意選擇無色護目鏡的頭盔產品。
牢記三大要素:足夠厚的緩沖層、足夠堅韌的外殼,以及足夠清晰的視野。唯有做到這三點的頭盔,才能最大程度保障騎行安全。
當然,如果你不知道究竟哪里才能買到好頭盔,建議掃描屏幕下方二維碼,購買一款靠得住的頭盔。
高強度殼體、空氣流通設計、隔熱仿碳纖維內襯、高清防護鏡片,一款好頭盔應該具備的素質,爽點優選都有,歡迎廣大消費者、經銷商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