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工信部發布《隨機抽查事項清單(2019年版)的通知》 (以下簡稱通知),該清單第5條明確規定,將對“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許可監督檢查”。
說白了,也就是針對不少中小電動車企業,依靠一次資質過審,一勞永逸的現象進行追究問責,這也同時意味著關于電摩資質、目錄一致性等問題將成為近期工信部關注的焦點,不合格企業恐怕不只是罰款了事這么簡單了。
通知中,對于抽查內容、抽查對象選取方式、抽查頻次都做出了相關說明。從新國標實施全面落地之后,電動車行業逐漸規范化,但也因此衍生出不少靠打著擦邊球繼續進行違規生產,并且擾亂市場的廠家,依靠售賣資質,從中獲取利益。
在3C產品的認證上,由于始終存在著灰色地帶,不少車廠甚至將與車輛一致性證書不同的車款拿出來售賣,指鹿為馬,以低價吸引消費者。打著游擊戰的小作坊所生產出來的不合規格的電動車,也為地方的管理和監督帶來了不便,受到欺騙的消費者更是投訴無門。
關于不符合生產規定的電動車企業,工信部采取以下處罰措施:
一經發現車輛與證書存在不一致性情況的,將責令停止該型號的生產,并且收回產品證書,不允許再進入市場售賣。
對于存在違規生產行為的企業單位,將強制進行為期六個月的整改,整改完成后由工信部驗收,直至達到生產要求標準。
整改期間,停止一切該品牌廠家新品申報資格。
從處罰條例中來看,那些拿到了資質但卻違規生產的中小電動車企業無疑會成為此次抽檢的重點品牌。
隨著國內電動車企業的迅猛發展,市場的更新換代新舊更替,消費者需求正在不斷變化,慢慢開始形成了不再盲目追求低價車款,開始進行針對性的車輛選購。
雖然,仍然可能留存部分只看重低價商品的消費者,但是在強有力的政策以及管理之下,這一類粗制濫造、違規生產,靠著低價獲取利益的廠家也終將被管理部門取締。對于仍然抱有僥幸心理,還妄想打著擦邊球的中小廠家來說,被市場淘汰,被管理部門取締只是時間的問題。
想要謀求發展,還得跟著政策走,抱著過去的思想,依然試圖靠著欺騙的手段獲取利益,是在害人害己。