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最新消息,北京時間7月19日開始,歐盟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自行車臨時征收稅率在21.8%至83.6%之間的反傾銷關稅。
此次對中國電動自行車征收關稅,始于去年10月歐盟對原產于中國的電動自行車產品發起的反傾銷調查。去年10月,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局長王賀軍發表談話表示,中方敦促歐盟遵守世貿規則,盡早終止對華自行車反傾銷措施。中國政府將密切關注案件進展,采取必要措施堅決捍衛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
歐洲市場的中國軍團
近年來,得益于歐洲電動自行車市場的擴大,中國電動自行車在歐洲市場所占據的份額也在上升。過去4年,歐盟總值18億歐元(約合141億元人民幣)的電動自行車市場增長了70%以上。進口占據了近5.1億歐元(約合40億元人民幣),其中一半以上,即2.95億歐元(約合23億元人民幣)來自中國。
2017年中國電動車銷往歐盟國家的超過一百萬輛,2018年這一數字可能會進一步增加至200萬輛。如今電動車行業的一線品牌基本都有外貿業務,同時由于歐洲大多數電動自行車零部件都是從中國進口,因此配套企業的外貿規模極有可能超過整車!
既新國標后電動車行業再遭沖擊
中國在電動車制造上強盛的制造能力,已經徹底顛覆了全球制造電動車的格局:只要是制造鉛酸電池電動車和鋰電自行車的企業,幾乎或多或少地采購來自中國大陸的零部件。由于中國大陸的產品無孔不入,以及中國大陸產品的價格低廉和具有的性價比優勢,這也是歐盟打壓中國電動車企業的根本原因。
某對外經貿的高層表示,本次關稅提高,將給來自中國的電動自行車企業以毀滅性打擊。大家知道,中國是世界制造工廠,尤其是包括自行車、電動車在內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體現得尤為明顯。這個生態鏈制造的自行車產量占到了全球的三分之二。
在新國標公布后,電動車銷量靠內需拉動已經出現疲態,被寄予厚望的外貿市場如今再遭沖擊,毫無疑問將給整車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
當然,電動車品牌也不是沒有出路,不少品牌也在尋求其他解決之道,包括將生產和/或組裝從中國轉移到臺灣、歐洲或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